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神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236887.jpg)
- 江开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30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神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精神病学发展简史1
第一节 西方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1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精神病学1
二、中世纪的精神病学3
三、近代西欧的精神病学4
四、现代精神病学6
第二节 中国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9
一、传统医学中有关精神疾病的论述9
二、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10
三、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及现状12
第三节 20世纪精神病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14
一、精神疾病治疗学的发展14
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发展及其使用价值16
三、社区精神病学的发展16
四、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促进学科的发展17
第二章 精神疾病分类诊断系统19
第一节 概述19
第二节 常用的诊断分类系统20
一、国际诊断分类ICD系统20
二、美国诊断分类DSM系统23
三、中国诊断分类CCMD系统25
第三节 局限性和发展趋势28
一、二元论和连续症状谱问题28
二、病因学分类29
第三章 精神疾病处理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41
第一节 提高精神疾病的诊断率和正确治疗率41
一、低就诊率42
二、低诊断率43
三、高未治率44
第二节 发展精神药物与治疗方法45
一、药物治疗的回顾与发展45
二、发展新型精神药物47
第三节 研究和发展精神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48
一、心理治疗48
二、电抽搐治疗50
三、经颅磁刺激治疗51
四、迷走神经刺激疗法52
五、深部脑刺激52
第四节 药物治疗的经济学评价53
一、药物经济学的作用53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难点54
第四章 循证医学及其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56
第一节 概述56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和产生的背景56
二、循证的精神病学57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58
一、实施循证医学需要具备的条件58
二、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59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局限60
一、循证医学思想对精神病学的重要性60
二、循证医学在精神病学中的应用举例61
三、循证精神病学在传播应用过程中的局限和应注意的问题61
第四节 循证精神病学的发展方向62
第五章 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64
第一节 科研设计64
一、横断面研究64
二、病例对照研究65
三、队列研究67
四、随机对照研究69
第二节 常见的偏倚及防止方法71
一、选择偏倚71
二、观察偏倚71
三、计算偏倚73
四、混杂偏倚73
第三节 精神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73
一、特点74
二、目的74
三、调查方法75
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几个基本问题75
五、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几个特殊问题81
第六章 分子遗传学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87
第一节 概述87
第二节 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分析技术简介87
一、人类基因组及其基因87
二、分子遗传分析简介91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100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背景100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成果和意义100
三、后基因组计划103
第四节 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历史和现状104
一、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104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108
三、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109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111
第七章 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16
第一节 概述116
一、结构影像学技术117
二、功能影像学技术117
第二节 精神科影像学研究121
一、精神疾病的影像学研究121
二、精神药理学的影像学研究130
第三节 影像学研究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134
一、精神科影像研究的局限性134
二、精神科影像研究的发展前景134
第八章 电生理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诱发电位原理及应用139
一、诱发电位概述139
二、诱发电位分类140
三、诱发电位与脑电图的异同142
四、诱发电位的分析内容142
第三节 事件相关电位及其临床应用143
一、事件相关电位的心理学基础143
二、心理学事件与脑电信号的相关性143
三、事件相关电位方法与原理144
四、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应用150
第四节 多导睡眠图158
一、睡眠的时相158
二、多导睡眠图的临床应用159
第五节 平稳眼跟踪运动在精神分裂症的应用161
一、平稳眼跟踪运动研究方法162
二、精神分裂症平稳眼跟踪运动改变的机制假说163
三、眼跟踪研究的技术进展及其优势164
四、眼球运动与神经心理测试的关系165
第六节 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在精神科的应用165
一、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生物学效应166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安全性评价166
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参数167
四、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167
第九章 神经生化及神经免疫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71
第一节 概述171
一、神经递质概述171
二、神经内分泌概述171
三、神经免疫概述172
第二节 研究方法173
一、精神障碍的神经递质方面研究173
二、精神障碍的神经内分泌研究181
三、免疫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85
第三节 局限性和发展方向190
第十章 模式动物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92
第一节 概述192
一、动物模型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动物模型用来做什么?192
二、动物模型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二:什么样的模型是好的模型?193
第二节 研究方法195
一、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196
