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0高级使用及开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utoCAD 2000高级使用及开发](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177008.jpg)
- 薛长健,黄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501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0高级使用及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高级使用1
第一章 AutoCAD 2000概述1
1.1 AutoCAD 2000及其特点1
1.1.1 轻松设计环境1
1.1.2 数据访问能力和软件适用性的提高2
1.1.3 扩展设计信息的沟通2
1.1.4 一体化的打印输出2
1.1.5 更强的定制和开发能力3
1.2 安装及启动3
1.2.1 安装AutoCAD 2000的系统要求3
1.2.2 安装AutoCAD 2000的步骤3
1.2.3 启动AutoCAD 20004
1.2.4 退出AutoCAD 20005
1.3 工作界面5
1.3.1 标题栏和菜单栏6
1.3.2 Standard工具条6
1.3.3 其他工具条7
1.3.5 信息栏(命令窗口)8
1.3.6 状态栏8
1.3.4 绘图区(视图窗口)8
1.4 基本操作知识9
1.4.1 鼠标操作9
1.4.2 菜单操作9
1.4.3 对话框操作10
1.5 小结11
2.1.1 查看图形及图形中的元素12
第二章 AutoCAD 2000的新增功能12
2.1 AutoCAD设计中心12
2.1.2 使用调色板14
2.1.3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打开图形15
2.1.4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的查找功能15
2.1.5 将图形元素插入打开的图形16
2.1.6 使用Favorites目录下的Autodesk文件夹17
2.2.1 在不同图形之间拷贝实体对象或实体对象的特性18
2.2.2 控制多个图形的显示18
2.2 多文档设计环境18
2.2.3 关闭多文档模式19
2.3 部分打开(Partial Open)和部分载入(Partial Load)19
2.3.1 部分打开(Partial Open)19
2.3.2 部分载入(Partial Load)20
2.4 右键快捷菜单21
2.4.1 绘图区的快捷菜单21
2.4.2 控制默认菜单、编辑菜单、命令菜单的开关22
2.5 小结22
3.1.1 绘制直线(LINE)23
3.1.2 绘制多边形(POLYGON)23
第三章 基本的图形绘制与编辑23
3.1 创建简单对象23
3.1.3 徒手画线(SKETCH)24
3.1.4 绘制圆形(CIRCLE)25
3.1.5 绘制圆弧(ARC)26
3.1.6 绘制椭圆(ELLIPSE)27
3.1.7 绘制圆环(DONUT)28
3.1.9 绘制实心多边形(SOLID)29
3.1.8 画点(POINT)29
3.1.10 创建面域(REGION)30
3.2 编辑对象31
3.2.1 构造选择集31
3.2.2 对象群组操作37
3.2.3 使用夹点39
3.2.4 改变对象创建顺序(DRAWORDER)41
3.2.5 对象拷贝41
3.2.6 同心拷贝(OFFSET)42
3.2.8 阵列(ARRAY)43
3.2.7 镜像对象(MIRROR)43
3.2.9 移动(MOVE)45
3.2.10 旋转(ROTATE)45
3.2.11 对齐(ALIGN)46
3.2.12 删除(ERASE)及恢复删除对象(OOPS)47
3.2.13 拉伸(STRETCH)48
3.2.14 放缩(SCALE)48
3.2.15 延伸(EXTEND)49
3.2.16 改变对象长度(LENGTHEN)50
3.2.17 剪切(TRIM)51
3.2.18 断开(BBEAK)52
3.2.19 分解(EXPLODE)53
3.2.20 倒直角(CHAMFER)53
