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124978.jpg)
- 庄洪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78018917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140页
- 文件大小:397MB
- 文件页数:1168页
- 主题词:工伤事故-伤害鉴定-中国-手册;职业病-伤害鉴定-中国-手册;工伤事故-劳动保险-赔偿-中国-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工伤和社会保险简述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社会保险概述9
第三节 工伤和工伤社会保险概述14
第四节 我国的工伤社会保险25
第五节 《工伤保险条例》的积极意义29
第二章 《工伤保险条例》专论34
第一节 总则部分34
第二节 工伤保险基金48
第三节 工伤认定和职业病54
第四节 劳动能力鉴定63
第五节 工伤保险待遇76
第六节 监督管理91
第七节 法律责任100
第八节 附则105
第三章 《安全生产法》相关工伤条款110
第四章 职业病防治法规相关条款的理解与适用124
第一节 简述124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法125
第三节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44
一、条例的总则部分144
二、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145
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146
第四节 职业病的调查、处理与鉴定156
第五章 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政策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166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政策166
第二节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169
第六章 工伤保险争议仲裁与行政处理176
第一节 工伤事故的争议仲裁176
第二节 行政处罚179
第三节 行政复议186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187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187
三、劳动行政复议的主体190
四、复议机关和复议机构191
五、申请复议的期限193
六、申请复议的方式193
七、申请复议提供的文件193
八、复议的受理193
九、行政复议处理结果195
十、赔偿决定195
十一、复议期限196
十二、复议决定书196
十三、复议决定书的送达、生效和执行196
第四节 行政诉讼197
一、基本原则197
二、受案范围198
三、管辖199
四、起诉与受理200
五、审理202
六、判决202
七、一审审限203
八、上诉与二审204
九、申诉与审判监督204
十、执行205
十一、其他规定206
第七章 劳动争议诉讼程序问题207
第一节 综述207
第二节 劳动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主体的确定208
第三节 劳动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管辖209
第四节 劳动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209
第五节 劳动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210
第六节 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215
第七节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的时限218
第八节 诉讼保全与先予执行221
第九节 诉讼费用222
第十节 集团诉讼224
第十一节 其他问题224
第八章 损害赔偿费226
第一节 综述226
第二节 损害赔偿费项目228
第九章 精神损害抚慰金246
第一节 综述246
第二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47
一、关于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247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248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支付条件249
四、计算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因素250
五、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257
第三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58
一、损害赔偿费分类计算258
二、从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上进行的分析259
三、从支付方式上所作的分析260
四、在赔偿定性上的分析260
第十章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261
第一节 简述261
第二节 职工非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评定标准263
一、达到以下标准的可以评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263
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264
第十一章 商业性质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65
第一节 简述265
第二节 人寿保险266
一、简易人身保险266
二、团体人寿保险267
三、个人养老保险268
第三节 健康保险269
一、学生、幼儿住院医疗保险269
二、健康保险271
三、附加住院医疗保险272
四、母婴安康保险273
第四节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74
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几个险种274
二、伤害、残废给付标准的操作279
第五节 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疾的赔偿原则279
一、可保利益原则280
二、最大诚信的原则281
三、近因原则282
四、补偿原则283
