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潘涌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545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课程创新与语文教学走向解放(代导言)1
第一章 时空聚焦:中国语文教育的警醒1
第一节 全球母语课程与教学的若干特点2
一、关于母语课程与教学的目标2
二、关于“学生中心”的教学观5
三、关于创造性作文的教学观6
四、关于语用与语识教学的平衡7
五、关于各国口语交际教学8
六、关于语文考评的若干变革10
第二节 海外华语教育别有洞天12
一、香港:“全人发展”目标下的华语课程12
二、台湾:珍视传统文化的语文教育14
三、新加坡:双语政策下的华语教育17
四、澳门:追求地方特色的华语课程17
第三节 百年语文:课程与教学价值的转换19
一、《奏定学堂章程》颁发初期21
二、“五四”时期至1923年新学制国语国文课程纲要问世22
三、新学制国语国文课程纲要问世后至1949年26
四、1949年到历史新时期29
第二章 新的界碑: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36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诞生的理论背景36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弘扬37
二、新教学理论的崛起和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39
三、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的新进展44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突破与创新46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体现的课程新思维47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性质比较50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51
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57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师角色创新62
一、语文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62
二、语文教师应由课程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63
三、语文教师应由课程成绩的终裁者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激励者64
第三章 个性化教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67
第一节 指令型语文教案的弊端67
一、教案目标的既定性68
二、教案内容的共性化69
三、教案编制的机械化69
第二节 语文教案创新的内涵及作用71
一、语文教案创新的基本内涵71
二、语文教案创新与课堂教学价值转型76
第三节 对“非指示性”教案等的述评79
一、“非指示性”教案80
二、探究性教案95
三、相关链接98
第四章 创意施教:语文教师走向解放101
第一节 创造语文课堂的新本质101
一、使语文课堂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102
二、使语文课堂由同质思维的产床变为异质思维的摇篮106
三、使语文课堂由传经授道的讲堂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109
第二节 走向对话的语文教学112
一、语文教学是“倾听”与“倾吐”的组合112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实现114
三、对话教学与语文教师的话语艺术120
第五章 驰骋心智:新课标下的写作教学122
第一节 课标精神与写作教学新理念122
一、写作教学本源观:从理念本源趋向生活本源123
二、写作教学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趋向“人”“文”合一125
三、写作教学思维观:从闭锁规束趋向多元创新126
四、写作教学语言观:从俗语套话趋向个性表达128
五、写作教学评估观:从保守狭隘趋向民主开放129
第二节 导与驰: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方法131
一、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131
二、写作教学的新方法135
第三节 “新语文写作”评说140
第六章 回归个体: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143
第一节 阅读教学新理念143
一、回归个体144
二、重构目标147
三、注重课外151
第二节 阅读教学新方法151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152
二、语感型阅读教学163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178
第三节 新课标下的现代诗歌教学186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传统、资源和时代条件186
二、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价值189
三、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195
第七章 直面世界:口语交际教学新概念199
第一节 走近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199
一、静态知识201
二、动态能力201
三、交际素养203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新视野204
一、语用学与口语交际教学205
二、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论207
三、对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述评208
第八章 体验成长:正在崛起的学习主体212
第一节 从学生角色更新到学习方式转变212
一、语文接受性学习方式之反思213
二、语文学习主体的崛起与新的学习方式的确立214
三、新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可持续发展216
第二节 语文探究性学习218
一、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218
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类型辨析220
三、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定位223
四、语文探究性学习课例设计224
第三节 语文自主与合作学习228
一、关于语文自主学习的思考228
二、关于语文合作学习的探索233
第九章 教研新生:组织建设与语文校本教研237
第一节 语文教研组走向新生237
一、反思语文教研组238
二、语文教研组走向新生239
第二节 语文教师与校本教学研究241
一、反思所谓“科研兴校”241
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特征243
三、语文教师与校本教学研究245
第三节 语文教研员的新使命252
一、历史地看待语文教研员252
二、语文课程的理念蜕变254
三、语文教研员的新使命256
语文新课程:反思与展望(代跋)263
一、刷新:观念与方式263
二、反思:病症与诊断265
三、展望:瓶颈与前景267
本书参考书目273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