3.2.21 倒圆角(FILLET)54
3.3 小结55
第四章 复杂对象的创建与编辑56
4.1 多义线(Polyline)的绘制与编辑56
4.1.1 绘制多义线(POLYLINE)56
4.1.2 编辑多义线(PEDIT)58
4.2 复合线(Multiline)的绘制与编辑60
4.2.1 绘制复合线(MULTILINE)60
4.2.2 编辑复合线(MLEDIT)62
4.3 样条曲线(Spline)的绘制与编辑66
4.3.1 绘制样条曲线(SPLINE)66
4.3.2 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67
4.4.1 图案填充(HATCH、BHATCH)68
4.4 图案填充的创建与编辑68
4.4.2 编辑图案填充(HATCHEDIT)71
4.4 小结72
第五章 对象精确定位73
5.1 设置栅格捕捉73
5.1.1 用命令行方式设置栅格捕捉73
5.1.2 用对话框方式设置栅格捕捉74
5.1.3 设置栅格显示74
5.2.1 目标捕捉的概念75
5.2 目标捕捉75
5.2.2 实时目标捕捉77
5.2.3 自动目标捕捉77
5.2.4 关于靶区(APERTURE)及标记(MARKER)78
5.2.5 FROM目标捕捉方式79
5.3 自动追踪(AutoTrack)79
5.3.1 使用极角追踪(Polar Tracking)80
5.3.2 设置极角追踪80
5.3.3 使用目标捕捉追踪(Object Snap Tracking)81
5.3.5 设置自动追踪82
5.3.4 设置目标捕捉追踪82
5.4 坐标过滤83
5.5 小结83
第六章 显示控制84
6.1 刷新屏幕84
6.1.1 重画(REDRAW)84
6.1.2 重新生成(REGEN)84
6.1.3 设置显示精度(VIEWRES)85
6.2 显示缩放(ZOOM)85
6.3 视区平移(PAN)87
6.3.1 实时视区平移87
6.3.2 指定位移以平移视区87
6.4 使用鹰眼(DSVIEWER)87
6.5 使用命名视图(VIEW)88
6.5.1 保存命名视图89
6.5.2 恢复命名视图90
6.5.3 管理命名视图90
6.6.1 多视窗的显示与设置91
6.6 使用多视窗(VIEWPORTS)91
6.6.2 分割或合并视窗92
6.6.3 保存和恢复多视窗设置92
6.7 视觉元素的开关93
6.7.1 填充(FILL)模式93
6.7.2 线宽(LINEWEIGHT)显示93
6.8 小结94
6.7.5 选择集高亮度显示94
6.7.4 标记点(BLIP)显示94
6.7.3 文字(TEXT)显示94
第七章 管理图层和对象特性95
7.1 图层管理95
7.1.1 创建新层95
7.1.2 设置当前图层96
7.1.3 设置图层状态97
7.1.4 设置图层特性97
7.1.5 图层过滤98
7.1.7 图层快速工具99
7.1.6 图层的重命名与删除99
7.2 颜色管理105
7.2.1 对象的颜色105
7.2.2 设置当前颜色105
7.3 线型管理106
7.3.1 载入线型107
7.3.2 设置当前线型107
7.3.3 线型重命名107
7.3.4 删除线型108
7.3.5 线型过滤108
7.3.6 设置线型比例108
7.4 线宽管理108
7.4.1 设置默认线宽109
7.4.2 设置当前线宽109
7.4.3 线宽显示109
7.5 改变对象特性110
7.5.1 对象特性(Object Properties)工具条110
7.5.2 对象特性(Properties)窗口111
7.6 对象特性匹配112
7.7 小结113
第八章 块、属性及外部引用114
8.1 块114
8.1.1 块与图层的关系114
8.1.2 块的定义115
8.1.3 块的插入117
8.1.4 炸开块118
8.1.5 重新定义块118
8.1.6 块的嵌套118
8.2 属性119
8.2.1 创建属性119
8.2.2 编辑属性定义120
8.2.3 编辑块中的属性121
8.3 外部引用121
8.3.1 外部引用管理器(Xref Manager)122
8.3.3 透明的外部引用123
8.3.2 插入外部引用123
8.3.4 删除外部引用124
8.3.5 重载外部引用124
8.3.6 卸载外部引用124
8.3.7 绑定外部引用125
8.4 小结126
9.1 文本样式127
