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128277.jpg)
- 冯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2074·417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1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2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11
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20
四、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27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32
一、从近代哲学革命回顾传统哲学33
二、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37
三、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42
四、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47
五、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54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63
第一节 原始的阴阳说与五行说63
第二节 “古今”、“礼法”之争与“夭人”之辩的开始71
第二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82
第一节 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82
一、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82
二、仁与忠恕之道85
三、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89
四、“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94
第二节 墨子以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96
一、平民的哲学家97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100
三、“名实”之辩的开始104
四、“非命”与“天志”113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118
一、“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和复古主张119
二、“天人”之辩上的“无为”121
三、“名实”之辩上的“无名”123
四、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126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133
第三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144
第一节 《管子》和黄老之学145
一、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145
二、在哲学上对《老子》的改造150
三、《管子》为“法”提供了哲学基础156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160
一、儒法之争与子思、孟子160
二、“王霸”、“义利”之辩166
三、性善说与先验主义169
四、“养浩然之气”与天人合一论176
五、“知言”182
六、孟子对“性”(本质)范畴的考察184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190
一、道家学派的分化与“避世之士”庄子190
二、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194
三、用自然原则反对人为199
四、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203
五、对言、意(逻辑思维)能否把握道(宇宙发展法则)所提出的责难210
六、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哲学发展的一个环节217
第四节 名家“坚白”、“同异”之辩222
一、惠施:“合同异”224
二、公孙龙:“离坚白”227
三、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230
第五节 后期墨家论名实关系233
一、继承和发展墨子的功利主义234
二、“以名举实”的认识论238
三、科学的形式逻辑学说241
四、自然观上的原子论和经验论倾向253
第四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260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260
一、“古今”、“礼法”之争中的进步立场262
二、“明于天人之分”——天道观266
三、“明于天人之分”——社会历史观273
四、“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279
五、“制名以指实”——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285
六、“制名”以“辨同异”——辩证法是普通逻辑思维所固有的293
七、“符验”、“辨合”和“解蔽”——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299
八、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305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314
一、韩非反对“杂反之学”314
二、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318
三、“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323
四、“因参验而审言辞”334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的确立340
第四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运用于具体科学353
第一篇 小结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