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280283.jpg)
- 曾竹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ISBN:754121314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行政法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1
第一节 行政的概念和分类1
一、行政的概念1
二、行政的分类1
第二节 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作用8
一、行政法的概念8
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11
三、行政法的作用12
第三节 行政法的渊源15
一、行政法渊源的概念和种类15
二、我国行政法的渊源16
第四节 行政法律关系23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23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24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27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31
五、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33
六、行政主体34
七、行政相时人48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53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53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53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55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56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涵义56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57
三、行政合法性原则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体现59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60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涵义66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61
第四节 行政程序公正原则66
一、行政程序公正原则的涵义66
二、行政程序公正原则的具体要求67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70
一、行政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涵义和意义70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制度保障71
第三章 公务员法律制度74
第一节 公务员法律制度概述74
一、公务员74
二、公务员法80
第二节 公务员行政职务关系82
一、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和特征82
二、公务员的法律地位83
三、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85
四、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85
第三节 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91
一、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91
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94
三、公务员录用制度97
四、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其他主要规定99
第四章 行政行为概述105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06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106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07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功能和形式110
一、行政行为的分类110
二、行政行为的功能114
三、行政行为的形式116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与合法要件117
一、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117
二、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118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121
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121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125
三、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126
第五章 抽象行政行为133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133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133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134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134
第二节 行政立法行135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与性质135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137
三、行政立法的原则140
四、行政立法主体及其权限143
五、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及冲突处理144
六、行政立法的程序145
七、行政立法的解释147
八、行政立法的监督148
第三节 制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150
一、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和特征150
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与行政立法的关系151
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功能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152
四、对制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153
第六章 行政许可155
第一节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55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155
二、行政许可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157
三、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160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设定169
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概念和设定原则169
二、行政许可设定的事项范围171
三、行政许可设定的主体及其权限173
四、行政许可设定的内容与程序175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176
一、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概念与种类176
二、行政许可权的行使179
第四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182
一、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182
二、行政许可程序的特别规定191
第五节 监督检查195
一、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196
二、对被许可人的监督196
三、监督检查规则200
四、行政许可的撤销与注销200
第七章 行政处罚203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03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203
二、行政处罚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04
三、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208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211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211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215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217
一、行政处罚的管辖217
二、行政处罚的适用218
第四节 行政处罚程序222
一、简易程序222
二、一般程序224
三、听证程序228
第五节 行政处罚执行程序231
一、罚款决定与收缴分离制度231
二、当场收缴233
三、罚款收缴障碍的排除234
第八章 其他具体行政行为235
第一节 行政征收235
一、行政征收概述235
二、行政征收的种类237
三、行政征收的方式及程序237
四、完善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238
第二节 行政征用239
一、行政征用的概念和特征239
二、行政征用的审批240
三、行政征用的救济241
第三节 行政强制241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类型241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242
三、行政即时强制244
四、行政强制的原则245
五、行政强制的程序246
第四节 行政裁决248
一、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248
二、行政裁决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49
三、行政裁决的范围252
四、行政裁决的程序253
第五节 行政确认255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255
二、行政确认的形式和内容256
三、行政确认的种类和范围257
第六节 行政给付259
一、行政给付的概念与特征259
二、行政给付的原则260
三、行政给付的内容与方式257
四、行政给付的程序264
第七节 行政合同264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64
二、行政合同的作用265
三、行政合同的种类266
四、行政合同的基本内容267
第八节 行政指导269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269
二、行政指导的种类270
三、行政指导的意义和作用270
四、构建、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272
第九章 行政程序275
第一节 行政程序的概念与分类275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75
二、行政程序的分类277
三、行政程序的意义279
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81
一、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281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286
第十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法律责任292
第一节 行政违法292
一、行政违法的概念及特征292
二、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294
三、行政违法的分类295
四、违法行政与行政不当296
第二节 行政法律责任297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297
二、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299
三、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299
四、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301
第十一章 行政法制监督304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概述304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与特征304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必要性及其意义306
三、行政法制监督的模式和体系307
第二节 权力机关的监督309
一、权力机关监督的概述309
二、监督的内容310
三、监督的方式和程序311
第三节 司法机关的监督313
一、司法机关监督的概述313
二、审判机关的监督314
三、检察机关的监督315
第四节 政府内部监督316
一、政府内部监督的概述316
二、层级监督317
三、审计监督320
四、行政监察323
第十二章 行政复议法329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329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329
二、行政复议的分类331
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37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341
一、行政复议的范围341
二、行政复议的管辖345
三、行政复议机构347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349
一、行政复议的参加人349
二、复议申请规则351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受理、审查和决定353
一、行政复议的受理353
二、行政复议的审查357
三、行政复议的决定360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367
第一节 行政诉讼概述367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367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368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71
一、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行政案件371
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372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373
一、级别管辖374
二、地域管辖375
三、裁定管辖377
四、管辖异议377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制度377
一、行政诉讼的原告378
二、行政诉讼的被告379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380
四、共同诉讼人381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382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382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383
三、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84
四、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和保全384
第六节 行政诉讼的程序385
一、起诉385
二、受理386
三、审理的依据386
四、一审程序与一审判决387
五、二审程序与二审判决390
六、审判监督程序391
第七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392
一、行政诉讼执行的概念392
二、行政诉讼执行的程序392
第十四章 行政赔偿396
第一节 行政赔偿的概念396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396
二、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398
三、行政赔偿制度的意义402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历史沿革403
一、行政赔偿不存在阶段403
二、产生和发展阶段404
三、行政赔偿的成熟阶段404
四、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405
第三节 行政赔偿的范围406
一、侵犯人身权引起的行政赔偿407
二、侵犯合法财产权引起的行政赔偿408
三、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几种情形410
第四节 行政赔偿程序411
一、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411
二、行政赔偿程序412
三、行政赔偿诉讼415
第五节 行政赔偿方式和标准421
一、行政赔偿方式421
二、行政赔偿的标准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