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
  • 马正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094·545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上编 历史自然地理1

第一章 气候的变迁1

第一节 寒冷与温暖的交替变化1

一、四个温暖期1

二、四个寒冷期6

第二节 干燥与湿润的差异9

一、主要森林地区及其变迁15

第一节 植被的变迁15

第二章 植被和一些珍稀动物分布地区的演变15

二、草原和荒漠地带的演变28

第二节 一些珍稀动物分布地区的变化34

一、孔雀和鹦鹉34

二、犀、象和麋鹿(四不象)37

三、猕猴、猩猩和长臂猿41

四、大熊猫和竹鼠44

五、扬子鳄和马来鳄47

第一节 土壤的分布及其演变51

一、秦汉以前关于土壤分类和特性的记述51

第三章 土壤的演变和沙漠的扩大51

二、秦汉以后对土壤的利用和改良60

第二节 沙漠地区的扩大64

一、荒漠地带沙漠的扩大64

二、草原地区的沙漠化70

第四章 黄河的改道和治理87

第一节 黄河下游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几条河道88

一、《山经》河水下游河道88

二、《禹贡》河水下游河道90

三、《汉志》河水下游河道91

四、《山经》、《禹贡》和《汉志》河的关系92

第二节 西汉以后黄河下游河道的主要趋向93

一、王景治河以后的黄河下游河道93

二、北宋的二股河95

三、金代黄河趋向东南的几条主要泛道97

四、元代的几条泛道和贾鲁治河98

五、明代的几条泛道和中叶以后所固定的河道99

六、靳辅治河和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后的河道104

第三节 黄河大改道的原因107

第五章 长江和一些重要湖泊的演变114

第一节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变迁114

一、荆江段河道115

二、城陵矶--湖口段河道120

三、湖口--江阴段河道125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132

一、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132

二、边界条件的影响133

三、水沙条件的影响135

四、节点的影响136

第三节 一些重要湖泊的变迁137

一、逐渐消失了的湖泊138

二、由小变大的湖泊145

三、大小交替变化的湖泊149

第一节 渤海湾西部的海岸线157

第六章 海岸线的变迁157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165

第三节 苏北的海岸线173

下编 历史人文地理179

第一章 政治区域的划分179

第一节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179

一、西周的封国180

二、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180

三、秦汉时代的郡182

第二节 州的创立与演变185

一、两汉的州制186

二、两汉以后州的滥置与衰落188

第三节 道与路制的创立189

一、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189

二、宋初的道和元丰二十三路191

第四节 省的确立与沿革195

一、元、明、清三代的省195

二、辛亥革命以后的省202

二、齐国长城203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206

一、楚国长城206

第二章 长城的修筑和发展206

三、魏国长城209

四、秦国长城211

五、赵国长城215

六、燕国长城216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万里长城218

一、秦代的万里长城220

二、汉代的万里长城220

第三节 北朝各国的长城223

一、北魏长城223

三、北齐长城224

二、东魏长城224

四、北周长城227

第四节 隋代的长城227

一、朔方至灵武的长城227

二、大业三年所修筑的长城228

第五节 金代的界壕228

一、北界壕228

二、南界壕229

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230

二、蓟州镇边墙231

一、辽东镇边墙231

三、宣府镇边墙234

四、大同镇边墙234

五、山西镇边墙234

六、延绥镇边墙235

七、宁夏镇边墙237

八、固原镇边墙237

九、甘肃镇边墙238

第三章 疆域的形成和领土的丧失240

第一节 我国的东北疆域240

一、东北疆域的形成240

二、东北领土的丧失245

第二节 我国的西北疆域248

一、西北疆域的形成248

二、西北领土的丧失252

第三节 中印边界的争端256

一、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藏的侵略257

二、印度政府的领土要求是毫无根据的260

第四节 澳门与香港262

一、葡萄牙割占澳门262

二、英国对香港地区的侵占263

第四章 六大古都的嬗递267

第一节 长安、洛阳和开封269

第二节 南京和杭州284

第三节 北京的崛起288

第五章 两次人口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295

第一节 两次人口大迁徙296

一、西晋末年的人口迁徙296

二、北宋末年的人口迁徙302

第二节 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310

一、南北人口比例的升降310

二、南北人口稠密地区的变迁319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农业地区的概况及特点333

第六章 农业地区的形成和发展333

一、新石器时代农业地区的分布335

二、黄河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地区的原因336

第二节 夏、商、周与春秋时期主要农业地区的扩大339

一、夏、商、周时期的农业地区339

二、春秋时期的农业地区341

第三节 战国、秦、西汉时期主要农业地区的巩固和扩大343

一、战国时期的农业地区343

二、秦、西汉时期的农业地区345

一、西北黄土高原及河套地区由农变牧349

第四节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缩小与江淮流域农业的发展349

二、黄河中下游平原农业区的破坏351

三、长江淮河流域农业的发展353

第五节 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区的恢复与南方农业区的迅速发展354

一、北方农业区的恢复354

二、南方农业区的迅速发展357

第六节 宋元明清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凋敝与南方农业区的继续发展360

一、北方农业地区的凋敝及其原因360

二、南方农业地区的继续扩大及生态环境的破坏364

第一节 几种主要手工业的地区分布366

一、冶铁业366

第七章 手工业与经济都会366

二、制盐业372

三、制瓷业377

四、丝织业386

第二节 经济都会的变迁397

一、战国秦汉时代的经济都会397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都会401

三、唐宋时代的经济都会402

四、元明清时代的经济都会405

第八章 水陆交通道路的演变409

一、主要交通干线的形成410

第一节 陆路交通410

二、丝绸之路430

第二节 水路交通436

一、内河航运的发展436

二、历史上的主要运河442

第三节 海上交通454

一、春秋战国和秦汉时的海上交通454

二、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的海上交通457

三、宋元明清时的海上交通460

参考书目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