9.1.1 创建文本样式127
第九章 文字标注127
9.1.2 修改文本样式128
9.1.3 设置当前文本样式128
9.2 单行文本的创建与编辑128
9.2.1 创建单行文本128
9.2.2 编辑单行文本129
9.3 多行文本的创建与编辑130
9.3.1 创建多行文本130
9.3.2 编辑多行文本132
9.4 小结133
9.3.3 引用外部文本文件133
第十章 尺寸标注134
10.1 尺寸标注的组成134
10.2 创建尺寸标注135
10.2.1 长度标注135
10.2.2 坐标标注(DIMORDINATE)137
10.2.3 角度标注(DIMANGULAR)137
10.2.4 径向标注138
10.2.6 指引标注(QLEADER)139
10.2.5 圆心标注(DIMCENTER)139
10.2.7 基线标注(DIMBASELINE)140
10.2.8 连续标注(DIMCONTINUE)141
10.2.9 快速标注(QDIM)142
10.3 编辑尺寸标注143
10.3.1 拉伸尺寸标注143
10.3.2 剪切和延伸尺寸标注144
10.3.3 用DIMEDIT命令编辑尺寸标注144
10.3.4 用DIMTEDIT命令改变尺寸文本的位置及方向145
10.4 创建和编辑标注样式146
10.3.5 用Properties窗口编辑尺寸的特性146
10.4.1 创建标注样式147
10.4.2 编辑标注样式148
10.5 小结148
第十一章 图形查询功能149
11.1 查询两点距离(DIST)149
11.2 查询区域面积(AREA)149
11.3 查询实体的质量特性(MASSPROP)150
11.6 查询并设置时间(TIME)151
11.4 查询点的坐标(ID)151
11.5 查询实体特性(LIST)151
11.7 查询图形文件的状态(STATUS)152
11.8 小结154
第十二章 三维坐标系及视图155
12.1 用户坐标系UCS155
12.1.1 坐标系和右手定则155
12.1.2 用户坐标系的概念和创建方法156
12.1.3 利用对话框设置用户坐标系UCS160
12.2.1 三维视点164
12.2 三维视图164
12.2.2 三维特殊视点167
12.2.3 三维动态轨道(3DORBIT)167
12.2.4 动态视点命令173
12.3 三维坐标输入178
12.3.1 三维坐标178
12.3.2 三维极坐标178
12.4 小结179
12.3.3 使用对象捕捉选取三维坐标点179
第十三章 三维图形绘制180
13.1 三维绘图简介180
13.1.1 三维模型的类型180
13.1.2 2.5D图形绘制181
13.2 绘制三维线框182
13.3 绘制三维面183
13.3.1 二维填充和面域183
13.3.3 设置三维面边缘的可见性184
13.3.2 绘制三维面184
13.3.4 绘制三维网格面185
13.3.5 基本三维网格曲面191
13.4 绘制三维实体196
13.4.1 使用基本实体创建实体模型196
13.4.2 由二维图形生成三维实体202
13.5 小结206
14.1 三维模型的编辑命令207
14.1.1 三维旋转(ROTATE3D)207
第十四章 三维图形编辑207
14.1.2 三维镜像(MIRROR3D)208
14.1.3 三维阵列(3DARRAY)209
14.1.4 对齐(ALIGN)210
14.1.5 编辑三维多义线212
14.1.6 编辑三维多边形网格213
14.1.7 分解多义线与网格(EXPLODE)215
14.2 实体模型的编辑基本命令216
14.2.1 三维倒角命令216
14.2.2 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218
14.2.3 剖切实体(SLICE)221
14.2.4 实体干涉(INTERFERE)222
14.3 实体编辑的高级命令223
14.3.1 编辑实体表面224
14.3.2 编辑实体边界231
14.3.3 编辑完整实体232
14.4 小结234
15.1 三维图像的类型235
第十五章 三维图像生成235
15.2 生成消隐图236
15.2.1 HIDE命令236
15.2.2 三维消隐线框命令237
15.3 生成着色图238
15.3.1 相关系统变量239
15.3.2 着色命令239
15.4 生成渲染图241
