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书心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书心得](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138818.jpg)
- 李优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876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2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33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研究;中国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书心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4
第一部分:学书心得一、临与摹9
二、学书妙途9
三、学书步骤9
四、艺术的丑与俗10
五、学书当择笔墨10
六、书法不是杂技11
七、书法的标准11
八、汉字是书法的艺术符号11
九、以书焕采 切时如需12
十、书法简要12
十一、书画同源12
十二、书法创作的软、硬伤13
十三、任何艺术都是多种艺术综合13
十四、书画题款的重要性14
十五、字画名人与名人字画14
十六、无知而无畏15
十七、书法欣赏的角度15
十八、自欺欺人15
十九、艺术创作功夫和水平不成正比16
二十、书法字典与字汇16
二十一、学近原迹17
二十二、博学精一18
二十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8
二十四、学有所长,自有所取19
二十五、繁简字书写一定要准确20
二十六、临帖要领20
二十七、艺术家的前后与左右21
二十八、现代书法与新文人画21
二十九、有容不为大22
三十、因有内涵而美22
三十一、赏心悦目23
三十二、认清途径,路正功深24
三十三、传统非正统24
三十四、继承与开拓25
三十五、说说漫画25
三十六、艺术不是现实生活的刻板写照26
三十七、名片、名骗乎26
三十八、别拿书法不当回事27
三十九、班门弄斧27
四十、评论不分彼此28
四十一、艺术当为社会服务28
四十二、以情于画、艺自动人30
四十三、书画家首先是文人30
四十四、我说国画31
四十五、答记者问31
四十六、书法的审美32
四十七、艺术的属性33
四十八、艺术家的“三养”34
四十九、吹漏了,别人都烦了34
五十、由原生态歌唱想起的艺术的民间性35
五十一、幽默与谦虚36
五十二、碑与帖的临习37
五十三、思考比练习重要38
五十四、学书要用头脑39
五十五、与事实基础相吻合的理论才能有效39
五十六、研究创作规律41
五十七、书法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存42
五十八、书法从孩子抓起43
五十九、书法的雅与俗44
六十、临帖与创作的问题45
六十一、神来之笔,不是胸有成竹47
六十二、别人不喜欢,就让他仍掉47
六十三、辩证的去学习49
六十四、笔法谈50
六十五、补题画款52
六十六、题与书53
六十七、说说永字八法54
六十八、傅山的“四宁四毋”56
六十九、王羲之《兰亭序》何以天下第一57
七十、书画家与吉尼斯纪录59
七十一、草书创作的几个要素60
七十二、说说书法的金石之气62
七十三、中国书法中的“三大行书”65
七十四、重书亦重人67
第二部分:知识趣闻七十五、汉字史话71
七十六、张坚与甲骨文73
七十七、甲骨四堂74
七十八、甲骨闲话76
七十九、说比忆好76
八十、张作霖手“黑”78
八十一、《芥子园画传》的由来79
八十二、《三希堂法帖》的由来81
八十三、纸的起源83
八十四、中国四大名笔84
八十五、当代书画家斋号趣谈86
八十六、毛笔溯源88
八十七、说宣纸89
八十八、中国古墨溯源91
八十九、中国四大名砚92
九十、国画常见的形式94
九十一、妙联趣话96
九十二、砚之史话98
九十三、中国三大篆刻印料100
九十四、中国画的四大种类102
九十五、妙趣横生的扇文化103
九十六、哪些字画最具收藏潜力105
九十七、浅谈中国印章艺术106
九十八、中国书画题跋中的时令称谓109
九十九、书法伴我人生路110
一零零、家乡名胜——千唐志斋114
一零一、欧阳中石先生的“四不”115
一零二、举办书展 学书之途118
后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