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
  • 魏晓文,方玉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9827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1

案例1毛泽东与“钦差大臣”的较量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8

案例2为了理想——党的四次重要代表大会回眸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3

案例3中国道路世界瞩目13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6

案例4前进,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17

教学建议22

专题二毛泽东思想23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3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4

案例1指点江山的理论家24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29

案例2有关毛泽东思想的“五个第一”29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2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33

案例3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第一次概括33

(二)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36

案例4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36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9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9

案例5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39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44

案例6伟人襟怀44

教学建议48

专题三邓小平理论49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9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50

案例1回眸20世纪50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57

案例2影响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瞬间57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61

案例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丰碑61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64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64

案例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实现的三个超越64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68

案例5珍贵的遗产68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71

案例6展望71

教学建议73

专题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背景74

案例1世纪之交的困惑7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79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79

案例2差距的启示79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82

案例3先进文化国之根本82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6

案例4感人的报告感人的总理8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89

案例5“第三代、第四代现象”对中国共产党的挑战89

教学建议92

专题五科学发展观94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94

案例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95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99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99

案例2“嫦娥一号”:完完全全的“Made in China”99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02

案例3史上最牛“钉子户”被妥善安置102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105

案例4仅有增长是不够的105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08

案例5物价上涨中的民生政治108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10

案例6重拳出击110

教学建议113

专题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16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116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16

案例1毛泽东丢失的孩子及中央党校的校训116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20

案例2第一次思想大解放120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123

案例3追寻“中国故事”的动力之源124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30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30

案例4一连串的神奇130

(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34

案例5前进的脚步134

教学建议137

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3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39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40

案例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40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144

案例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14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4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47

案例3五卅运动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14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55

案例4建国方略15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5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60

案例5井冈山道路16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162

案例6胜利的法宝162

教学建议167

专题八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69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69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70

案例1新的起点170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73

案例21952年秋后的酝酿173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76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76

案例3繁昌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176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80

案例4工商业者的心180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85

案例5光辉的印记186

教学建议190

专题九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9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192

案例1艰辛探索193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99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199

案例2拨云见日199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203

案例3邓小平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天地203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06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7

案例4发展:时代的最强音207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10

案例5先进生产力的代表210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4

案例6人类智慧的一座“灯塔”214

教学建议218

专题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21

案例1一个沉重的历史话题22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225

案例2中国的历史坐标225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29

案例3紧迫的形势艰巨的任务22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3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33

案例4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23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236

案例5发展的道路前进的方向23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40

案例6理想与现实240

教学建议243

专题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246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46

(一)“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246

案例1绘制宏伟蓝图246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及意义250

案例2战略部署25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2

(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53

案例3未来小康社会的起点25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7

案例4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257

三、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260

案例5时不我待只争朝夕260

教学建议264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66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66

案例1沧桑巨变267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270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270

案例2恢弘的乐章270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73

案例3“三碰头”使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73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277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77

案例4开放兼容:强国富民之道277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281

案例5拥抱世界281

教学建议285

专题十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86

案例1话说计划经济28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90

案例2艰难的反思: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29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95

案例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画龙点睛之笔295

教学建议303

专题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0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305

案例1曲折漫长的成长壮大历程306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311

案例2从量到质的飞跃311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15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16

案例3经济发展的引擎——飞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316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18

案例4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318

教学建议322

专题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24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324

案例1分蛋糕的启示325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27

案例2丰厚收益何处而来?328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31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331

案例3牵动人心的话题331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37

案例4撑起民众幸福生活的保护伞337

教学建议340

专题十六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42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42

案例1中国腾飞的原动力342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347

案例2反思与创新347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351

案例3华西村:中国新农村的典型352

四、统筹区域发展354

案例4我国区域发展的三步曲:均衡、重点、协调355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58

案例5何时能挥去的痛358

教学建议363

专题十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6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364

(一)人民民主专政365

案例1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统一365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68

案例2带着人民的重托368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72

案例3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72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76

案例4当年满目凄凉如今“温暖全世界”376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78

案例5“海选”与民主378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81

案例6法治改变中国381

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385

案例7政治体制改革何处去385

教学建议388

专题十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91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91

案例1不可丢失的精神家园391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9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395

案例2《士兵突击》风靡的启示:一种世界观的胜利39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97

案例3和谐社会的灵魂397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402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02

案例4道德的力量402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404

案例5不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404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08

案例6舞台在改革创新中变“大”408

教学建议412

专题十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13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13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科学含义414

案例1缩小贫富差距——和谐社会第一课41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420

案例2中国物权法第一案42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42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424

案例3别了农业税424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427

案例4感受改革的脉搏与发展的心跳427

教学建议433

专题二十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434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434

案例1中华民族的统一信念435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437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437

案例2台湾问题的由来437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440

案例3一个中国: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同的原则440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444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445

案例4从“叶九条”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45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和意义450

案例5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完美结合的典范450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453

案例6回家十年,繁荣依旧453

四、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456

案例7历史性的突破:两岸关系新变化457

教学建议461

专题二十一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463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463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64

案例1时代主题转换的历史背景464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468

案例2时代特征: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468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473

案例32006中国外交唱响“和谐世界”473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75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476

案例4走自己的路476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479

案例5世界舞台中的中国外交479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83

案例6伊战后的世界483

教学建议487

专题二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489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489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490

案例1中流砥柱490

(二)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95

案例2新生力量495

(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498

案例3新疆辉煌50年携手共进谱新篇498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501

案例4聚合力量的重要法宝501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506

案例5光辉的历程不朽的功勋506

教学建议511

专题二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12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512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513

案例1时代的呼唤513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518

案例2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518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521

案例3在变化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521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26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26

案例4百姓信得过的好支书526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30

案例5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530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35

案例6党的建设——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535

教学建议540

后记5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