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临床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广东省中医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14111·63
- 出版时间:1972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临床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脏腑1
上篇 中医学基础1
第一节 脏腑的生理病理2
一、心与小肠2
二、肝与胆5
三、脾与胃7
四、肺与大肠10
五、肾与膀胱12
第二节 五脏间的病理关系15
六、胞宫(子宫)15
第三节 体液18
第四节 脏腑生理、病理的活动和物质基础20
一、阴阳20
二、气22
三、血24
四、津液26
五、精27
第五节 经络28
第一节 病因概念44
第二章 病因44
第二节 病因分类46
一、外感病因46
二、精神因素49
三、生活因素49
四、脏腑的病理变化50
五、外伤因素53
第一节 四诊54
一、望诊54
第三章 诊断54
二、闻诊56
三、问诊56
四、切诊59
第二节 病证分类63
一、外感病因病证64
二、外感病位病证67
三、脏腑病因病证69
四、脏腑病位病证77
第三节 辨证要领81
一、表里81
二、虚实82
三、寒热84
第四章 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87
第一节 治疗原则87
第二节 治疗方法91
第五章 药物93
第一节 中药的一般知识93
第二节 常用中药及方剂99
治风药99
一、祛风寒药(附祛风寒方)99
二、疏风热药(附疏风热方)102
三、解痉药(附解痉方)105
温寒药(附温寒方)108
治湿药110
一、祛湿药(附祛湿方)110
二、化浊药(附化浊方)113
三、燥湿药(附燥湿方)114
利尿逐水药(附利尿逐水方)115
除痰药(附除痰方)120
一、化痰药120
二、消痰散结药122
止咳药(附止咳方)124
止喘药(附止喘方)125
清热药126
一、清热泻火药(附清热泻火方)127
二、清热解毒药(附清热解毒方)130
三、清血热药(附清血热方)132
四、解暑药(附清暑方)133
五、清虚热药(附清虚热方)134
六、清肝明目药(附清肝热方)135
泻下药(附泻下方)137
止泻药139
理气药140
一、解郁药(附解郁方)140
二、行气药(附行气方)142
三、消滞药(附清滞方)144
四、降气药(附降气方)145
五、提气药(附提气方)146
止呕药(附止呕方)147
活血散瘀药(附活血散瘀方)148
止血药(附止血方)151
一、补阴药(附补阴方)155
补益药155
二、补阳药(附补阳方)160
三、补气药(附补气方)163
四、补血药(附补血方)167
止汗药(附止汗方)169
安神药(附安神方)170
开窍药(附开窍方)173
驱虫药(附驱虫方)175
治疟药(附治疟方)176
妇科药(附妇科方)177
外科药(附外科方)180
第三节 常用草药185
辛凉解表药185
辛温解表药187
清热解毒药189
化痰止咳药197
利水消肿药198
祛风止痛药200
活血散瘀药203
止血药204
补益药206
第六章 新医疗法209
第一节 新针疗法209
一、新针疗法的意义和特点209
二、取穴方法210
三、针刺手法214
四、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216
五、针刺意外的处理217
六、针灸取穴原则218
七、行针手法219
八、针刺常用穴位及主治表221
九、十四经及其特定穴位229
第二节 常用新医疗法233
一、埋线疗法233
二、拔罐疗法(推罐、水罐、新罐)235
三、水针疗法236
四、穴位刺激结扎疗法237
附238
(一)当归二号液穴位注射治疗腰腿痛四十三例疗效观察238
(三)新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四十例近期疗效观察239
(二)新针、新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近期疗效观察239
下篇 疾病防治241
第七章 内科241
第一节 病证辨治241
发热241
水肿257
出血262
昏厥267
昏迷270
抽搐272
眩晕276
头痛279
咳嗽284
胸痛291
呼吸困难293
呕吐299
腹泻301
腹痛304
脘痛305
胁痛308
脐周痛309
流行性乙型脑炎310
肺炎313
下腹痛313
黄疸315
腰痛317
四肢痛322
虚劳326
第二节 疾病辨治332
感冒、流行性感冒332
肠伤寒33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37
疟疾347
中暑349
痢疾351
肺结核353