15.4.1 渲染技术简介241
15.4.2 创建光线(LIGHT)242
15.4.3 设置材质246
15.4.4 设置场景(SCENE)251
15.4.5 渲染配置的对话框251
15.5 渲染功能详解254
15.5.1 设置背景(Background)254
15.5.2 添加配景255
15.5.3 雾化和深度效果(Fog)257
15.5.4 渲染配置(Preferences)258
15.5.5 统计信息(Statistics)258
15.5.6 输出渲染图像258
15.6 小结260
第十六章 浮动视口与三维模型输出261
16.1 浮动视口的概念261
16.2 图纸布局中的浮动视口设置261
16.2.1 用对话框设置浮动视口261
16.2.2 用MVIEW命令设置浮动视口262
16.2.4 视口特性264
16.2.3 视口的缩放比例264
16.3 控制视口的显示265
16.4 三维视图的线宽设置268
16.5 小结270
第十七章 图形的打印输出271
17.1 打印设备配置271
17.1.1 添加打印机272
17.1.2 删除打印机配置273
17.1.3 编辑打印机配置274
17.2.1 打印样式简介275
17.2 打印样式275
17.2.2 添加、删除打印样式表277
17.2.3 编辑打印样式278
17.3 打印参数设置281
17.3.1 布局名及页面设置282
17.3.2 打印设备282
17.3.3 打印设置283
17.3.4 打印预览284
17.4.1 基本选项285
17.4 图纸布局与绘图输出285
17.4.2 Plot Device选项卡(打印设备)286
17.4.3 Layout Settings选项卡(布局设置)286
17.4.4 在布局中调用打印参数288
17.5 小结288
第十八章 AUTOCAD的网络功能289
18.1 概述289
18.2 从网上获取图形文件289
18.3 建立超链接291
18.4 使用ePlot发布DWF文件292
18.5 DWF文件浏览工具WHIP!Plug-in293
18.6 小结294
第十九章 格式转换和数据交换295
19.1 格式转换295
19.1.1 AutoCAD图形DXF格式的转换295
19.1.2 Export命令296
19.1.4 使用幻灯片(Slides)297
19.1.3 Import命令297
19.2 Raster图像操作298
19.2.1 概述298
19.2.2 在图形中加入Raster图像298
19.2.3 从网络上获取Raster图像299
19.2.4 调整Raster图像299
19.2.5 管理Raster图像301
19.2.6 输出光栅文件302
19.3.2 AutoCAD中OLE对象的特点303
19.3.3 信息的链接与嵌入303
19.3 用OLE生成复合文档303
19.3.1 概述303
19.3.4 AutoCAD信息在其他程序中的链接与嵌入304
19.3.5 其他程序信息在AutoCAD中的链接与嵌入304
19.4 小结305
第二十章 定制技术306
20.1 定制简化命令306
20.2 定制线型、填充图案和字体306
20.2.1 创建和修改线型307
20.2.2 创建和修改填充图案309
20.2.3 定制字体312
20.3 定制菜单315
20.3.1 菜单文件类型和结构315
20.3.2 定制下拉菜单316
20.4 定制工具条320
20.4.1 创建工具条320
20.4.3 定制工具条属性321
20.4.2 添加或删除工具按钮321
20.4.4 定制工具条按钮属性和图标322
20.4.5 定制弹出式工具按钮323
20.5 用DIESEL定制状态行324
20.5.1 DIESEL的概念324
20.5.2 定制状态行325
20.5.3 用DIESEL的宏表达式325
20.6 小结326
21.1.1 编程环境327
21.1 ObjectARX概述327
第二十一章 ObjectARX编程初步327
第二部分 二次开发327
21.1.2 ObjectARX类库简介328
21.1.3 系统配置要求331
21.1.4 ObjectARX for AutoCAD 2000的安装332
21.2 程序的入口与命令的注册333
21.2.1 程序入口333
21.2.2 命令的注册与注销333
21.3 应用程序的加载与卸载334
21.4.1 建立项目335