五、代位求偿原则284
六、比例分摊的原则285
七、不予赔偿的原则286
第六节 意外伤害残疾保险赔偿额的计算方法288
一、意外伤害死亡残疾保险赔偿额的计算方法288
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的给付290
第七节 人身保险意外伤害赔偿的实务手续293
一、请求赔偿的权利人293
二、赔偿请求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294
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296
第十二章 重大劳动伤亡事故现场勘查300
第一节 综述300
第二节 矿井伤亡事故的现场勘查306
一、露天矿滑坡、崩塌现场的勘查306
二、矿井塌方现场的勘查307
三、矿井水患现场的勘查308
四、开矿轰山炸死炸伤现场的勘查310
第三节 高空坠跌伤亡事故的现场勘查311
第四节 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伤亡事故现场勘查312
第五节 触电伤亡事故的现场勘查313
第六节 群体中毒现场的勘查314
第七节 火灾伤亡事故的现场的勘查315
第八节 瓦斯、尘煤爆炸伤亡事故的现场的勘查316
第九节 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现场勘查318
第十节 场地机械致人伤亡的现场勘查319
第十一节 铁路事故致人伤亡的现场勘查320
第十二节 水上交通、运输作业伤亡事故的现场勘查321
一、水面上作业321
二、水下作业322
第十三节 管道运输、皮带运输伤亡事故的现场勘查322
第十三章 颅脑损伤324
第一节 头皮损伤及缺损残疾324
第二节 颅盖骨及颅底骨骨折325
一、颅盖骨骨折325
二、颅底骨骨折326
第三节 脑损伤及其并发症327
一、脑损伤327
二、外伤性失语、失用、失写、失读及失认330
三、脑外伤后瘫痪331
四、脑外伤后共济失调332
五、脑外伤后植物状态及迁延性昏迷333
六、外伤性脑囊性脑膨出及脑穿通畸形333
第四节 颅内血肿334
一、硬脑膜外血肿335
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35
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35
四、脑内血肿335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336
第五节 颅脑损伤后感染336
一、外伤性颅骨骨髓炎336
二、外伤性颅内脓肿337
三、外伤性脑膜炎337
第六节 脑外伤后遗症338
一、脑外伤性痴呆338
二、脑外伤性癫痫341
三、脑外伤性精神障碍342
四、外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344
五、脑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45
六、脑外伤性尿崩症346
第七节 颅脑损伤后异常物质积滞347
一、损伤性颅内积气347
二、损伤性脑积水348
三、损伤性硬脑膜下积液348
四、颅内异物滞留349
第八节 脑神经损伤349
一、嗅神经损伤350
二、视神经损伤350
三、眼球运动神经损伤351
四、三叉神经损伤351
五、面神经损伤352
六、听神经损伤353
七、舌咽、迷走神经损伤354
八、副神经损伤355
九、舌下神经损伤355
第十四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357
第一节 软组织损伤357
第二节 舌损伤359
第三节 面颅骨骨折360
一、颌骨骨折360
二、颧骨、颧弓骨折360
第四节 牙及牙槽骨骨折361
第五节 颞下颌关节损伤362
第六节 腭部损伤363
第十五章 眼及视觉损伤364
第一节 损伤性视力障碍364
第二节 损伤性视野缺损365
第三节 损伤性眼球运动功能障碍366
第四节 眼眶骨损伤367
第五节 眼副器损伤368
第六节 眼球损伤369
一、角膜损伤369
二、巩膜挫伤370
三、前房积血370
四、晶状体损伤370
五、玻璃体损伤371
六、脉络膜损伤371
七、视网膜损伤371
八、眼球破裂伤372
九、眼球穿孔伤372
十、交感性眼炎372
十一、眼内异物373
十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373
第七节 化学性、物理性眼损伤374
一、眼部化学伤374
二、眼部热灼伤374
第八节 损伤性眼病375
一、损伤性青光眼375
二、损伤性瞳孔扩大375
三、损伤性白内障376
四、损伤性虹膜睫状体炎377
五、损伤性植入性虹膜囊肿377
六、损伤性视神经萎缩378
七、损伤性眼球突出、内陷378
八、损伤性视网膜病变379
第十六章 鼻及嗅觉损伤380
第一节 损伤性嗅觉功能障碍380
第二节 外鼻损伤381
第三节 鼻窦异物滞留382
第十七章 耳及听觉损伤383
第一节 损伤性听力减退383
第二节 耳廓损伤384
第三节 耳部其他损伤385
一、外耳道损伤385
二、损伤性鼓膜穿孔386
三、颞骨骨折386
四、爆震性耳聋387
五、迷路损伤387
第十八章 颈部器官损伤389
第一节 喉及气管损伤389
第二节 咽及食管损伤390
第三节 颈部血管损伤391
第四节 颈部神经损伤393
第五节 胸导管损伤394
第六节 甲状(旁)腺损伤394
一、甲状腺损伤394
二、甲状旁腺损伤395
第七节 颈部其它软组织损伤396
第八节 颈部缢、扼、勒伤397
第十九章 胸部损伤399
第一节 胸壁软组织损伤399
一、皮肤、肌肉损伤399
二、女性乳房损伤400
第二节 胸部骨折400
一、胸骨骨折401
二、肋骨骨折401
三、锁骨骨折401
四、肩胛骨骨折401
第三节 损伤性呼吸功能障碍402
第四节 纵膈损伤404
一、损伤性纵膈炎404
二、损伤纵膈气肿405
第五节 胸膜损伤406
一、损伤性气胸406
二、损伤性血胸408
三、损伤性脓胸408
第六节 肺脏损伤410
一、肺脏裂伤410
二、肺脏挫伤、爆震伤和烧伤411
第七节 气管、支气管损伤412
一、气管、支气管破(断)裂412
二、支气管胸膜瘘413
三、支气管食管瘘413
第八节 损伤性肺炎414
第九节 损伤性肺脓肿415
第十节 损伤性窒息415
第十一节 损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16
第十二节 损伤性心功能不全417
第十三节 心包损伤419
第十四节 心脏损伤420
一、心肌挫伤420
二、心脏破裂420
三、外伤性心间隔缺损420
四、心瓣膜、乳头肌及腱索损伤421
五、冠状动脉损伤421
第十五节 损伤性器质性心律失常422
第十六节 损伤性心肌梗塞423
第十七节 胸部大血管损伤424
一、胸内大血管损伤424
二、外伤性胸主动脉瘤425
第十八节 食管损伤426
一、食管破裂426
二、损伤性食管瘢痕狭窄427
三、损伤性食管瘘427
第十九节 胸导管损伤428
第二十节 膈肌损伤429
第二十一节 胸部异物滞留430
一、胸壁异物滞留430
二、胸膜腔内异物滞留430
三、食管异物滞留431
四、气管、支气管及肺内异物滞留431
五、心脏异物滞留432
第二十章 腹部损伤433
第一节 腹部软组织损伤433
第二节 损伤性消化吸收功能障碍434
