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比较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比较文学
  • 朱维之主编;崔宝衡,李万钧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0523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比较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马克思和比较文学1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发现2

第二节 重视比较方法5

第三节 比较研究的实际应用10

一、为求解决文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0

二、为求正确评价作家作品13

三、为求辨明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和风格17

第四节 马克思与跨学科研究20

一、文学和经济学21

二、文学和历史学25

三、文学和哲学29

四、文学艺术和宗教31

第二章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36

第一节 法国学派的形成和发展37

一、法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37

二、法国比较文学界的泰斗43

三、当代法国学派及其新发展49

第二节 影响研究的领域和方法59

一、誉舆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59

二、渊源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62

三、媒介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66

第三章 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74

第一节 美国比较文学的产生74

一、美国比较文学的发源74

二、美国比较文学的转机77

第二节 美国学派的形成79

一、韦勒克向法国学派挑战80

二、雷马克和奥尔德里奇的贡献82

三、美国学派赖以形成的背景87

第三节 平行研究和科际研究88

一、平行研究89

二、科际研究93

第四章 苏联比较文学96

第一节 苏联比较文学的发展道路96

一、苏联比较文学的历史渊源96

二、20--50年代初的比较文学状况102

第二节 苏联的比较文学理论109

一、争论及研究重点的转移109

二、苏联学派的理论特点111

第五章 中国比较文学121

第一节 清末民初至解放前的中国比较文学121

一、文学改良运动--比较文学的发端121

二、新文学运动--比较文学的勃兴130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新时代141

一、50至80年代--比较文学从沉寂到复兴141

二、研究实绩147

第三节 港台比较文学162

一、发展概略162

二、研究实绩169

第六章 “二希”文学的世界影响180

第一节 希腊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183

一、希腊神话的影响183

二、希腊史诗的影响185

三、希腊戏剧的影响187

第二节 希腊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191

一、希腊文学在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191

二、东方社会变动中的希腊文学196

第三节 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201

一、希伯来文化和基督教文化201

二、对中世纪文学的影响203

三、对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影响205

四、对十七--十九世纪文学的影响208

五、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210

第四节 希伯来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213

一、拜占庭文化和东方文化213

二、对伊斯兰文学的影响217

三、对印度、日本、东南亚文学的影响221

四、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23

第七章 中外短篇小说比较研究228

第一节 中国短篇小说与西方短篇小说比较228

一、关于性格塑造228

二、关于浪漫主义精神232

三、关于类型和结构239

四、关于叙事手法和结局244

五、关于系列小说252

第二节 中国短篇小说与东方短篇小说比较259

一、中国短篇小说对朝鲜短篇小说的影响259

二、中国短篇小说对日本短篇小说的影响263

三、中国短篇小说对越南短篇小说的影响267

一、不同的演变轨迹与不同的结构270

第八章 中外长篇小说比较研究270

第一节 中国长篇小说与西方长篇小说比较270

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及选材眼光的区别284

三、倾向性的表现方式及民族意识的区别298

四、关于续书304

第二节 中国长篇小说与东方长篇小说比较306

一、朝鲜长篇小说的中国影响307

二、日本长篇小说的中国影响314

三、越南长篇叙事文学的中国影响317

四、缅甸、泰国长篇小说的中国影响323

第九章 中外戏剧比较研究325

第一节 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比较325

一、中西戏剧的共同点325

二、中西戏剧的不同点331

三、莎士比亚、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350

第二节 中国戏剧与东方戏剧比较353

一、日本戏剧中的中国戏剧因素354

二、越南戏剧的中国戏剧渊源357

三、中印戏剧的若干异同360

第十章 中外诗学比较研究363

第一节 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363

一、对立、丰富、变化的理论源头363

二、宗经说的权威体系和多元的开放体系371

三、西方诗学的镜子价值387

第二节 中国诗学与东方诗学比较394

一、中日诗学的几点相互影响394

二、中印诗学的“味”、“韵”比较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