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 工业分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 工业分析技术
  • 吴良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1213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 工业分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工业分析技术的任务1

二、工业分析技术的特点1

三、工业分析技术方法分类2

四、工业分析技术方法的标准化3

五、标准物质6

六、工业分析技术工作者的基本素质8

习题9

第一章 样品的采取和制备10

第一节 概述10

一、采样的基本术语10

二、采样的目的11

三、工业物料的分类11

四、采样技术12

五、采样记录和采样安全13

第二节 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13

一、采样工具13

二、采样程序(方案的制订)15

三、样品的制备与保存16

四、固体采样实例——商品煤样的采取方法17

五、试样的分解19

第三节 液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22

一、采样工具23

二、一般液体样品的采集23

三、特殊性质的液体样品的采集25

四、试样的制备26

五、采样注意事项26

六、液体样品采样实例——工业过氧化氢采样26

第四节 气体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7

一、采样设备27

二、采样类型28

三、采样方法28

习题29

第二章 水质分析30

第一节 概述30

一、水的资源分布及其所含杂质30

二、水质标准31

三、水试样的采集32

第二节 水质指标35

一、浊度36

二、含盐量(S)36

三、硬度(H)36

四、碱度37

五、pH值37

六、溶解氧37

第三节 水质指标间的关系37

一、硬度与碱度的关系37

二、酚酞碱度、酚酞后碱度和甲基橙碱度的关系38

三、pH与碱度关系39

四、氯化物与溶解固形物间关系40

第四节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40

第五节 浊度和溶解固形物的测定41

一、浊度测定原理41

二、仪器41

三、试剂及其配制41

四、测定方法42

五、注意事项42

六、允许差42

七、溶解固形物的测定(重量法)42

第六节 pH的测定(电极法)43

一、原理43

二、仪器和试剂43

三、操作步骤44

第七节 硬度的测定44

一、原理44

二、试剂44

三、操作步骤45

第八节 碱度的测定45

一、原理45

二、试剂46

三、操作步骤46

第九节 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铵滴定法)47

一、测定原理47

二、试剂47

三、测定方法48

四、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49

第十节 溶解氧的测定50

一、原理50

二、仪器和试剂50

三、操作方法51

第十一节 亚硫酸盐的测定51

一、原理51

二、试剂52

三、操作步骤52

第十二节 磷酸盐的测定52

一、原理52

二、试剂53

三、操作步骤53

习题53

第三章 水体污染与自净及检测55

第一节 水污染的基本概念55

一、水体污染55

二、水体污染源56

三、水体污染物57

第二节 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58

一、感官性状污染58

二、耗氧有机物污染及富营养化污染59

三、有毒物质污染60

四、石油污染61

五、病原微生物污染61

六、放射性污染62

第三节 水体的自净63

一、自净作用的概念与分类63

二、各类污染水体的自净64

第四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66

一、水质指标66

二、水质标准68

习题70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70

一、化学需氧量70

二、生化需氧量73

三、总需氧量75

四、总有机碳76

第六节 水体中常见有机污染物的测定77

一、挥发酚77

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79

三、油类81

习题82

第四章 气体分析84

第一节 概述84

一、工业气体84

二、气体分析意义及其特点85

三、气体分析方法85

第二节 气体试样采取85

一、采样方法86

二、气体体积的测量88

第三节 气体化学分析方法90

一、吸收法90

二、燃烧法94

三、其他气体分析法100

第四节 气体分析仪器101

一、仪器的基本部件101

二、气体分析仪器101

第五节 气体分析实例——半水煤气分析103

一、化学分析法103

二、气相色谱法106

习题108

第五章 催化剂宏观物性质及酸碱性金属分散度测定110

第一节 催化剂密度测定110

一、催化剂密度110

二、催化剂密度的测定方法110

第二节 催化剂机械强度测定116

一、固定床催化剂压碎强度测定方法117

二、固定床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119

三、流化床催化剂磨损性能的测定120

第三节 石油化工催化剂酸性的来源121