第三节 胃损伤435
第四节 肠损伤436
一、十二指肠破裂436
二、空肠、回肠破裂436
三、结肠破裂437
四、直肠破裂437
第五节 肝损伤438
第六节 胆道系统损伤440
第七节 胰腺损伤441
第八节 损伤性脾破裂442
第九节 损伤性阑尾炎443
第十节 损伤性急性胆囊炎443
第十一节 损伤性胰腺假性囊肿444
第十二节 损伤性胰腺炎446
一、损伤性急性胰腺炎446
二、损伤性慢性胰腺炎447
第十三节 损伤性糖尿病448
第十四节 损伤性肾功能衰竭449
第十五节 肾脏损伤451
第十六节 肾上腺损伤452
第十七节 输尿管损伤453
第十八节 膀胱损伤454
第十九节 尿道损伤456
第二十节 肾损伤后高血压457
第二十一节 损伤性尿异常458
一、损伤性乳糜尿458
二、损伤性血尿459
第二十二节 卵巢损伤460
第二十三节 输卵管损伤461
第二十四节 子宫损伤461
第二十五节 阴道损伤462
第二十六节 女性外阴损伤463
第二十七节 损伤性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期剥离464
第二十八节 阴囊及会阴部损伤466
第二十九节 睾丸损伤467
第三十节 输精管损伤468
第三十一节 阴茎损伤468
第三十二节 前列腺及精囊损伤469
第三十三节 睾丸损伤性不育470
第三十四节 损伤性阳萎471
第三十五节 腹腔大血管损伤473
第三十六节 骨盆骨折474
第三十七节 腹腔、盆腔及其脏器、会阴部异物滞留476
第二十一章 脊柱及脊髓损伤477
第一节 脊柱损伤477
第二节 脊髓损伤479
一、脊髓损伤性瘫痪479
二、脊髓损伤后感觉障碍480
三、脊髓损伤后性功能障碍481
四、脊髓损伤后大小便障碍481
第三节 椎管内异物滞留482
第二十二章 肢体损伤483
第一节 肢体缺失483
一、手的缺失483
二、上肢缺失484
三、足的缺失484
四、下肢缺失485
五、上下肢混合性缺失485
第二节 肢体功能丧失486
一、手功能丧失486
二、上肢功能丧失487
三、足功能丧失487
四、下肢功能丧失488
五、上下肢混合性功能丧失488
第三节 四肢大关节损伤489
一、上肢大关节损伤489
二、下肢大关节损伤491
三、四肢大关节混合性损伤492
第四节 四肢长骨骨折493
一、上肢长骨骨折493
二、下肢长骨骨折494
第五节 手、足骨骨折494
一、手骨骨折495
二、足骨骨折495
第六节 肢体重要神经损伤496
一、上肢重要神经损伤496
二、下肢重要神经损伤498
三、上肢神经、下肢神经同时损伤500
第七节 肢体重要血管损伤500
一、上肢重要血管损伤500
二、下肢重要血管损伤501
第八节 肢体软组织损伤502
第九节 肢体内异物滞留503
第十节 损伤性关节炎504
第二十三章 皮肤损伤506
第一节 皮肤瘢痕506
第二节 烧灼损伤508
第三节 冻伤509
第四节 化学性烧伤510
第五节 电损伤511
第六节 放射性损伤512
一、急性放射病512
二、慢性放射病512
第七节 皮肤撕脱伤518
第二十四章 损伤性并发症519
第二节 气性坏疽520
第三节 伤口肉毒症521
第四节 损伤性化脓性骨髓炎522
一、急性损伤性化脓性骨髓炎522
二、慢性损伤性化脓性骨髓炎522
第五节 空气栓塞522
一、外源性空气栓塞523
二、高空减压病523
三、潜水性减压病523
第六节 脂肪栓塞524
第七节 挤压综合征525
第八节 休克526
一、一般性休克526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527
三、感染性休克527
第九节 损伤性动静脉瘘528
第十节 损伤性动脉瘤529
第十一节 损伤性全身化脓性感染530
第二十五章 毒物中毒533
第一节 中毒后功能障碍533
一、中毒后痴呆533
二、中毒后精神障碍533
三、中毒后对神经系统的损害533
四、中毒后对造血系统的损害534
五、中毒后对消化系统的损害535
六、中毒后对泌尿系统的损害536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537
第三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539
第四节 硫化氢中毒540
第五节 氨中毒541
第六节 光气中毒543
第七节 丙烯腈中毒544
第八节 铬中毒545
第九节 其他毒物中毒546
一、铅中毒546
二、汞中毒547
三、锰中毒548
四、镉中毒548
五、铍中毒549
六、砷化氢中毒550
七、氯气中毒550
八、二氧化硫中毒551
九、氮氧化物中毒552
十、二硫化碳中毒553
十一、磷化氢中毒554
十二、有机锡中毒554
十三、苯中毒555
十四、汽油中毒556
十五、四氯化碳中毒557
十六、甲醇中毒557
十七、酚中毒558
十八、甲醛中毒558
十九、硫酸二甲酯中毒559
二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60
二十一、杀虫脒中毒560
二十二、溴甲烷中毒560
二十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61
第二十六章 尘肺的鉴定563
第一节 概述563
第二节 矽肺566
第三节 煤工尘肺568
第四节 石墨尘肺569
第五节 炭墨尘肺570
第六节 石棉肺571
第七节 滑石尘肺573
第八节 水泥尘肺574
第九节 云母尘肺575
第十节 陶工尘肺575
第十一节 铝尘肺576
第十二节 电焊工尘肺577
第十三节 铸工尘肺578
第二十七章 物理因素职业病鉴定579
第一节 概述579
第二节 中署580
第三节 减压病582
第四节 高原病585
第五节 航空病587
第六节 局部振动病588
第七节 放射性疾病589
一、急性外照射放射病590
二、慢性外照射放射病591
三、内照射性放射病593
四、放射性皮肤病594
第八节 职业性噪声聋596
第二十八章 职业性传染病的鉴定599
第一节 概述599
第二节 森林脑炎600
第三节 炭疽病601
第四节 血吸虫病602
第五节 布氏杆菌病603
第六节 钩端螺旋体病605
第二十九章 职业性皮肤病的鉴定607
第一节 概述607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609
第三节 光敏性皮炎610
第四节 电光性皮炎611
第五节 黑变病611
第六节 职业性痤疮612
第七节 职业性溃疡613
第三十章 职业性眼病的鉴定614
第一节 概述614
第二节 化学性眼部烧伤616
第三节 电光性眼炎618
第四节 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619
第三十一章 职业性肿瘤的鉴定621
第一节 概述621
第二节 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癌622
第三节 联苯胺所致的膀胱癌624
第四节 苯所致的白血病624
第五节 氯甲醚所致的肺癌627
第六节 砷所致的肺癌、皮肤癌627
第七节 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629
第八节 焦炉工人的肺癌630
第九节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的肺癌631
第三十二章 其他职业病632
第一节 化学性烧灼伤632
