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的自我 心理学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人的自我 心理学的分析
  • 杨国枢,陆洛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476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民族心理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人的自我 心理学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从自我心理学的研究中找回自我&陆洛1

第一篇 华人自我研究的反思与理论建构11

第一章 回顾港台“自我”研究:反省与展望&杨中芳11

第一节 前言12

第二节 “自我”作为“知觉对象”的研究14

第三节 “自我”作为一个“行动主宰者”33

第四节 对“自我”研究的反省48

第五节 结语54

第二章 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杨中芳55

第一节 前言5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自己”的构想58

第三节 社会教化65

第四节 中国人“自己”的特色73

第五节 中国人“自己”研究应该努力的重点及方向81

第六节 结语84

第三章 华人自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杨国枢86

第一节 前言87

第二节 华人自我四元论的建构91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检验110

第四节 综合讨论125

第二篇 华人自我的多元展现与统合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133

第四章 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陆洛133

第一节 前言134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135

第三节 研究方法154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155

第五节 暂时的结语:“折衷自我”的现身176

第五章 当代华人的传统与现代双文化自我:其现身、组成与变迁&陆洛、杨国枢179

第一节 传统华人自我的概念内涵181

第二节 西方自我的概念内涵185

第三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现身186

第四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组成成分188

第五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变迁190

第六节 有关华人双文化自我的实证证据192

第七节 关于双文化自我后续研究的建议202

第六章 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证初探&陆洛、杨国枢205

第一节 前言206

第二节 何谓自我实现——观念分析207

第三节 台湾大学生的自我实现观——实证初探223

第四节 暂时的结语:自我实现的多元可能245

第五节 回首来时路:理论与方法的反思247

第七章 社会取向自我实现者与个人取向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概念分析与实证衡鉴&杨国枢、陆洛249

第一节 前言250

第二节 研究方法258

第三节 研究结果267

第四节 讨论292

第三篇 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尊307

第八章 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肯定历程&孙蒨如、王崇信307

第一节 自我肯定历程308

第二节 相依我与自我肯定历程310

第三节 华人的自我肯定历程311

第四节 实验一312

第五节 实验二324

第六节 综合讨论334

第九章 华人的内隐自尊&余思贤、孙蒨如337

第一节 正向自尊的需求338

第二节 内隐自尊的兴起340

第三节 实验一342

第四节 实验二347

第五节 综合讨论与建议352

第十章 华人多元自尊的概念分析与量表建构:本土化观点&翁嘉英、杨国枢、许燕356

第一节 个人主义自尊与集体主义自尊357

第二节 华人自尊的概念分析358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365

第四节 研究结果376

第五节 综合讨论393

第十一章 华人特质自尊与状态自尊的关系: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潘君凤、杨国枢、许功余399

第一节 自尊400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409

第三节 研究结果413

第四节 综合讨论与检讨419

结语 未来华人自我研究的瞻望&陆洛426

附录430

附录一 华人多元自尊量表之做法说明431

附录二 多向度自我满意度评量表431

附录三 同侪提名排名问卷432

附录四 负面情绪评量表434

附录五 华人整体特质自尊量表435

附录六 华人多元特质自尊量表435

附录七 华人状态自尊之模拟故事问卷438

作者简介441

参考文献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