21.4.2 项目设置335
21.3.1 使用Load/Unload Applications对话框335
21.4 一个简单的例程——HelloARX335
21.3.2 使用ARX命令335
21.4.3 编辑源程序336
21.5 ObjectARX变量类型与常量值338
21.5.1 数据类型及其定义338
21.5.3 结果缓冲区和数据类型码339
21.5.2 常量值339
21.5.4 ObjectARX函数返回的结果类型码341
21.5.5 用户输入控制位341
21.6 小结341
第二十二章 AutoCAD图形数据库概述342
22.1 图形数据库的组成342
22.2 图形数据库的关键元素343
22.3 向图形数据库中加入对象343
22.3.1 向图形数据库加入实体对象343
22.3.2 向图形数据库加入图层对象345
22.3.3 向图形数据库加入群组(GROUP)对象346
22.4 多个图形数据库347
22.5 数据库对象的ID347
22.6 小结348
第二十三章 图形数据库操作349
23.1 创建图形数据库349
23.2.3 在ObjectARX程序中保存图形数据库350
23.2.2 用AutoCAD存盘命令时的文件格式350
23.2.1 文件保存格式350
23.2 保存图形数据库350
23.3 用wblock()函数生成新的图形数据库351
23.3.1 将当前数据库中所有实体对象写成新的数据库351
23.3.2 将当前数据库中的某个图块写成新的数据库351
23.3.3 在当前数据库中选择某些实体对象写成新的数据库351
23.4 插入图形数据库352
23.5 设置图形数据库的当前特性值352
23.5.1 设置当前颜色值352
23.5.2 设置当前线型值353
23.5.3 设置当前线型比例353
23.5.4 设置当前图层353
23.6 图形数据库操作例程354
23.7 小结356
第二十四章 图形数据库中的对象的操作357
24.1 对象的打开与关闭357
24.1.1 对象的句柄、ID与C++指针357
24.1.3 打开对象358
24.1.2 对象的名称(ads_name)358
24.1.4 对象打开模式359
24.1.5 关闭对象360
24.2 对象的删除360
24.2.1 用AcDbObjcet::delete()函数删除对象360
24.2.2 用AcDbObject::delete()函数删除对象360
24.2.3 用acdbOpenObject()函数打开已删除对象361
24.3 对象的隶属关系361
24.4 对象的文件操作(filing)361
24.5 小结362
第二十五章 实体对象操作363
25.1 实体对象的基本概念363
25.2 实体对象的公共特性363
25.2.1 实体对象的颜色(Color)365
25.2.2 实体对象的线型(Linetype)365
25.2.4 实体对象的可见性(Visibility)366
25.2.3 实体对象的线型比例(Linetype Scale)366
25.2.5 实体对象的图层(Layer)367
25.3 实体对象的公共函数367
25.3.1 目标捕捉函数368
25.3.2 几何变换函数369
25.3.3 求交函数369
25.3.4 GS标记和子实体370
25.4.1 创建一个简单实体383
25.4 创建实体对象383
25.4.2 创建一个简单的块表记录384
25.4.3 创建一个带属性定义的块表记录384
25.4.4 创建一个带属性的块的引用386
25.4.5 遍历块表记录389
25.5 复杂实体390
25.5.1 创建复杂实体390
25.5.2 遍历复杂实体391
25.5.3 删除复杂实体392
25.6 小结393
26.1 符号表和词典的比较394
第二十六章 容器对象操作394
26.2 符号表396
26.2.1 块表(Block Table)397
26.2.2 层表(Layer Table)397
26.2.3 迭代器(Iterators)400
26.3 词典401
26.3.1 群组和群组词典402
26.3.2 MLINE样式词典405
26.3.3 布局词典405
26.3.4 创建词典406
26.3.5 遍历词典中的对象406
26.4 布局407
26.4.1 布局对象408
26.4.2 布局管理器408
26.5 扩展实体记录(Xrecords)409