二、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205
三、焦虑和恐惧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212
四、药物依赖解释模型及动物模型218
五、异常学习理论219
六、成瘾的疾病模型219
七、药物依赖的动物模型220
第三节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221
第四节 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222
第十一章 精神疾病的临床药理学研究225
第一节 精神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225
一、药代动力学的体内过程225
二、药物相互作用228
三、群体药代动力学232
第二节 精神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237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237
二、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239
三、精神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的实践239
第三节 精神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242
一、精神医学领域中的药物基因组学242
二、精神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243
三、药物基因组学的精神科临床研究243
第四节 精神药物的临床试验和评价246
一、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246
二、精神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248
三、药物临床试验报告与CONSORT声明254
四、上市药品再评价256
第五节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257
一、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257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和方法258
第六节 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发展方向260
一、精神药物的个体化治疗260
二、精神药物开发的展望261
第十二章 神经可塑性与精神疾病263
第一节 神经发育过程和神经可塑性263
一、神经发育过程263
二、神经可塑性266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神经发育缺陷和神经可塑性异常271
一、精神分裂症271
二、心境障碍274
三、其他精神疾病277
第三节 发展方向279
第十三章 老年期痴呆及痴呆的精神和行为障碍280
第一节 概述280
一、痴呆的概念280
二、痴呆的分类281
三、痴呆的流行情况282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284
一、概述28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新探索28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难点286
四、治疗的难点与解决途径291
第三节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294
一、概述294
二、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处置296
三、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处置296
第十四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300
第一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和需要300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概念300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任务300
三、综合性医院对精神科会诊的需要301
第二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基本技术301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基本技术301
二、会诊过程303
三、精神检查303
四、交谈技术304
五、心理评估和量表应用304
第三节 综合性医院难治性患者的精神问题305
一、伴有人格障碍的患者305
二、伴有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306
三、伴有疼痛的患者306
四、伴有谵妄的患者306
五、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307
六、伴抑郁症状的患者307
第四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308
一、器质性精神障碍308
二、心脏疾病中的精神障碍308
三、消化科疾病中的精神障碍310
四、肾脏病中的精神障碍310
五、内分泌疾病中的精神障碍310
六、肿瘤中的精神障碍311
七、感染疾病中的精神障碍311
八、皮肤病中的精神障碍313
九、外科中的精神障碍313
十、神经科疾病中的精神障碍314
十一、妇产科疾病中的精神障碍314
第五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315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昨天315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今天317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未来318
第十五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20
第一节 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320
一、根据成瘾物质的药理特性分类320
二、根据国际公约分类321
第二节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相关因素322
一、精神活性物质本身的药理特性322
二、社会文化因素322
三、心理因素323
四、生物因素324
第三节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检查与诊断326
一、检查326
二、诊断327
第四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327
一、我国阿片类毒品使用情况328
二、吸收与代谢330
三、药理作用330
四、戒断症状及其脱毒治疗331
五、急性中毒及治疗333
六、纳曲酮防复吸治疗334
七、社会心理干预335
第五节 酒依赖336
一、导致饮酒相关问题相关因素337
二、饮酒与疾病及伤害的关系339
三、酒依赖与酒滥用的临床表现340
四、酒精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341
五、饮酒所致躯体疾病342
六、病史询问、检查345
七、治疗346
第六节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350
一、药理学分类350
二、一般药理学350
三、滥用方式及临床表现351
四、诊断352
五、治疗353
第七节 研究与治疗的难点与今后方向的思考354
一、精神活性物质与成瘾的生物学特性355
二、治疗356
第十六章 精神分裂症359
第一节 历史沿革359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及局限性360
一、遗传因素360
二、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362
三、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363
四、子宫内感染与产伤365
五、神经发育不良与神经退行性病因学假说365
六、社会心理因素366
第三节 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与诊断技术的发展366
一、对精神分裂症症状认识的发展366
二、精神分裂症诊断中必须考虑的因素368
三、鉴别诊断369
四、诊断技术的发展369
第四节 治疗的难点与解决途径370
一、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要点370
