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肥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肥料
  • 张慎举,卓开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462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土壤学:肥料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肥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土壤肥料的核心概念1

二、土壤肥料的发展概况3

三、土壤肥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地位和作用4

四、土壤肥料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6

本章小结6

复习思考题7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10

第一篇 土壤篇10

第一章 土壤形成与固相组成10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10

一、岩石矿物的风化10

二、土壤的形成过程11

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12

第二节 土壤固相组成13

一、土壤矿物质13

二、土壤粒级与土壤质地19

三、土壤生物与土壤酶26

四、土壤有机质29

本章小结34

复习思考题35

第二章 土壤基本性质36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36

一、土壤密度与容重36

二、土壤孔隙数量和类型37

第二节 土壤结构39

一、土壤结构体的特征39

二、土壤结构的形成40

三、团粒结构的肥力特征41

四、团粒结构的培育41

第三节 土壤耕性42

一、土壤物理机械性42

二、土壤耕性43

第四节 土壤胶体44

一、土壤胶体的种类44

二、土壤胶体的特性44

第五节 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46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46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吸收47

三、土壤阴离子交换吸收50

四、土壤的供肥性能51

第六节 土壤的酸碱性和缓冲性52

一、土壤酸性52

二、土壤碱性54

三、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和肥力的影响54

四、土壤缓冲性能56

第七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57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57

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58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养分的关系59

本章小结59

复习思考题60

第三章 土壤肥力因素61

第一节 土壤水分61

一、土壤水分的形态及其有效性61

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64

三、土壤水分能量特征曲线65

四、土壤水分的运动66

五、土壤水分的保蓄和调节66

第二节 土壤空气67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67

二、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68

三、土壤空气的更新与调节68

第三节 土壤热量69

一、土壤热量来源69

二、土壤热性质70

三、土壤温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71

四、土壤温度的调节72

第四节 土壤养分状况72

一、土壤养分来源72

二、土壤养分的形态及地位73

三、我国土壤主要养分的分布特点73

四、土壤养分的消耗与调节74

本章小结75

复习思考题75

第四章 我国土壤资源状况76

第一节 我国土壤资源的分类与分布76

一、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76

二、土壤剖面77

三、土壤的分类86

四、我国土壤的分布89

第二节 我国主要土壤90

一、热带、亚热带主要地带性土壤90

二、我国东部温带土壤92

三、我国西部温带土壤94

四、我国西南高山土壤95

五、我国主要区域性土壤96

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状况100

一、土地条件的地域差异100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四个特点100

三、我国耕地面积情况101

四、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102

本章小结103

复习思考题104

第二篇 植物营养篇105

第五章 植物营养原理105

第一节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105

一、植物体的组成成分105

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106

三、必需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08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109