支气管哮喘355
肝炎356
肝硬化359
溃疡病 慢性胃炎362
胆石症 胆囊炎365
肾炎366
附:尿毒症369
肾盂肾炎370
高血压373
附:中风376
心力衰竭379
肌肉、关节风湿381
糖尿病385
精神病387
神经官能症389
第一节 概说391
第八章 儿科391
第二节 儿科常见病392
小儿感冒392
麻疹394
风疹398
水痘398
百日咳399
流行性腮腺炎402
急性扁桃体炎403
小儿麻痹症404
夏季热407
幼儿腹泻409
疳积411
第九章 妇科414
第一节 概说414
第二节 妇科常见病417
月经病417
更年期症候群422
带下病422
胎漏下血424
妊娠呕吐(恶阻)424
子肿与子癎425
子宫外孕426
恶露不绝427
症疫427
阴痒428
阴挺(子宫脱垂)428
第十章 骨与关节损伤430
第一节 概说430
第二节 上肢骨折441
锁骨骨折441
肱骨外科颈骨折443
肱骨干骨折445
肱骨髁上骨折447
肱骨内上髁骨折450
肱骨外髁骨折452
肱骨髁间骨折454
尺骨上三分一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456
桡骨下三分一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458
桡尺骨干双骨折459
桡骨远端骨折462
掌骨骨折和指骨骨折464
第三节 下肢骨折466
股骨粗隆间骨折466
股骨干骨折467
髌骨骨折471
胫腓骨骨折472
蹠骨骨折473
第四节 躯干骨折475
稳定性的脊椎胸腰段压缩性骨折475
下颌关节脱位477
第五节 损伤性关节脱位477
肩关节脱位478
肘关节脱位479
桡骨头半脱位480
髋关节脱位481
第十一章 外科483
第一节 一般外科病483
疖483
痈484
蜂窝织炎485
脓肿485
丹毒486
淋巴管炎487
指头感染487
急性乳房炎489
化脓性骨髓炎489
化脓性关节炎491
骨和关节结核491
冻疮492
慢性溃疡493
第二节 皮肤病493
脓疱疮494
湿疹495
接触性皮炎496
水田皮炎497
荨麻疹497
头癣498
体癣499
手足癣499
汗斑500
神经性皮炎500
皮脂溢性皮炎501
白癜风502
痤疮502
斑秃503
臭汗症503
皲裂504
鸡眼504
第三节 肛门病505
痔疮505
直肠癔肉508
肛裂508
肛门杂病508
脱肛509
肛周脓肿510
雀目510
肛门瘙痒510
肛瘘511
第四节 破伤风512
第五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14
第六节 急性阑尾炎516
第七节 肠梗阻517
概说519
第十二章 眼科519
眼科常见病521
偷针(麦粒肿)521
第一节 胞睑疾患521
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522
睑弦赤烂(睑缘炎、睑皮肤炎)523
上胞下垂523
椒疮(沙眼)524
第二节 两毗疾患527
胬肉攀睛527
流泪症(泪道疾患)528
第三节 白睛疾患529
风热眼、天行赤眼(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伪膜性结膜炎)529
白睛涩痛(慢性结膜炎、浅层角膜炎)530
白睛溢血(球结膜下出血)531
金疳(疱疹性结膜炎)、火疳(巩膜炎)531
第四节 黑睛疾患532
凝脂翳、花翳白陷(角膜炎、角膜溃疡)532
疳积上目(角膜软化症)534
第五节 瞳仁疾患535
圆翳内障(白内障)535
雷头风、绿风内障(急、慢性充血性青光眼)537
云雾移睛、视瞻昏渺、青盲538
暴盲540
瞳仁干缺(急、慢性虹膜睫状体炎)541
第六节 眼外伤542
异物入目542
撞击伤目543
光热眼(电光性眼炎)544
慢性单纯性鼻炎545
急性鼻炎545
第一节 鼻塞流涕545
第十三章 耳鼻喉科545
过敏性鼻炎546
鼻窦炎547
第二节 咽痛声嘶547
急性咽炎547
慢性咽炎548
急性扁桃体炎548
喉炎549
咽白喉549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55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50
第三节 耳痛流脓550
外耳道疖及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550
第四节 耳聋、眩晕551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551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551
神经性耳聋552
前庭积水症(美尼攸氏综合征)552
第五节 鼻咽癌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