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58065.jpg)
- 王立胜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济南出版社
- ISBN:978754883264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基本概念4
(一)中国农村与中国农民5
(二)现代化9
(三)“社会基础”17
三、研究内容及叙事框架22
(一)研究内容22
(二)叙事框架24
四、创新观点和进一步研究展望27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研究基础29
一、基本理论29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论述29
(二)毛泽东“组织起来”思想34
(三)关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理论43
(四)社会基础分析框架的理论品格52
二、研究基础61
(一)理论原型61
(二)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核心命题68
第二章 市场化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农村现代化既有社会基础的双重消解78
一、市场伦理与传统伦理——乡土社会的消逝79
(一)乡土社会的内在结构79
(二)市场化的兴起对乡土社会的冲击87
二、市场逻辑与革命逻辑——总体性社会的瓦解90
(一)总体性社会形成的历史逻辑90
(二)市场逻辑对总体性社会的消解95
三、市场化背景下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真正的问题99
第三章 构建农村基层基本连接模式: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政治制度供给101
一、纵横交织:传统中国农村政治构架的特点101
(一)保甲制:传统乡村社会自上而下的政治控制102
(二)士绅:联结传统乡村社会“双轨政治”的中介106
(三)差序格局:传统乡村社会基础的内核110
二、革命的实践——以阶级的名义115
(一)革命政权建设:塑造工农阶级主导的政治基础115
(二)嵌入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基层政权建设117
(三)扎根并翻转基层:“革命”中的社会基础改造120
三、人民公社——国家意志的压倒性体现123
(一)人民公社:国家目标与社会基础的对接124
(二)集体主义:赶超战略下重构农村社会基础的实践及其运作机制129
四、村民自治——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治秩序135
(一)“遭遇”自治的农村社会135
(二)“一肩挑”:一条探索中的解决之道138
(三)村民自治框架下的重构农村基层政治秩序141
第四章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重要路径145
一、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困境——农村合作组织的必然性145
二、农民合作——农民主观理性的“非理性”选择154
三、农民合作困境的化解之道157
(一)农民合作中行动主体的类型157
(二)村庄之外的力量:农民合作的催化因子159
(三)组织资源:走出“囚徒困境”的基础163
第五章 重构农村金融: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重要经济纽带169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169
二、传统中国农村金融的典型表现——高利贷172
三、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政策实践轨迹177
四、当前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状况183
五、再造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实现农民与资本的良性对接189
第六章 重构乡村秩序: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社会治理实践192
一、农村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192
二、私力救济机制在村庄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分析194
三、社会型救济之调解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境198
四、公力救济及其在乡村中的实践205
五、规范性司法制度在乡村社会秩序构建中的局限性208
六、走向多元化的乡村秩序建构之路211
第七章 重建农民的观念世界: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文化视域215
一、作为一般概念的“农民观念世界”215
二、农民观念世界的政治性表达216
(一)农民的阶级观念216
(二)农民的国家观念218
(三)农民的“农民”观念230
三、农民观念世界的日常生活表达234
第八章 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行政策略240
一、“压力型体制”与“营利性经纪”:税费改革前的乡村关系与乡村治理240
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社会影响的一般性描述247
(一)农民负担减轻的实证数据248
(二)地方财政下降的实证数据249
三、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社会诸关系的影响251
(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乡村关系的影响251
(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农民合作水平和一致行动能力的影响——以“一事一议”为例256
(三)在严格的政策压力下,各种变通行为不断产生259
(四)“压力型体制”仍然是政绩考核系统的基本属性260
(五)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261
(六)税费改革政策在政策连续性方面的缺憾262
(七)对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264
四、简要的政策建议266
第九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国家战略27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27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空定位问题279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间维度分析279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维度分析284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空定位的综合分析286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290
结语299
附录301
探寻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鲁守博301
关系与过程:“社会基础”的动态分析视角&张晓琼305
什么是中国的“三农”?&陈锋310
对农村现代化之路的新探索&贺雪峰313
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力作&段应碧315
观察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显微镜&李明林319
为中国现代化奠基的乡村社会变革&赵可金325
重建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基层政府应起作用&蔡闯328
重构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宏大的学术与现实愿望330
应重建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335
社会基础重构与中国农村研究337
原版后记384
修订版后记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