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薄基岩突水威胁煤层动力学特征及控制因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7634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薄基岩突水威胁煤层动力学特征及控制因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 采场覆岩控制理论研究现状2
1.2.2 采场底板变形破坏理论研究7
1.2.3 薄基岩煤层矿压规律研究现状10
1.2.4 存在的问题12
1.3 研究内容12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13
1.4.1 研究方法13
1.4.2 技术路线14
第2章 矿井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价15
2.1 井田地质概况15
2.1.1 地层15
2.1.2 地质构造17
2.1.3 煤层17
2.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8
2.2.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18
2.2.2 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19
2.2.3 井田主要含水层及隔水层19
2.2.4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21
2.2.5 矿井涌水量预算21
2.3 矿井围岩物理力学性质22
2.3.1 黏土层的物理力学特征22
2.3.2 岩样的物理力学特征24
2.4 上覆岩层对采煤影响的综合评价28
2.4.1 第四系、新近系地层结构特征28
2.4.2 二1煤顶板岩层结构特征31
第3章 薄基岩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34
3.1 薄基岩煤层开采顶板破坏规律试验34
3.1.1 相似原理与相似材料34
3.1.2 模型设计36
3.1.3 试验结果分析38
3.2 薄基岩煤层综采矿压显现规律观测43
3.2.1 观测内容与方法43
3.2.2 观测结果分析46
3.2.3 矿压观测的基本结论53
第4章 薄基岩煤层覆岩破坏裂隙演化特征55
4.1 分形基本知识55
4.1.1 分形55
4.1.2 分维56
4.1.3 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56
4.2 裂隙的几何参数58
4.2.1 裂隙的几何特征58
4.2.2 描述裂隙参数的常用分布函数59
4.2.3 统计方法61
4.3 裂隙的分形特征62
4.3.1 裂隙分布的分形特征63
4.3.2 裂隙长度和开度的分形特征63
4.3.3 裂隙强度的分形特征64
4.3.4 裂隙面粗糙度的分形特征65
4.3.5 裂隙各向异性的分形特征65
4.4 覆岩采动裂隙网络演化的分形特征65
4.4.1 采动岩体裂隙网络研究方法65
4.4.2 采动岩体裂隙网络演化的分形规律69
4.4.3 “上三带”分形维数71
4.5 覆岩破坏损伤的分形特征72
4.5.1 损伤力学基本概念72
4.5.2 损伤岩石的分形特征73
4.5.3 覆岩破坏损伤的分形模型74
第5章 厚松散层不同厚度基岩煤层围岩运动规律76
5.1 模型建立76
5.1.1 FLAC3D简介76
5.1.2 模拟目的77
5.1.3 三维模型建立77
5.1.4 边界条件的确定77
5.1.5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78
5.2 模拟结果分析79
5.2.1 11011工作面模拟结果分析79
5.2.2 不同厚度基岩模拟结果分析90
第6章 薄基岩煤层覆岩破坏高度105
6.1 覆岩破坏高度的研究方法105
6.1.1 经验公式法105
6.1.2 物理模拟107
6.1.3 数值模拟107
6.1.4 现场实测108
6.2 覆岩破坏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110
6.2.1 开采方法与开采厚度110
6.2.2 覆岩岩性和结构111
6.2.3 地质结构112
6.2.4 煤层倾角113
6.2.5 工作面几何参数113
6.2.6 时间114
6.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裂隙带高度预测114
6.3.1 BP算法的改进114
6.3.2 选择学习和训练样本116
6.3.3 模型结构117
6.3.4 网络的学习训练119
6.4 赵固一矿覆岩破坏高度研究121
6.4.1 现场实测121
6.4.2 相似模拟试验125
6.4.3 结果对比126
第7章 突水威胁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127
7.1 底板破坏深度探测127
7.1.1 观测原理127
7.1.2 现场观测128
7.1.3 观测成果分析132
7.2 底板岩体破坏的相似模拟试验142
7.2.1 模型设计142
7.2.2 试验结果分析143
7.3 基于SVM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146
7.3.1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分析146
7.3.2 支持向量机原理148
7.3.3 支持向量回归机150
7.3.4 预测模型设计153
7.3.5 预测模型仿真实例155
第8章 顶底板防治水技术措施170
8.1 顶板防水(防溃砂)技术措施170
8.1.1 露头区保护安全煤岩柱的设计170
8.1.2 开采技术措施172
8.1.3 防水或防砂安全技术措施172
8.2 底板突水威胁性评价173
8.2.1 底板隔水层性质评价173
8.2.2 含水层导升高度评价174
8.2.3 底板突水性评价175
8.3 底板加固技术措施177
8.3.1 地面注浆站建设177
8.3.2 注浆系统工艺参数179
8.3.3 造浆系统180
8.3.4 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工程设计181
8.3.5 注浆效果184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85
9.1 主要结论185
9.2 展望188
参考文献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