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作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互联网+政务服务”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作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1311292.jpg)
- 李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630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联网+政务服务”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作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主题与研究呈现1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主题1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路径选择1
二、从电子政务到“互联网+政务服务”3
三、服务创新领域的相近研究进展5
四、服务创新视角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现状9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所呈现的研究空间13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维度的研究进展14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分析的双重维度14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研究路径的类型化描述17
三、政务技术的再解释22
第三节 政务技术与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关系研究23
一、以技术为核心的研究路径23
二、以行动者为核心的研究路径26
三、以组织为核心的研究路径28
第四节 创新绩效导向的政务技术研究进展30
一、绩效产出路径30
二、绩效结果路径31
三、绩效贡献路径33
第二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制度因素与分析要素36
第一节 政务技术背后的制度因素36
一、作为权力运行规则的制度36
二、制度安排及制度替代39
第二节 重新理解地方政府及其服务创新行为40
一、地方政府40
二、行动者行为41
三、政务服务行为42
第三节 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技术制度调试44
一、政务技术系统的技术嵌入作用44
二、政务服务的制度形塑48
第三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技术制度双向调试分析52
第一节 技术一制度一行为的系统分析思路52
一、新制度主义的中观视角52
二、政务服务行为的中观分析思路53
三、政务服务行为的结构和产出54
第二节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的影响因素56
一、相关概念间关系56
二、技术维度的嵌入关系59
三、制度维度的形塑关系60
第三节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的概念模型62
第四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行为实证模型65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路径依赖特征65
一、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路径依赖特征65
二、路径依赖特征的研究讨论71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73
一、政务服务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73
二、基于战略目标的行动者行动策略74
第三节 政务服务创新行为实证分析模型76
一、以公务员群体为中心的观察路径77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制度—行为”分析路径79
第五章 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创新绩效评估模型80
第一节 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绩效管理过程80
一、战略目标导向阶段81
二、政府成本收益导向阶段81
三、政务技术和政务服务相匹配的绩效导向阶段82
第二节 政务服务创新绩效的观察路径83
一、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变化的观察过程83
二、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变化的平衡计分卡模型84
第三节 公务员感知型政务服务创新绩效评价模型86
一、公务员感知型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变化86
二、感知型政务服务创新绩效的实证模型87
第四节 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的实证模型拟合88
一、“技术—制度—行为—绩效”模型88
二、创新绩效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证模型89
三、创新绩效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证研究假设91
第六章 创新绩效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证分析96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研究设计96
一、研究对象范围96
二、研究对象确定97
三、调查方法选择98
四、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100
第二节 政务技术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的量表开发101
一、量表设计101
二、量表开发流程101
三、量表题项开发102
四、量表分析方法108
第三节 数据收集方法及样本基本信息108
第七章 政务技术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评价111
第一节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111
一、政务服务行为的项目—总体相关系数分析111
二、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效度检验112
第二节 研究讨论124
一、样本数据的方差分析126
二、实证模型及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129
第三节 相关研究讨论147
一、公务员政务技术使用的研究讨论147
二、制度形塑作用的相关讨论151
三、政务服务行为—创新绩效变化的相关讨论153
第八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建议156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的类型化156
一、实证分析所呈现的创新目标156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路径的类型化159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中的公务员作用161
一、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路径I的建议161
二、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路径II的建议162
第三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活力的引导建议164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治理网络164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治理网络的顶层设计165
三、信息惠民试点工程建设的发展建议166
参考文献167
附录 政务技术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调查问卷182
后记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