一、植物的根部营养109

二、植物的根外营养112

三、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114

第三节 植物的营养特性115

一、植物营养的共性与个性115

二、植物营养的遗传特性115

三、植物营养的阶段性116

第四节 施肥原理117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117

二、施肥的方式121

本章小结123

复习思考题123

第六章 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125

第一节 土壤氮素与氮肥125

一、植物的氮素营养125

二、土壤氮素状况128

三、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130

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137

第二节 土壤磷素与磷肥138

一、植物的磷素营养138

二、土壤磷素状况140

三、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142

第三节 土壤钾素与钾肥147

一、植物的钾素营养147

二、土壤钾素状况150

三、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152

第四节 土壤中量元素与中量元素肥料154

一、植物的中量营养元素154

二、土壤中量元素与中量元素肥料154

第五节 土壤微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158

一、植物的微量营养元素158

二、土壤微量元素概述159

三、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性质161

四、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161

第六节 复混肥料162

一、复混肥料概述162

二、复混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164

三、混合肥料生产167

第七节 其他肥料169

一、叶面肥料169

二、灌水肥料170

三、磁性肥料172

四、气体肥料173

五、硅肥175

六、稀土肥料177

本章小结178

复习思考题179

第七章 有机肥料181

第一节 有机肥料概述181

一、有机肥料的概念与特点181

二、有机肥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82

三、我国有机肥资源状况及分类简介183

第二节 粪尿肥与厩肥183

一、人粪尿肥183

二、家畜粪尿与厩肥185

第三节 堆肥、沤肥与秸秆还田188

一、堆肥188

二、沤肥191

三、沼气发酵肥191

四、秸秆还田192

第四节 绿肥194

一、绿肥的分类194

二、绿肥的作用194

三、绿肥的种植方式195

四、绿肥作物的栽培196

五、绿肥的合理利用198

第五节 其他有机肥料199

一、泥炭199

二、腐植酸类肥料201

三、饼肥202

四、泥土肥203

五、城镇废弃物203

本章小结204

复习思考题205

第三篇 土壤农化技术应用篇206

第八章 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及中低产土壤改良206

第一节 高产稳产农田建设206

一、我国高产稳产农田的特征206

二、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措施209

第二节 中低产土壤改良技术211

一、我国中低产土壤的类型及分布211

二、中低产土壤的总体成因212

三、北方中低产土壤改良212

四、南方低产土壤改良218

第三节 果园和茶园土壤改良利用方法224

一、果园土壤改良利用224

二、茶园土壤改良利用225

第四节 园林绿地土壤管理与培肥225

一、园林植物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225

二、园林绿地的管理与培肥226

三、低肥力园林土壤的改良利用228

第五节 土壤污染与防治229

一、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防治230

二、土壤中化肥的污染与防治231

三、农药及有害有机物的污染与防治233

第六节 国外土壤改良新技术234

一、液体通气保湿剂234

二、聚合物亲水松土剂235

三、陶瓷保湿剂235

四、注射松土法235

五、土壤通电消毒法235

六、沸石除污235

本章小结235

复习思考题236

第九章 土壤免耕技术237

第一节 土壤自然免耕技术237

一、水田自然免耕技术238

二、旱地自然免耕技术249

第二节 土壤免耕技术应用及展望251

一、我国土壤免耕的应用现状251

二、土壤免耕的特点252

三、我国推广土壤免耕的展望253

本章小结253

复习思考题254

第十章 设施农业土壤的管理255

第一节 设施农业土壤的特性255

一、次生盐渍化255

二、有毒气体增多256

三、高浓度cO2256

四、病虫害发生严重256

五、土壤肥力下降256

第二节 设施农业土壤的改良与培肥管理257

一、改善耕作制度257

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257

三、以水排盐257

四、科学施肥257

五、定期进行土壤消毒259

六、种耐盐作物260

第三节 盆栽土壤的配制与管理260

一、盆栽植物营养土配制原则260

二、培养土的材料选择261

三、培养土的配制方法262

本章小结262

复习思考题263

第十一章 测土配方施肥264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概述265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和内容265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266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266

四、测土配方施肥的进展266

第二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267

一、养分平衡法267

二、土壤与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270

三、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272

四、肥料效应函数法273

第三节 配方施肥中的肥料试验274

一、肥料试验的特点与种类274

二、肥料试验的基本要求275

三、常用肥料田间试验方案的设计275

四、“3414”田间试验设计277

本章小结277

复习思考题278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在土壤肥料中的应用279

第一节 信息技术在土壤管理中的应用279

一、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279

二、信息技术在坡耕地分布评价中的应用282

三、信息技术在土壤养分测定中的应用283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农田施肥管理中的应用284

一、信息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284

二、遥感技术在精确施肥管理中的应用进展285

本章小结286

复习思考题287

第二部分 实践教学290

第一篇 实验项目290

实验一 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90

实验二 土壤质地的测定292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298

实验四 土壤容重的测定302

实验五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303

实验六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305

实验七 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测定(扩散法)307

实验八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309

实验九 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311

实验十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313

实验十一 化学肥料的系统鉴定316

第二篇 实训项目319

实训一 土壤分类技术319

实训二 土壤剖面观察与土壤种类鉴别320

实训三 植物营养的外观诊断与化学诊断技术322

实训四 土壤改良(或土壤免耕)现场参观327

实训五 配方肥(BB肥)的生产工艺参观328

实训六 配方施肥栽培试验参观及部分操作329

参考文献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