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 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 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研究
  • 陈育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1557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民族历史-史学(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史学-民族历史(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 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多源多流、源流交错——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前提3

二 共同开发、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基础5

三 迁徙流动、汇聚交融——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途径9

四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13

第一章 民族——一个新的人类群体的出现17

一 从什么是民族谈起18

二 考察民族发展过程的理论依据25

三 研究民族史学问题的基本原则30

一 民族史及民族史学的研究对象35

第二章 民族史学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35

二 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地位41

三 民族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中华民族凝聚力47

第三章 中华民族的源与流52

一 远古的多元文明及其相互联系52

二 民族形成的多源多流与源流交错56

三 汉民族的形成及其主体地位70

四 多民族的历史发展构成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82

第四章 中国——从地域和文化概念到国家名称88

一 历史上“中国”概念的形成89

二 从地域和文化概念到国家概念的演变91

三 “中国”与历史上各民族及其政权的关系100

第五章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演变105

一 中国疆域的发展过程106

二 中国疆域的地理和历史特点115

三 少数民族对祖国疆域的开拓120

第六章 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支柱127

一 汉族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127

二 少数民族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131

三 各民族经济的互补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137

第七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交流及其一体化143

一 自然地理条件与多元文化的形成143

二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及其特点148

三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其历史地位155

四 多元文化的一体化构建了中华灿烂文明159

第八章 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凝聚力的增强165

一 考察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依据165

二 少数民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不同类型168

三 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凝聚力增强的特点176

第九章 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历史地位180

一 少数民族政权的类型180

二 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187

第十章 不可抗拒的民族变融聚合流196

一 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理论概念196

二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及其一般过程199

三 民族同化在历史上的出现和影响208

四 民族交融聚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13

第十一章 民族迁徙是凝聚力发展的催化剂219

一 民族迁徙的四个阶段219

二 民族迁徙的历史原因227

三 对民族迁徙是民族交融聚合的重要途径234

第十二章 和亲是民族间和平交往的历史产物240

一 和亲是民族间和平交往的历史产物240

二 和亲的政治色彩243

三 和亲在客观上有利于祖国统一和社会进步250

一 民族战争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导因260

第十三章 民族战争是民族聚合的特殊形式260

二 民族战争的若干特点267

三 对民族战争的评价270

第十四章 历史上的民族政策283

一 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实质283

二 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基本类型286

三 历史上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文化根源291

四 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297

第十五章 民族英雄及民族历史人物的评价304

一 民族英雄的产生及其类型304

二 民族英雄问题上的几种意见311

三 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历史人物314

四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317

第十六章 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趋势322

一 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322

二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326

三 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330

第十七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335

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若干特点335

二 统一与分裂的历史条件和原因342

三 统一趋势愈益强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348

一 封建社会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357

第十八章 历史上民族观的演变357

二 历史编纂学中的华夷观362

三 “多元一体”与“分支论”370

第十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命运375

一 鸦片战争——中国民族关系的重大转折376

二 严峻的历史考验379

三 中华民族整体趋势的发展382

第二十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纪元390

一 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391

二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95

三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纪元398

后记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