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经营管理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森林经营管理学导论
  • 郎奎建,王长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6782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森林经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森林经营管理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森林经营管理学的概念1

1.1.1 森林经营管理学的概念1

1.1.2 森林经营管理学的空间数据基础1

1.1.3 森林经营管理学的实质2

1.2 森林经营管理学的内容4

1.2.1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4

1.2.2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的调查采集5

1.2.3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5

1.2.4 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析技术5

1.3 世界和中国的森林资源概况6

1.3.1 世界的森林资源概况6

1.3.2 中国的森林资源概况6

1.4 森林经营管理的发展8

2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特征方程11

2.1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

2.1.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定义11

2.1.2 森林可持续发展(For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内涵11

2.1.3 绿色“帕累托最适度”12

2.1.4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4

2.2 古典法正林的概念14

2.2.1 古典法正林的概念14

2.2.2 古典法正林的四个必要条件15

2.2.3 完全调整林的概念17

2.3 林龄空间与转移方程17

2.3.1 林龄空间的定义17

2.3.2 林龄向量的转移18

2.3.3 林龄转移方程19

2.3.4 广林龄向量20

2.4 法正林永续特征方程21

2.4.1 古典法正林林学假设21

2.4.2 法正林的转移矩阵和它的永续状态转移方程22

2.4.3 古典法正林的永续特征模型23

2.4.4 古典法正林的局限性25

2.5 天然林可持续特征方程26

2.5.1 林龄状态转移滞留问题的提出26

2.5.2 “固定小班”的林龄转移资料26

2.5.3 林龄转移中的龄级与转移期的归一化27

2.5.4 东北林区主要林分的林龄转移观测矩阵28

2.5.5 林龄转移滞留的林学背景28

2.5.6 资源可持续特征模型28

2.6 广义可持续林30

2.6.1 马尔柯夫链30

2.6.2 各态历经定理32

2.6.3 广义可持续林36

3 森林环境可持续模型40

3.1 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40

3.1.1 森林生态资源的总价值40

3.1.2 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40

3.1.3 各种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41

3.1.4 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的性质42

3.2 森林生态效益空间43

3.2.1 森林生态效益空间定义43

3.2.2 森林生态环境空间的性质44

3.3 似乎不相关广义线性模型44

3.3.1 一元线性模型44

3.3.2 似乎不相关方程模型47

3.3.3 似乎不相关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49

3.4 联立方程组模型50

3.4.1 森林生态效益线性联立方程组模型的构造50

3.4.2 联立方程组的标准型52

3.4.3 联立方程组简化为多元线性模型53

3.4.4 联立线性方程组模型的可识别性54

3.4.5 森林生态效益联立方程组模型中的三步最小二乘法55

3.5 两个重要的森林生态效益理论模型57

3.5.1 森林生态效益理论模型的概念57

3.5.2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的理论模型57

3.5.3 森林减轻水灾效益的理论模型58

3.6 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模型60

3.6.1 森林生态效益的替代市场方法60

3.6.2 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理论61

3.6.3 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量构造模型63

3.7 森林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65

3.7.1 森林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65

3.7.2 森林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测度66

4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68

4.1 森林成熟的概念68

4.2 森林数量成熟68

4.2.1 森林数量成熟的概念68

4.2.2 影响森林数量成熟的因子70

4.2.3 数量成熟龄的确定70

4.3 森林工艺成熟71

4.3.1 森林工艺成熟的概念71

4.3.2 确定工艺成熟龄的方法72

4.4 森林经济成熟73

4.4.1 森林经济成熟的概念73

4.4.2 森林经济成熟龄的计算方法74

4.5 森林生态防护成熟78

4.6 森林自然成熟、更新成熟等79

4.6.1 森林自然成熟79

4.6.2 森林更新成熟80

4.6.3 竹林成熟81

4.6.4 经济林及特用经济林成熟82

4.7 轮伐期83

4.7.1 轮伐期的概念83

4.7.2 确定轮伐期的依据83

4.7.3 综合轮伐期的计算84

4.8 择伐周期回归年85

4.8.1 择伐周期的概念85

4.8.2 确定择伐周期的方法85

4.8.3 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86

5 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的区划与调查87

