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中日关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中日关系史
  • 田久川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
  • ISBN:756110035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代中日关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开端16

第一节 一衣带水的邻邦16

第二节 最初的交往路线和中国文明向日本的传播19

第三节 徐福东渡23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中日交往和中国移民对日本社会的影响31

一 倭人献见31

二 汉帝赐印33

三 秦汉移民对日本社会的影响36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39

第一节 魏与倭女王国的友好邦交39

一 倭女王国的兴起39

二 魏倭邦交的建立44

三 魏倭友好关系的继续发展47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与倭国的交往50

一 大和统一日本与朝鲜三国鼎立50

二 晋倭邦交的断续53

三 南朝与倭国的邦交5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60

一 传播中国文化的汉族归化人61

二 汉字和汉文典籍东传日本68

三 天文历算科学东传日本71

四 佛教东传日本73

第三章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的大发展79

第一节 隋代中日邦交的新局面79

一 小野妹子访隋80

二 裴世清访倭84

三 第三次和第四次遣隋使88

四 隋倭邦交的重大意义90

第二节 唐前期的中日邦交97

一 唐日邦交的建立98

二 大化改新及其以后的仿唐改革101

三 初期遣唐使103

四 唐日白村江之战108

五 唐日友好邦交的恢复111

六 遣唐使高潮的出现114

第三节 唐后期的中日邦交119

一 从遣唐大使到在唐大使121

二 大历年间的唐日交聘125

三 最后几次遣唐使131

四 遣唐使的发展阶段及有关情况139

五 渤海与日本的往来148

第四节 唐日经济文化交流151

一 唐日贸易152

二 唐朝先进生产技术在日本的推广154

三 晁衡留唐与鉴真东渡157

四 唐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162

第四章 五代宋元时期的中日国家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190

第一节 吴越两宋与日本的国家关系190

一 吴越与日本的国家关系191

二 北宋与日本的国家关系192

三 南宋与日本的国家关系196

四 辽金与日本的关系198

第二节 蒙元与日本的国家关系199

一 蒙元通使日本200

二 元军侵日204

三 战后元日两国的敌对关系210

第三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中日贸易212

一 五代北宋时期的中日贸易213

二 南宋与日本的贸易215

三 元日贸易216

第四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218

一 日本僧人来华219

二 宋元僧人入日223

三 宋元佛教宗派在日本的影响226

四 理学在日本的传播和五山文学的兴起229

五 五代宋元时期的中日艺术交流234

六 五代宋元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在日本的传播235

第五章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241

第一节 明前期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241

一 明初的对日交涉与防倭措施242

二 明日建交与倭寇的中衰246

三 明日邦交关系的发展250

第二节 明后期中日关系的恶化253

一 朝贡的停止254

二 倭患的解除257

三 明日朝鲜战争259

第三节 明日经济文化交流266

一 明日贸易266

二 明日两国僧人的往来270

三 朱子学与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271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的清日关系273

一 南明与郑氏政权同日本的关系273

二 清日贸易275

三 清日文化交流276

第五节 中国人在日本研究方面的新成就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