图书介绍
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174133.jpg)
- 苏越主编;刘宗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880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1
一、概述1
(一)什么是科学发现1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3
(三)什么是科学发现的逻辑4
二、问题与探索6
(一)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6
(二)科学发现总是在探索中取得11
三、科学发现中的观察与实验15
(一)观察16
(二)实验20
四、科学发现中的比较与分类26
(一)比较27
(二)分类32
五、科学发现中的分析与综合37
(一)分析37
(二)综合42
(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46
六、科学发现中的类比法51
(一)什么是类比51
(二)类比的类型52
(三)类比与外推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57
七、科学发现中的归纳法62
(一)归纳及其类型62
(二)概率和统计方法76
八、科学发现中的演绎法80
(一)演绎法及其类型80
(二)演绎法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84
(三)科学发现中的归纳和演绎86
九、科学发现的模式88
(一)什么是科学发现的模式88
(二)科学发现的几种基本模式89
(三)科学发现的一般模式92
第二篇 智力开发中的逻辑方法98
一、概述98
二、把传统逻辑的专一性、确定性同辩证逻辑的灵活性、变动性统一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100
(一)创造性思维要有专一性、确定性的思维品质100
(二)创造性思维也要有多向性、灵活性的思维品质105
(三)学会驾驭确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艺术111
三、运用逻辑工具选择创造的最佳突破点112
(一)发现旧理论的逻辑矛盾,提出新的学说或理论113
(二)利用类比推理,由此及彼提出新见解115
(三)利用选言推理与假言推理,排除无关因素,确定有关因素,以找到事件发生的原因118
(四)养成逆向思维、多路思维、立体思维,有助于科学研究的突破122
四、运用各种逻辑方法,深入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使其思维逐步逼近真理130
(一)运用联想和归纳方法,从事物的现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本质130
(二)运用穆勒五法,分析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找出现象与现象间的困果联系134
(三)运用各推理进行推演,使其思维逐步逼近真理140
五、运用各种逻辑手段探索创造性思维的一般进程或规律144
(一)创造性思维是必发性思维与偶发性思维的辩证统一145
(二)创造性思维的一般进程147
(三)研究创造性思维的一般进程对于智力开发的意义153
六、运用逻辑推理提高人类的预见能力154
(一)归纳类比与事件预测155
(二)利用各种演绎推理来排除险情158
(三)通过事物矛盾的辩证分析与综合,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图景165
七、运用各种逻辑工具严密思维和强化自己的思想表达与论证167
(一)运用逻辑的定义和划分,对新提出的思想或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168
(二)运用各种推理把论据组织起来,对其论题进行强有力的论证170
(三)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与综合,克服思想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176
(一)逻辑方法在科学方法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179
二、逻辑思维与科学研究179
一、概述179
第三篇 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方法179
(二)科学工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构成180
三、科学研究逻辑方法分述187
(一)定义与划分187
(二)科学比较研究190
(三)科学类比196
(四)归纳与探索203
(五)演绎与溯因209
(六)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217
(七)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228
(八)科学假说与证明方法236
一、一切科学都是应用逻辑243
(一)体系性是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243
第四篇 体系构造中的逻辑方法243
(二)结构合理性与体系科学性245
(三)体系的逻辑性与结构的合理性246
(四)逻辑方法与体系构造247
二、公理化方法及其特征249
(一)公理的含义或解释250
(二)公理化方法的含义或解释251
(三)公理化方法产生的根据251
(四)公理系统的构成252
(五)现代公理系统的符号化253
(六)现代公理系统的形式化255
(七)现代公理系统的”三性“要求257
三、公理化方法的应用和发展260
(一)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直观公理化向实质公理化的过渡262
(二)《几何原本》--实质公理化的奠基作263
(三)《牛顿力学》--实质公理化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典范266
(四)皮亚诺的自然数算术理论270
(五)非欧几何--概括公理化、实质公理化向形式公理化的过渡272
(六)《几何基础》--形式公理化275
(七)命题演算--形式系统--完全形式化279
(八)公理化方法的回顾与展望283
四、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及其特征285
(一)方法的含义286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中的抽象和具体287
(三)方法的构成及其特征289
(四)形成辩证理论体系的途径和方法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