5.1 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库的概念87

5.1.1 地理空间的概念87

5.1.2 地图投影和地理坐标系88

5.1.3 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库89

5.2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的区划89

5.2.1 森林区划的概念89

5.2.2 林业局、林场、林班区划90

5.2.3 小班的区划91

5.3 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95

5.3.1 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的概念95

5.3.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概述95

5.3.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概述96

5.4 森林资源统计系统的生成原理101

5.4.1 森林资源统计系统的实质101

5.4.2 森林资源统计表矩阵的概念102

5.4.3 森林资源统计表的扩充103

5.4.4 各森林资源统计表矩阵的参数文件设计103

5.4.5 森林资源管理生成系统设计105

6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107

6.1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的采集107

6.1.1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制图107

6.1.2 森林资源的空间数据源107

6.2 设置Tic控制点109

6.2.1 Tic控制点的概念109

6.2.2 用Tic控制点配准遥感图像110

6.2.3 用Tic控制点定向矢量图形110

6.2.4 GIS空间数据的投影110

6.3 森林空间图像的矢量化111

6.3.1 工程与图层的概念111

6.3.2 森林线状图元的矢量化111

6.3.3 小班多边形图元矢量化和它的拓扑关系的形成112

6.3.3 多边形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113

6.4 森林资源小班属性数据库的加载113

6.4.1 初始属性库与图元的关系113

6.4.2 追加小班图元的标识属性114

6.4.3 森林资源小班属性数据库的加载114

6.5 森林(地形)林相图的生成114

6.5.1 森林GIS(地形)林相图的概念114

6.5.2 林相图的线型、符号和颜色库等115

6.6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117

6.6.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空间数据的构成117

6.6.2 固定样地的GIS空间图层文件的生成117

6.6.3 各省级界线等图形文件的形成118

6.6.4 固定样地的数字地图产品的扩展应用118

7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空间分析120

7.1 森林资源的空间分析120

7.1.1 空间分析的概念120

7.1.2 森林资源空间分析的概念120

7.2 森林年采伐量的空间决策分析121

7.2.1 森林年采伐量与森林的采伐限额121

7.2.2 年采伐量面积控制法122

7.2.3 年采伐量材积控制法126

7.3 线性规划的收获调整模型132

7.3.1 线性规划的概念132

7.3.2 森林收获调整的典范模式136

7.3.3 森林收获调整典范模式的扩充140

7.4 森林的补充主伐量144

7.5 森林的间伐量145

7.5.1 抚育伐的采伐量145

7.5.2 卫生伐的采伐量147

7.6 伐区配置专题图147

7.6.1 伐区配置的概念147

7.6.2 伐区配置GIS专题图147

7.6.3 伐区配置的优先级147

7.7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148

7.7.1 规划设计的概念148

7.7.2 林业局(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要点149

7.8 林价理论与实施151

7.8.1 林价的概念151

7.8.2 林价的内涵(狭义林价)151

7.8.3 林价计算公式(狭义林价)153

7.8.4 林价水平与林价区154

7.8.5 林价计算154

7.8.6 实施林价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57

8 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析159

8.1 森林资源变化的叠置分析159

8.1.1 叠置(Overlay)分析的概念159

8.1.2 叠置分析的方法159

8.1.3 森林资源动态的叠置分析159

8.2 森林资源与环境的景观分析160

8.2.1 森林景观指数的概念160

8.2.2 景观格局的计算160

8.2.3 新疆阜康市森林景观动态分析161

8.3 森林资源与环境的地统计学分析163

8.3.1 地统计学的概念163

8.3.2 森林资源与环境的地统计学分析方法163

8.3.3 表面拟合的主要步骤163

8.4 数字地面高程分析164

8.4.1 数字地面高程的概念164

8.4.2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164

8.4.3 DEM的特征因子提取164

8.4.4 DEM的三维输出方式164

8.4.5 数字地面高程(DEM分析165

附录1 二次型的数学基础168

附录1.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168

附录1.2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69

附录1.3 二次型的标准化172

附录1.4 正定二次型和非负定二次型173

附录1.5 等幂矩阵174

附录1.6 矩阵的拉直与叉积174

附录2 森林经营管理课程设计176

实习1 Arcview的概念和扫描图像的导人176

实习2 建立森林空间数据的线主题178

实习3 建立森林空间数据的小班多边形179

实习4 直接扩充Arcview的属性库179

实习5 森林资源外部数据库与属性库链接181

实习6 用图例编辑器生成森林分布专题图181

实习7 小班图元注记标注183

实习8 TEXT写字184

实习9 打印森林空间数据文档184

实习10 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方案185

附录3 附表186

编后话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