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基处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基处理
  • 邓祥辉主编;梁昕宇,王睿,房海勃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6212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地基处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基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地基处理的含义和目的1

1.1.1地基处理的含义1

1.1.2地基处理的目的2

1.2地基处理的对象及其特征2

1.2.1软弱地基2

1.2.2特殊土地基3

1.3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及适用范围4

1.4地基处理方案确定8

1.4.1地基处理方案确定影响因素9

1.4.2地基处理方案确定步骤10

第2章 地基计算模型12

2.1概述12

2.2线性弹性地基模型12

2.2.1文克勒地基模型13

2.2.2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14

2.2.3分层地基模型15

2.3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16

2.4地基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18

2.5地基模型的选择19

第3章 地基承载力21

3.1概述21

3.1.1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21

3.1.2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21

3.1.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23

3.2地基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的计算24

3.2.1地基变形的发展24

3.2.2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25

3.3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28

3.3.1竖直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28

3.3.2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34

第4章 复合地基承载力52

4.1概述52

4.1.1复合地基的概念52

4.1.2复合地基的分类52

4.1.3复合地基选用原则53

4.1.4复合地基中的基本术语53

4.2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55

4.2.1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55

4.2.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56

4.2.3桩体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58

4.3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59

4.3.1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59

4.3.2承载力计算方法60

4.4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61

4.4.1加固区压缩量计算61

4.4.2加固区下卧层压缩量计算62

4.4.3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选择63

4.5多元复合地基64

4.5.1多元复合地基设计思想64

4.5.2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65

4.5.3多元复合地基沉降计算65

第5章 地基试验方法67

5.1概述67

5.2载荷试验68

5.2.1试验方法68

5.2.2试验设备70

5.2.3试验操作72

5.2.4确定地基承载力和计算变形模量73

5.3静力触探76

5.3.1概述76

5.3.2适用范围与用途76

5.3.3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77

5.3.4静力触探成果的应用78

5.4圆锥动力触探78

5.4.1概述78

5.4.2用途与适用范围78

5.5标准贯入试验79

5.6旁(横)压试验79

5.6.1概述79

5.6.2旁(横)压试验类型80

5.6.3旁(横)压试验原理81

5.7十字板剪切试验81

5.7.1概述81

5.7.2试验方法82

5.7.3相关计算83

5.8现场大型剪切试验84

5.9土中应力的测试84

5.9.1土中总应力的测试84

5.9.2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测试85

5.10地基沉降及位移观测86

5.10.1基坑回弹监测86

5.10.2土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87

5.10.3地基与基础水平位移监测88

5.11地基土的波速测试89

5.11.1跨孔法89

5.11.2单孔检波法89

5.11.3稳态振动法89

5.11.4地面振动波衰减的测试90

第6章 换填垫层法91

6.1概述91

6.1.1换填垫层法适用范围91

6.1.2换填垫层法作用91

6.2压实原理92

6.2.1土的压实与含水量的关系93

6.2.2击实功93

6.2.3土的级配93

6.3垫层的设计93

6.3.1垫层厚度的确定94

6.3.2垫层宽度的确定95

6.3.3垫层承载力的确定95

6.3.4沉降计算95

6.4垫层施工96

6.4.1垫层施工方法96

6.4.2垫层施工要求及要点98

6.4.3垫层施工常见问题99

6.5质量检验99

6.5.1砂石、矿渣垫层质量检验方法100

6.5.2垫层质量要求100

6.6工程应用实例100

