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中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78000904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反恐怖活动-乌兹别克斯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6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10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1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方法12
二、结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13
三、层次分析法14
四、案例分析方法14
五、变量分析方法15
第五节 本书的框架结构16
第六节 本书的创新与结论20
一、本书的创新20
二、本书的结论20
第一章 经济外交的概念和理论发端22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概念与实践23
一、外交概念的变迁23
二、经济外交概念的辨析26
三、经济外交实践的历史回顾34
第二节 经济外交产生根源的理论视角38
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为经济外交的强化提供了必要性38
二、国家干预经济的合法性为经济外交提供了可能性40
三、国际贸易干预主义的影响43
四、国家利益内容的调整45
五、国家经济关系的政治化47
第二章 经济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49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施的框架约束49
一、主权国家总体的外交政策50
二、制度变迁和外交政策的影响51
三、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对经济外交的影响54
四、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与经济外交57
五、政治文化传统对经济外交的影响58
第二节 经济外交的功能与特点60
一、经济外交的功能60
二、经济外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62
第三节 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和形式66
一、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66
二、经济外交的主要形式68
第四节 实施经济外交的主体——按照体系层次进行分析73
一、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73
二、外交部门及其派出机构74
三、政府机构的涉外部门75
四、大型跨国公司75
五、国际组织77
第五节 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政策含义78
一、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经济外交的意识80
二、贸易市场的开拓和博弈需要外交的大力支持82
三、资源的需求要求发挥外交的支持作用84
四、经济外交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87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发端90
第一节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外交的实践90
一、长期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91
二、打破经济制裁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初步努力102
第二节 1978年以后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08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确定108
二、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外交的影响109
三、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12
四、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114
五、突出经济外交117
第三节 邓小平的经济外交思想118
一、努力汲取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120
二、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国的资本121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22
四、根据国情适当调整对外援助政策122
五、合作开发有争议的领土123
六、反对和应对来自国外的经济制裁123
七、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123
八、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国家利益125
第四节 江泽民经济外交的主要思想126
一、关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126
二、关于经济安全127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127
四、关于参与国际经济机制128
第五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实施129
一、经济外交的意识逐步得到提升130
二、开展多边的经济合作外交130
三、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合作132
四、具体(问题)领域的经济外交132
第四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与运行机制134
第一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政府机构与过程135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135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外交137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济外交138
四、外交部的经济外交140
五、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的经济外交144
六、中国驻外使领馆的经济外交行为147
七、财政部国际司151
八、农业部国际司151
九、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151
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52
第二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非政府机构153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153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154
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155
四、企业集团156
五、中国企业外交官联谊会156
第三节 中国各经济外交机构的运行过程分析157
一、关于经济外交决策的一般分析框架157
二、经济外交功能整合的国际经验159
三、各种机构经济外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161
四、进一步整合中国的外交资源164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外交168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变迁168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168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逐步调整172
第二节 大国关系与经济外交176
一、中美关系与经济外交179
二、中日关系与经济外交185
三、中俄关系与经济外交186
四、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经济外交189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经济外交193
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外交194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与经济外交196
第四节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198
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考虑199
二、建立中国的海外资源地和出口产品市场202
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新策略204
第六章 中国的能源外交208
第一节 世界能源外交的格局与中国能源的困境209
一、世界能源外交的现状209
二、中国能源的困境214
第二节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以中俄石油管线的博弈为例216
一、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216
二、中俄石油管道博弈:安大线的失败219
三、中哈石油管道的实施221
四、国家领导人的能源外交222
五、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行为224
六、中国能源外交尚存的问题226
第三节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路227
一、整合国家能源的主管机关229
二、运用外交资源,加速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230
三、动用国家外交资源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237
四、统筹安排,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237
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能源体制的合作239
六、做好能源技术的提高工作240
第七章 中国的金融外交241
第一节 国家金融安全与金融外交242
一、二战后国际金融外交的基本实践242
二、国际金融外交的经验247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外交249
一、中国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合作249
二、中国围绕亚洲金融危机的外交与援助252
第三节 中国的汇率外交255
一、汇率外交:对人民币升值的外交博弈256
二、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259
第八章 中国的发展援助外交264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政策的逐步调整265
一、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变化265
二、1979年至1990年为探索性的改革与调整阶段267
三、199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工作进行全面改革272
四、个案研究:对亚非国家债务的减免277
第二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实施过程279
一、对外援助的职能分布280
二、中国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281
三、实证分析:以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为案例284
第三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发展趋势286
一、援外工作需要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286
二、继续改革对外援助的方式286
三、扩大援助的规模,使援外资金来源多样化287
四、援外工作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288
五、加大无偿援助的规模288
第九章 中国外交中的经济制裁290
第一节 概念与历史的考察290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与国际经验290
二、中国在反对经济制裁方面的外交行为294
第二节 中国经济制裁的实证分析300
一、围绕台湾问题进行的经济制裁300
二、在人权问题上实施经济制裁302
三、运用飞机采购配合外交工作302
四、WTO框架下的经济制裁行为308
第十章 中国积极接受多双边的经济技术援助311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援的基本概况312
一、接受外援观念的变迁312
二、中国接受外援的管理机构315
第二节 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援助317
一、长期成为日本的最大援助国317
二、德国对中国的无偿援助322
第三节 积极吸纳多边经济援助323
一、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受援国323
二、欧盟对华的多边援助326
三、联合国儿童基金对华无偿援助327
四、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无偿援助327
第四节 中国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329
一、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329
二、中国的对策331
第十一章 中国的贸易市场与贸易争端外交333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外交334
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334
二、努力加强经济外交的力度338
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341
第二节 关于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外交344
一、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344
二、“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目标346
第三节 外交手段对经济议题的介入: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外交为例347
一、外交手段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分析:中国政府对美采购行为分析347
二、中国加入WTO前对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经济外交350
三、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问题352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对外交资源的利用353
一、“走出去”战略是主要的经济外交政策353
二、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背景层面存在的问题357
三、充分运用外交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去”359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与重迭365
一、中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国家利益原则366
二、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寻找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点368
三、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368
四、进一步提升WTO框架下中国经济外交的能力369
第十二章 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371
第一节 中国加入国际经济机制的回顾与评价373
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回顾373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特点374
第二节 198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的经济外交376
一、中国决定参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377
二、中国复关过程中的经济外交381
第三节 中国对其他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机制的参与387
一、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经济外交387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外交390
三、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功能的扩展394
四、中国与G7(G8):有选择地参与396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机制外交与国际经济新秩序397
结论403
参考书目410
后记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