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发展方向377
三、早期治疗的发展379
四、药物治疗有效性的评价379
五、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心理干预及对预后结局的作用384
第十七章 心境障碍389
第一节 概述389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探索389
一、胆碱能假说390
二、氨基酸与神经肽假说390
三、第二信使失衡假说390
四、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营养失衡假说390
五、神经类固醇假说391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难点391
一、诊断要点391
二、诊断标准392
三、其他分类概念393
四、诊断难点与误诊分析393
五、鉴别诊断394
第四节 治疗的难点与解决途径395
一、双相障碍的治疗395
二、抑郁症的治疗402
第五节 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4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407
二、诊断与治疗技术研究408
第十八章 焦虑障碍414
第一节 概述414
一、对焦虑障碍的早期认识415
二、流行病学研究415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417
一、遗传学417
二、生化、内分泌及神经解剖418
三、心理生理学的改变418
四、功能性神经影像学420
五、心理学方面420
六、社会文化因素421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难点421
一、对综合医疗机构背景下的焦虑识别421
二、焦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421
三、焦虑症状群的几种表现形式422
四、焦虑症状的一般医学原因42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27
第四节 治疗的难点与解决途径430
一、防治原则430
二、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处理指南431
第五节 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433
一、从基因型到内表型的病因学研究433
二、疗效预测的基础研究434
三、转化医学的研究模式435
第十九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438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现状438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439
一、精神创伤性事件440
二、易感素质或高危因素441
三、发病机制442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450
一、临床特点451
二、诊断452
三、鉴别诊断453
第四节 治疗难点与解决途径454
一、精神创伤事件的危机干预455
二、心理与药物治疗459
第五节 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461
一、发病机制研究461
二、诊断识别技术中生物学指标的确定461
三、防治方法研究462
第二十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464
第一节 概述464
一、客观与主观性464
二、发展变化性465
三、因果关系不明确465
四、儿童精神症状的特殊性466
五、心理测验应用的价值466
六、儿童精神障碍的治疗特点466
第二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66
一、历史沿革466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467
三、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46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72
五、治疗477
六、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481
第三节 抽动障碍482
一、历史沿革482
二、分类483
三、临床表现484
四、流行病学487
五、病因与发病机制48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490
七、治疗与预后492
八、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494
第四节 破坏性行为障碍495
一、历史沿革495
二、流行病学研究495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新探索49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难点500
五、治疗的难点与解决途径501
六、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504
第五节 孤独谱系障碍505
一、历史沿革505
二、流行病学研究50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和难点507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新探索511
五、治疗的难点与解决途径512
六、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513
第二十一章 自杀及其相关问题517
第一节 概述517
一、定义和流行率517
二、中国的自杀问题518
第二节 对自杀诱因和病理机制的认识519
一、生物医学观点519
二、社会学观点521
三、心理学观点522
第三节 自杀风险的预测和评估523
一、先兆表现524
二、风险评估524
第四节 自杀的预防和干预526
一、基本措施526
二、青少年自杀的预防和干预527
三、老年人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528
四、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529
第二十二章 精神疾病相关的法律问题531
第一节 精神疾病患者法律能力的评定531
一、刑事责任能力531
二、受审能力533
三、民事行为能力533
第二节 患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研究534
一、概述534
二、非自愿医疗与监护535
三、知情同意536
四、隐私保密与特许证明538
五、精神疾病的治疗539
第三节 患者安全相关研究541
一、住院患者的擅自离院541
二、住院患者的攻击行为542
三、医患联系与沟通544
四、质量控制与内部监督545
第四节 精神科临床研究工作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546
一、个案资料的使用547
二、远程会诊和向公众发表医学意见547
三、对研究参与者的保护548
四、特殊技术的应用548
第二十三章 精神疾病研究中的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知识551
第一节 精神卫生中的社会学551
一、概述551
二、精神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建构551
三、诊断的客观性554
四、不正常行为的医学化过程554
五、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流行病学557
第二节 精神疾病与文化558
一、文化的概念559
二、医学人类学与健康行为的文化决定因素560
三、跨文化精神病学概述562
四、文化相关综合征565
第三节 精神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567
一、医学伦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567
二、广义的患者权利568
三、医学科学研究与伦理572
四、精神科临床实践与《马德里宣言》574
第二十四章 科研项目申请与科技论文撰写的方法与资源580
第一节 科研项目的申请与精神卫生相关的研究基金资源580
一、科研项目申请的一般过程580
二、科研项目标书撰写的一般方法581
三、精神病学领域的主要相关基金资源584
第二节 科研论文的撰写与SCI期刊资源585
一、怎样撰写科研论文585
二、怎样看待SCI论文589
三、与精神病学领域相关的部分国外SCI科学期刊的网站或地址590
索引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