6.6.1工程概况100

6.6.2工程地质条件101

6.6.3设计方案选择102

6.6.4施工情况102

6.6.5评价102

第7章 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103

7.1概述103

7.1.1强夯法的概念和发展103

7.1.2强夯法适用范围104

7.2加固机理104

7.2.1动力密实104

7.2.2动力固结105

7.2.3动力置换107

7.3设计计算107

7.3.1强夯法设计计算107

7.3.2强夯置换法设计计算112

7.4施工技术113

7.4.1强夯法施工技术113

7.4.2强夯置换法施工技术114

7.4.3施工监测115

7.5质量检验115

7.5.1检验方法115

7.5.2检验要求115

7.6工程应用实例116

7.6.1工程概况116

7.6.2工程地质条件116

7.6.3有关强夯设计参数及局部软弱处理117

7.6.4质量检验与处理效果分析117

第8章 排水固结法120

8.1概述120

8.1.1排水固结法系统组成120

8.1.2排水固结法适用范围121

8.2加固机理121

8.2.1加固地基原理121

8.2.2堆载预压法原理122

8.2.3真空预压法原理123

8.2.4降低地下水位法原理124

8.3设计计算125

8.3.1沉降计算125

8.3.2承载力计算127

8.3.3砂井地基固结度计算128

8.3.4堆载预压法设计133

8.3.5真空预压法设计136

8.4施工方法137

8.4.1排水系统137

8.4.2预压荷载138

8.5现场观测及堆载速率控制140

8.5.1现场观测140

8.5.2加荷速率控制141

8.6工程应用实例142

8.6.1工程概况142

8.6.2设计计算144

8.6.3施工工艺144

8.6.4施工监测与检验144

第9章 挤密桩法146

9.1土桩、灰土桩挤密法146

9.1.1概述146

9.1.2加固原理146

9.1.3设计计算147

9.1.4施工方法152

9.1.5质量检验153

9.2石灰桩法154

9.2.1概述154

9.2.2加固原理154

9.2.3设计计算158

9.2.4施工方法159

9.2.5质量检验161

9.3碎(砂)石桩法161

9.3.1概述161

9.3.2加固原理162

9.3.3设计计算164

9.3.4施工方法168

9.3.5质量检验171

9.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171

9.4.1概述171

9.4.2加固原理172

9.4.3设计计算172

9.4.4施工方法173

9.4.5质量检验175

9.5工程应用实例176

9.5.1工程概况176

9.5.2CFG桩布置方案176

9.5.3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变形计算176

9.5.4施工工艺选择177

9.5.5地基加固效果177

9.5.6评价177

第10章 化学加固法178

10.1灌浆法178

10.1.1概述178

10.1.2灌浆材料179

10.1.3灌浆方式与加固原理182

10.1.4设计计算184

10.1.5施工方法188

10.1.6灌浆质量与灌浆效果检验191

10.2深层搅拌法192

10.2.1概述192

10.2.2加固原理193

10.2.3设计计算195

10.2.4施工方法202

10.2.5质量检验204

10.3高压喷射注浆法205

10.3.1概述205

10.3.2地基加固原理206

10.3.3设计计算208

10.3.4施工方法213

10.3.5质量检验216

10.4工程应用实例217

10.4.1工程概况217

10.4.2灌浆材料及性能217

10.4.3施工工艺218

10.4.4评价218

第11章 加筋法219

11.1概述219

11.1.1加筋法的概念219

11.1.2加筋法的基本原理219

11.1.3加筋法特点220

11.2土工合成材料220

11.2.1土工合成材料的概念220

11.2.2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220

11.2.3土工合成材料的特性223

11.2.4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224

11.2.5土工合成材料设计要点227

11.2.6土工合成材料施工技术228

11.3土钉墙229

11.3.1土钉墙的概念及发展229

11.3.2土钉支护结构的加固机理229

11.3.3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231

11.3.4土钉支护结构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检验233

11.4加筋土挡墙235

11.4.1加筋土挡墙的概念及发展235

11.4.2加筋土挡墙的特点和破坏机理235

11.4.3加筋土挡墙的设计计算237

11.4.4加筋土挡墙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检验241

11.5工程应用实例243

11.5.1工程概况243

11.5.2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243

11.5.3现场观测与地基处理效果244

第12章 托换法246

12.1概述246

12.1.1托换要求246

12.1.2托换技术的分类247

12.1.3托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47

12.2基础加宽247

12.2.1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247

12.2.2改变浅基础形式加大基础底面积248

12.3墩式托换249

12.3.1墩式托换适用范围及特点249

12.3.2墩式托换施工步骤250

12.4桩式托换250

12.4.1桩式托换的概念与分类250

12.4.2锚杆静压桩托换技术251

12.4.3树根桩托换技术253

12.4.4坑式静压桩托换技术256

12.5建筑物纠倾257

12.5.1建筑物纠倾原则257

12.5.2建筑物纠倾方法258

12.6移位加固264

12.7工程应用实例265

12.7.1工程概况265

12.7.2托换加固法266

12.7.3评价267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