第二节 职业性哮喘634
第三节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635
第四节 棉尘病636
第五节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637
第六节 牙酸蚀病638
第三十三章 工伤事故致残程度鉴定与纠纷处理经验借鉴640
论工伤事故的证据责任&于晓兰 宋继申 吕向阳 黑龙江省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640
以人为本 把握政策 切实解决好工亡职工遗属的待遇—对《工伤保险条例》部分条款的实际应用&杨敏 黑龙江省鸡西市医疗保险局局长644
依法、客观、公正地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是实施赔偿的先决条件&阚绪之 安徽省蚌埠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646
工伤保险事故案例分析&朱国宝(处长) 汤卫红(工伤保险科科长) 江西省南昌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处649
法律援助中心出手相助 工伤纠纷终获解决&李康福(副主席) 徐如胜 江西省上饶市总工会653
历时三载一起工伤案尘埃落定 求援获助病榻上露出惨淡笑容&李康福(副主席) 徐如胜 江西省上饶市总工会655
抢抓机遇 积极创新 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王玉振(党委书记、局长) 丁麟宏(办公室主任) 山东省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657
对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问题的几点思考&栾居沪 山东省聊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科长662
工伤事故伤残评定的注意事项&李茂盛 山东省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665
伤残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应注意的问题&黄宙峰 湖北省随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668
劳动能力鉴定细析&陈泰才 广东省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和生育保险处处长671
工伤评残典型案例分析&陈泰才 广东省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和生育保险处处长682
论工伤事故发生的赔偿纠纷与处理&吴祖业 广东省茂名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部长689
劳动能力鉴定不应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做法上&黄琳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劳动保险所692
工伤保险待遇计发依据应进一步明确&黄琳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社会劳动保险所693
第三十四章 相关法律法规69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6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7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7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7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7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7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8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8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830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836
工伤保险条例84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85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864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87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8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886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889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894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896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898
工伤认定办法899
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901
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903
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904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908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909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960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96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966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968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969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973
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979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983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985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987
劳动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的通知999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不再变更被执行主体的复函100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003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100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00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1012
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1013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1017
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1019
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1019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外派船员伤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1020
人事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1021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的复函1021
劳动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调整企业工伤全残职工护理费标准的通知》1022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乡镇企业事故赔偿问题是否由劳动部门处理的复函1023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离退休人员在单位组织外出疗养途中发生意外伤亡问题的复函1023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不作工伤处理的复函1024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是否可比照工伤处理的复函1024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025
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10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10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1027
关于煤矿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028
全国总工会生活保险部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有关待遇支付问题的复函1029
全国总工会生活保险部关于因工负伤职工住院期间陪护人员工资报销问题的复函1030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抚恤和救济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1030
社会保险稽核办法1031
关于如何执行和解释社会保险费征缴有关规定的复函1033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1034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1038
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1041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104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1046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1051
黑龙江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1053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1057
河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暂行办法1059
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1067
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1077
四川省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1080
云南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1084
甘肃省关于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1088
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1092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1099
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1104
内蒙古自治区《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1109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意见1113
吉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1115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11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1128
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