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
  • (美)克兰茨勒(Kranzler,David)著;许步曾译 著
  •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ISBN:754260446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犹太人-难民问题(地点: 上海 年代: 1930~1946 学科: 史料) 难民问题-犹太人(地点: 上海 年代: 1930~1946 学科: 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1 “到上海去!”1

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序幕1

纽伦堡法令3

埃维昂会义3

水晶之夜4

水晶之夜的惩罚4

水晶之夜的心理影响6

安置犹太人的计划6

美国的配额和难民的问题7

2 上海--人生万花简12

外国租界12

经济状况13

1937年的中日战争15

赛夫拉迪犹太人社区15

合法地位18

宗教机构18

社会气候22

赛夫拉迪犹太人对上海贡献25

犹太复国运动26

俄罗斯犹太人社区27

经济生活30

宗教生活30

社区的其他机构31

教育32

犹太复国运动33

上海犹太宗教公会34

社交活动和文化活动35

军事活动35

日本人的存在36

背景36

第二次中日战争37

3 欢迎前来上海42

陆路42

到达43

当地的犹太救济委员会44

上海以外的救济组织51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51

4 “小维也纳”53

虹口的变化53

虹口54

居住和弄堂房子57

5 以收容所为家62

救济工作开展62

临时的解决63

华德路收容所64

其他收容所65

收容所写照67

活动和服务68

卫生状况71

管理71

娱乐75

教育75

对难民涌入的消极反应77

6 难民不得再来!77

担心大批涌入78

经济竞争78

排犹情绪80

丢面子81

反对难民的谣言82

犹太人反对犹太人83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的作用85

全世界共同的密谋86

7 日本对犹太人的政策88

引言88

独特的性质93

犹太人对日本的影响94

日本反犹主义的起源96

日本外交政策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兴起98

日本的反犹者--引言112

对外关系问题118

外国的影响124

鲇川义介与美国资本之输入满洲127

基本前提128

四个阶段130

8 门户紧闭163

限制措施生效163

限制的原因163

犬冢与沙逊164

限制的建议165

限制措施生效167

欢迎前来神户168

新规章168

黑市许可证170

黑市许可证170

封闭地中海171

9 在上海的生计173

珍珠港事件以前的经济形势173

到达时的形势173

难民的条件174

不明当地情况177

成功与失败178

统计的情况179

10 “此水请勿饮用”185

卫生和健康状况185

难以适应186

难民医院187

难民医生的状况189

成功的企业190

11 从科夫诺到神户192

引言192

科夫诺193

库拉索签证194

横贯西伯利亚196

神户--过境中心196

难民的与照197

对难民的调查201

对难民的供应202

食宿202

两天安息日的两天赎罪日203

签证问题205

函电检查和头巾207

纳粹对日本政策的压力207

12 波兰难民在上海219

第四个犹太人社区219

援助东欧犹太难民委员会221

清洁食物的餐馆223

“施惠”的波兰人224

《我们的生活》224

意第绪语文化225

波兰政府226

犹太的荒原226

对宗教学院的援助228

13 贫困中的文化生活231

报纸231

戏剧、广播、艺术235

意第绪语剧团237

广播238

美术239

音乐240

犹太复国运动244

波兰的犹太复国运动者247

结束语248

世俗育教249

14 读写算249

体育252

犹侨体育协会253

隔离区时期254

青年的想法258

15 上海一会社261

难民的宗教生活和社区生活261

筹建社区262

为独立而奋斗265

终于取得独立266

自由派的会众268

选举269

珍珠港事件与中欧犹太协会270

仲裁庭272

鱼片卷案件277

附属的妇女组织278

圣葬社278

犹太领唱者协会280

塔木德经文学校280

初级宗教学院281

雅各之子女校282

阿古达特·以色列组织283

密尔经学院285

非犹太教难民289

结束语291

16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298

1942-1943年的救济工作298

上海建立犹太人隔离区308

17 “盖世太保黑手长”308

纳粹对日本的影响315

四天王延孝将军316

反犹文章317

维德曼的证言318

宣告隔离区成立319

隔离区的限制323

上海无国籍避难民处理事务所326

通行证制度--合屋和大仓326

布告豁免的对象330

上海阿兹肯纳齐合作救济会与犹太人向隔离区的搬迁334

上海阿兹肯纳齐合作救济会334

18 重新安置与遭到反抗334

科恩博士335

上海阿兹肯纳齐合作救济会的改组335

救济会的职责336

住房问题337

拖延338

其他计划339

救济会的“征税”339

波兰人的反抗340

处罚342

学生造反342

其他形式的反抗343

中欧犹太协会的反抗345

俄罗斯犹太人的反抗346

结束语347

单独的反抗347

19 悲剧与胜利349

隔离区的黄昏349

1944--1945年的救济工作350

穷困350

穷中有富351

每况愈下352

名誉主席久保田355

常设审查委员会356

空袭357

死亡和毁灭358

有效的反应359

劳动服务队361

营救宗教学院的计划362

以日本移民交换犹太难民的计划363

通讯恢复363

新的经费--新的生活365

媾和谣言366

试控媾和367

合屋免职368

纳粹暴行的消息369

隔离区土崩瓦解371

附录376

上海犹太人统计376

书中提及的街道、机构新旧名称对照381

译名对照表383

参考书目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