26.6 小结412
27.1 派生自定义类413
第二十七章 创建ObjectARX自定义类413
27.2 运行时类的标识414
27.3 类声明宏415
27.4 类实现宏415
27.5 类的初始化函数417
27.6 小结417
第二十八章 从AcDbObject类派生自定义类418
28.1 重载AcDbObject的虚函数418
28.2 实现成员函数419
28.3 对象的文件操作函数420
28.3.1 实现DWG文件操作函数421
28.3.2 实现DXF文件操作函数423
28.4 对象引用430
28.4.1 隶属引用430
28.4.2 指针引用438
28.5 PURGE操作438
28.6 撤消(UNDO)和恢复(REDO)439
28.6.1 自动创建UNDO记录439
28.6.2 创建不完全UNDO记录439
28.7 SubErase、sutOpen、subClose和subCancel441
28.6.3 创建REDO记录441
28.8 例程451
28.9 小结457
第二十九章 从AcDbEntity类派生自定义类458
29.1 AcDbEntity派生类概述458
29.2 重载实体的公共函数460
29.2.1 重载worldDraw()和viewportDraw()460
29.2.2 实现目标捕捉函数461
29.2.3 实现夹点函数463
29.2.4 实现拉伸点函数465
29.2.5 几何变换函数466
29.2.6 与其他实体相交467
29.2.7 炸开实体472
29.3 使用AcEdJig基类472
29.3.1 函数AcEdJig::drag()473
29.3.2 函数sampler()的实现474
29.3.3 使用AcEdJig类的例程475
29.4 小结479
30.1 选择集与实体的名称480
30.2 选择集操作480
30.2.1 用acedSSGet()函数构造选择集480
第三十章 选择集与实体的操作480
30.2.2 用acedSSFree()函数释放选择集482
30.2.3 选择集过滤483
30.2.4 选择集的处理与查询486
30.2.5 选择集的几何变换489
30.3.1 获取实体名称490
30.3 实体的操作490
30.3.2 处理实体的数据492
30.4 小结496
第三十一章 和 AutoCAD交互的全局函数497
31.1 调用AutoCAD命令497
31.1.1 使用acedCommand()函数497
31.1.2 使用acedCmd()函数498
31.1.3 暂停以等待用户输入498
31.1.5 查看和设置系统变量499
31.1.4 指定拾取点499
31.1.6 文件搜索500
31.1.7 目标捕捉500
31.1.8 几何工具500
31.2 接收用户输入501
31.2.1 接收用户输入的函数501
31.2.2 用acedInitGet()函数控制用户的输入501
31.2.4 用户中断504
31.2.3 拖动选择集504
31.3 数据转换505
31.3.1 字符串的转换505
31.3.2 单位的转换506
31.4 字符型数据处理507
31.5 坐标转换507
31.6 显示控制508
31.7 小结509
32.1 通告的运行机制510
32.2 使用瞬态反应者510
第三十二章 通告(Notification)510
32.2.1 使用数据库反应者(AcDbDatabaseReactor)511
32.2.2 使用对象反应者(AcDbObjectReactor)515
32.3 使用永久反应者516
32.4 小结521
第三十三章 代理对象521
33.1 代理对象的概念522
33.2 用户与代理对象522
33.2.1 用LIST命令查询代理对象的信息522
33.3 代理实体的可编辑性523
33.2.2 选择是否显示代理对象提示对话框523
33.2.3 控制代理实体的显示523
33.4 小结524
第三十四章 使用AcGe类库525
34.1 AcGe类库的组成525
34.2 常用的几何类526
34.2.1 点(AcGePoint3d)和向量(AcGeVector3d)526
34.2.2 矩阵(AcGeMatrix3d)527
34.2.3 直线(AcGeLine3d)和平面(AcGePlane)527
34.3 小结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