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273474.jpg)
- 刘星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 ISBN:780521820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17
一、法律是一种命令18
1.命令、义务和制裁20
2.历史中的法律22
3.法律的连续性24
4.对立法者的法律约束·法律制裁26
5.法律的自愿内容29
6.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31
7.主权者和强暴者34
二、区分实然法律和应然法律37
8.法律的存在与功过38
9.实证观念39
10.自然法观念40
11.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42
三、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48
12.法律科学49
13.经验分析50
14.如何确定“法律制度”51
15.法律结构、特征和概念的一般分析的实践意义52
四、小结55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律59
一、疑难案件61
16.疑难案件的特征及原因62
17.疑难案件中的法律推论66
18.法院判决的最终性68
二、法律与法律的渊源70
19.法律适用者的解释即为法律71
20.法律的渊源72
21.法律适用者解释的效力72
22.法律规则和法律的具体判决73
三、法律是一种预测74
23.“律师”的预测74
24.坏人的视角76
25.预测的约束作用77
26.好人·法官·预测77
四、行动中的法律80
27.虚构的法律规则81
28.作为具体判决的法律82
29.行动中的法律及其不确定性83
30.疑难案件与法律适用者的复杂推论84
31.法律适用者的态度86
32.法律适用者的推论与法律规则87
33.具体判决·强制·法律规则88
34.法律具体判决的最终性89
35.法律的阅读与理解92
五、实用主义精神94
36.法律与社会的需要95
37.实用主义和法律的正当性96
六、作为一种没有“规则”内容的社会现象的法律98
38.实然与应然·法律社会学98
39.内容不确定的法律知识99
七、小结101
第三章 官员统一实践中的法律105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108
40.习惯行为模式·规则行为模式·被迫行为模式108
41.规则的内在方面和规则的存在110
42.内在方面·法律权利·积极义务·法律规则111
43.对待规则态度的种类112
44.内在方面与义务114
45.义务与规则115
二、次要规则117
46.法律规则的种类118
47.三种次要授权规则119
48.承认规则的作用及其存在方式120
49.次要规则的法理学意义121
50.承认规则与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123
51.区别法律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要素125
52.法律适用者的实践与承认规则127
53.制定法及判例中蕴含的原则、政策及政治道德准则的形成机制及运用·承认规则130
54.法律的存在与官员133
三、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136
55.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136
56.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137
57.“意思中心”·规则的存在·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38
58.“意思中心”与法律适用者的争议139
四、法律与道德的分野141
59.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142
60.广义的法律观念和狭义的法律观念143
61.法律与道德在事实上和观念上的联系144
62.道德选择的困境与两种法律观念146
63.法律理论的研究148
五、法学是一种客观的法律知识150
64.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151
65.“出处”、“形式”、“结构”与“目的”153
六、小结155
第四章 解释性质的法律159
一、“理论争论”161
66.法官的不同意见161
67.理论争论”164
68.“理论争论”的法理学问题164
69.“理论争论”存在的实践前提166
70.“理论争论”·识别功能的标准·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167
71.“隐含法律”的特点及理论渊源168
72.“隐含法律”概念的功效170
73.隐含法律·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171
74.隐含法律·法治·正当性172
75.隐含法律·法律的矛盾·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173
76.隐含法律存在的理论根据174
77.隐含法律存在的现实根据175
78.“理论争论”表现的是“实然”还是“应然”?177
79.“理论争论”与疑难案件180
二、法律的解释性质182
80.解释的微观形态—“建构性的解释”183
81.解释的宏观形态—解释的“树形结构”184
82.解释的历史形态—解释的链条186
83.法律的解释性质187
84.“解释”概念的作用188
85.解释·法官的义务·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190
86.前解释阶段·法律的一般性质和结构191
87.解释的确证·恶法193
88.解释的概念·法律的概念195
89.法律·解释者196
三、内在参与者的观点197
90.实践中的一般理论和理论中的一般理论的同一性198
91.一般法律概念理论的“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规范性(normative)199
92.内在参与者的观点200
93.内在参与者观点的意义及理由201
94.内在参与者的观点·外在参与者的观点204
四、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207
95.外在观察者与内在参与者眼睛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208
96.能否获得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212
五、小结&.214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中的法律217
一、法律形式的内在矛盾219
97.两种形式的内在矛盾220
98.分析法律形式内在矛盾的目的223
99.观察法律的姿态225
二、法律原则的内在矛盾227
100.原则的冲突227
101.法律原则的矛盾·法律原则的统一·法律原则的互补230
三、法律外在观察者的“解构阅读”233
102.法律本文本身无意义234
103.外在“解构阅读”的目的·开放结构236
104.解构语言学·交流的意义·解释共同体237
四、法律内在参与者的“解构阅读”240
105.“法理迷津”240
106.内在解构阅读·法官的责任姿态243
五、法律与意识形态245
107.法律政治学246
108.意识形态的概念247
109.意识形态·法律的多元化248
110.意识形态·统治者意志249
111.意识形态与边缘话语250
112.法律的多元化·法治252
113.意识形态·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视角·法律与政治254
六、小结256
第六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259
一、法律实践主体的“消亡”260
114.法律实践者所说的“我们”261
115.“主体”(如“我”、“我们”)观念的实际构成261
116.主体“消亡”论的理论来源263
117.主体提出的“理论”的实质265
118.知识进步·知识异同·主体存在266
119.道德判断·主体存在268
二、法律知识的“地方性”270
120.法律知识的“地方性”(local)270
121.后现代社会·权力知识·话语·逻辑中心的解构271
122.法律的地方性·法律的不确定性274
123.“地方性”法律知识·法律的权威·自我解构275
124.后现代认同·姿态选择277
125.法律政治学·统治阶层的“霸权”277
三、小结279
第七章 需求对话中的法律281
一、对话中的法律客观性283
126.主体性的信念284
127.对话的客观性284
128.对话客观性的获得286
129.相互对话的法律实践者和自我确证的法律实践者287
130.科学中的标准与政治中的标准288
131.对话客观性的可能性288
二、效果中的法律289
132.普遍原则指导·效果探索尝试290
133.法律实践效果的思考·工具主义291
134.实际效果·道德是非293
三、需求语境中的法律294
135.语境中的衡量294
136.一般约束的思考和具体需求的语境思考295
137.知识的语境与价值的语境297
138.需求语境论的实用主义和基础中心论的实用主义299
139.需求语境论和原则统一论300
140.需求语境的“理性”·绝对怀疑论与相对怀疑论·法治302
141.需求语境中的法律知识·“邪恶要求”和“恶法”·法律简明适用过程305
四、小结306
结语309
注释书目321
后记331
附录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