一、润载酸121

二、氧化铝121

三、硅酸铝122

四、合成沸石123

第四节 碱性气体吸附-脱附法124

一、差热分析-热重分析法简介124

二、氨吸附-差热法124

三、气相色谱法127

四、程序升温脱附法(TPD)131

五、红外光谱测定酸性134

六、其他方法139

第五节 化学吸附法测定金属分散度141

一、氢吸附法141

二、氢氧滴定法143

习题145

第六章 石油产品添加剂分析146

第一节 燃料油添加剂基础知识146

一、汽油抗爆剂147

二、抗氧防胶剂149

三、抗磨剂149

四、清净分散剂150

第二节 润滑油脂添加剂基础知识152

一、清净剂152

二、分散剂154

三、抗氧抗腐剂155

四、黏度指数改进剂156

五、降凝剂158

第三节 石油产品添加剂类分析159

一、清净剂和分散剂技术要求159

二、抗氧抗腐剂技术要求160

三、石油黏度指数改进剂技术要求161

四、石油降凝剂技术要求161

习题162

石油添加剂项目分析163

实验一 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滴定法)163

实验二 添加剂中有效组分的测定方法169

实验三 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配位滴定法)171

实验四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水分测定法(电量法)176

实验五 抗氧抗腐添加剂热分解温度测定法(毛细管法)179

第七章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及物理性能测试181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的外观和用途181

一、高分子材料的外观182

二、高分子材料的用途182

第二节 显色和分离提纯试验183

一、塑料的显色试验183

二、橡胶的显色试验185

三、鉴别187

四、分离提纯试验187

第三节 元素检测187

一、钠熔法187

二、氧瓶燃烧法188

三、元素的定量分析190

第四节 塑料的鉴别和分析191

一、聚烯烃191

二、苯乙烯类高分子192

三、含卤素类高分子193

四、其他单烯类高分子194

五、杂链高分子及其他高分子196

第五节 橡胶的鉴别和分析199

一、定性鉴别199

二、定量分析200

第六节 添加剂201

一、增塑剂201

二、抗氧剂203

三、填料203

四、防老剂204

五、硫化剂205

习题205

第七节 塑料的吸水性及含水量测定206

一、塑料的吸水性206

二、塑料的水分测定207

第八节 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测定208

一、概念208

二、塑料和橡胶的密度及相对密度的测定209

第九节 溶解性和黏度211

一、溶解性211

二、黏度的表示212

三、黏度的测定212

第十节 透气性和透湿性213

一、透气性及其测定213

二、透湿性及其测定215

第十一节 未硫化橡胶的硫化性能217

一、门尼黏度试验217

二、门尼焦烧试验218

三、硫化性能试验218

习题219

第八章 煤质分析220

第一节 概述220

一、煤的组成和分类220

二、煤的分析项目221

第二节 煤的工业分析222

一、水分的测定222

二、灰分的测定225

三、挥发分的测定228

四、煤中固定碳含量的计算及各种基准的换算229

第三节 煤中全硫的测定230

一、艾氏卡法231

二、高温燃烧-酸碱滴定法232

三、库仑滴定法234

第四节 煤发热量的测定235

一、发热量的表示方法235

二、发热量的测定方法——氧弹式量热计法236

习题238

第九章 钢铁分析240

第一节 概述240

钢铁材料的分类240

第二节 钢铁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241

一、钢铁样品的采取242

二、钢铁样品的分解243

第三节 钢铁中碳的测定244

一、概述244

二、钢铁中总碳的测定244

第四节 钢铁中硫的测定249

一、概述249

二、钢铁中硫的测定249

第五节 钢铁中磷的测定253

一、概述253

二、钢铁中磷的测定254

第六节 钢铁中锰的测定257

一、概述257

二、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257

第七节 钢铁中硅的测定262

一、概述262

二、钢铁中硅的测定262

习题267

第十章 肥料分析268

第一节 氮肥分析268

一、氮含量的测定269

二、尿素的质量分析270

第二节 磷肥分析275

一、有效磷含量的测定275

二、游离酸含量的测定279

第三节 复混肥分析279

一、复混肥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钠重量法280

二、复混肥中游离水分的测定——真空烘箱法281

习题281

附录283

附录一 实验室常用的酸碱的相对密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283

附录二 实验室常用的基准物质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283

附录三 实验室常用物质的分子式及摩尔质量284

附录四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287

附录五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