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会计师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又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07854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154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1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会计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1
第一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1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2
三、我国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3
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4
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5
第二节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5
一、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5
二、商品经济与社会经济制度的联系和区别7
三、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9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11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与市场13
一、按比例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13
二、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与自觉运用14
三、我国经济的计划调节原则17
四、创造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社会条件20
第四节 我国的经济改革23
一、改革的历史性成就23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促进作用和基本经验26
三、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32
第二章 财政与税收概论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政38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与职能38
二、财政收入42
三、财政支出48
四、财政管理体制56
五、国家预算62
第二节 税收66
一、税收的特征66
二、税收的性质68
三、我国税收的职能69
四、我国现行税收制度71
第三章 金融学94
第一节 金融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94
一、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客观基础94
三、金融的经济功能95
二、金融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97
一、社会主义的信用形式97
二、信用工具101
第三节 金融市场与融资方式103
一、金融市场的种类103
二、融资方式104
三、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意义和条件107
四、开拓中的我国金融市场1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银行的利率111
一、社会主义利率的作用111
二、我国制定利率的客观依据112
三、利率的种类和结构112
四、我国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114
一、我国的中央银行115
第五节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115
二、我国的专业银行116
三、我国的其他金融机构116
第六节 我国银行信用资金的来源与运用117
一、我国银行信用资金的来源117
二、我国银行信用资金的运用119
三、信用资金的来源与其运用的关系120
第七节 信贷管理体制与贷款管理121
一、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121
第八节 我国的货币流通与货币政策125
一、货币流通规律125
二、我国货币流通的范围、渠道与层次127
二、银行贷款的管理128
三、流通中货币量的测定133
四、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标志136
五、社会主义的货币政策137
第九节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142
第四章 产品策略与价格理论基础144
第一节 产品策略与销售渠道144
一、产品策略144
二、销售渠道155
第二节 价格的形成与构成157
一、价格的形成157
二、价格的构成159
二、比价体系162
第三节 价格体系162
一、商品价格体系及其分类162
三、差价体系167
第四节 价格预测与产品定价172
一、价格预测的方法172
二、产品定价173
三、价格监督与管理体制174
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176
第一节 国际分工与合作176
一、国际分工的类型176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178
第二节 国际贸易193
一、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193
二、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197
第三节 国际金融学199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汇兑199
二、外汇与汇率202
三、外汇业务与外汇管制206
四、国际资本流动210
第四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15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涵义215
二、经济互助委员会——非市场经济国家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216
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218
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21
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前景222
一、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225
第六章 现代管理方法225
第一节 价值工程225
二、对象选择和资料收集230
三、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233
四、功能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确定对象范围237
五、制定改进方案249
第二节 优选法256
一、单因素优选法256
二、双因素优选法269
三、三因素优选法276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278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特点和方法278
二、工序控制280
一、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292
第七章 财务会计学292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292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及其相互比较297
三、基建支出和基建借款306
第二节 流动资产的核算308
一、流动资产和流动基金308
二、流动资金借款和结算负债329
第三节 资金平衡表的编制和分析333
一、资金平衡表的编制333
二、资金平衡表的分析333
第四节 销售和财务成果的核算347
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销售成本347
二、利润的计算和分配355
三、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360
第五节 联营企业会计367
一、联营企业的资金筹集和核算368
二、联营企业的利润分配371
第八章 成本会计学374
第一节 产品成本与成本形态374
一、产品成本374
二、成本形态375
第二节 成本预测375
一、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375
二、预测计划期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幅度387
三、预测产品产量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389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391
第三节 成本核算391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原理393
第四节 目标成本管理413
一、目标成本的确定415
二、目标成本的控制417
第五节 成本控制418
一、成本控制理论418
二、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421
第六节 产品质量成本445
一、产品质量成本的内容445
二、产品质量成本核算449
一、会计制度及其分类459
第九章 会计制度设计459
第一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任务459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任务460
三、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461
第二节 会计科目的设计463
一、会计科目设计的原则和使用说明463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设计466
三、会计科目的编号468
第三节 帐簿的设计471
一、设置帐簿的意义和作用471
二、帐簿种类的形成473
三、设计帐簿的原则481
四、帐簿的设计482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设计487
一、会计凭证的内容设计487
二、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设计495
三、会计凭证的汇集程序设计498
第五节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程序设计502
一、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核算程序设计502
二、材料采购收发业务的核算程序设计503
三、销售业务核算程序设计504
第六节 成本核算帐表的设计506
一、费用分配表的设计506
二、成本核算明细帐的设计508
一、分步成本会计制度的设计510
第七节 成本会计制度的设计510
二、分批成本会计制度的设计512
三、多种成本会计制度结合应用513
第八节 责任成本会计制度的设计514
一、责任成本的核算体系514
二、内部责任结算方式518
第九节 内部报表的设计526
一、反映现金收支情况报表的设计526
二、反映产品成本情况报表的设计527
三、反映费用支出情况报表的设计528
四、反映盈亏情况报表的设计529
五、主要指标表的设计530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531
第十章 财务管理学531
第一节 企业财务管理概论531
二、货币时间价值533
三、风险价值544
第二节 企业资金筹措546
一、企业资金来源与利用国外投资的方式547
二、借款利率与资金成本549
第三节 流动资金管理554
一、流动资金与企业盈利和风险554
二、储备资金需要量预测与定额管理558
三、生产资金需要量预测与定额管理565
四、成品资金占用量预测与定额管理568
五、货币资金与最佳货币资金量的确定570
六、应收帐款的管理574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577
第四节 固定资金的管理577
二、固定资金占用量计划578
第十一章 企业经济分析582
第一节 经济分析方法概论582
一、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582
二、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583
三、经济活动分析的辅助方法584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的分析602
一、企业总目标的分析602
二、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612
一、经济效益的内涵、分类与评价标准619
第三节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619
二、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的内容622
三、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636
第十二章 管理会计644
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论644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644
二、管理会计的内容646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647
四、管理会计的作用648
五、管理会计的引进及其中国化649
第二节 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650
一、成本按性态的分类650
二、成本的分解657
三、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表达664
四、盈亏临界分析670
五、价格、成本和业务量变动分析673
六、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基本假定677
第三节 决策会计679
一、决策的基本概念680
二、决策使用的成本概念685
三、短期决策的分析评价方法689
四、长期决策的分析评价方法694
五、长期投资的国民经济评价705
第四节 责任会计717
一、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717
二、弹性预算和劳务成本分配721
三、转移价格725
四、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726
五、西方责任会计与我国厂内经济核算的比较727
第十三章 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概论73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731
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731
二、现代审计的内容和分类734
三、审计机构的职能分工736
第二节 财务审计的方法、评价标准和程序738
一、财务审计的一般方法738
二、财务审计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740
三、财务审计的程序742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分类745
第三节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745
二、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职能747
三、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748
四、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749
第四节 现场财务审计749
一、会计错误和不法行为749
二、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审计751
三、存货的审计753
四、固定资产的审计754
五、收入、费用和成本的审计754
六、专用基金和财务成果审计756
一、输出经济信息的审查757
第五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程序757
二、现场深入审计758
三、经济效益评价标准的选定760
四、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761
第六节 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体系768
一、工业企业的指标体系768
二、商业企业的指标体系772
三、其它企业的指标体系775
四、非营利性审计对象的指标体系776
第十四章 国际会计学781
第一节 国际会计的发展和内容781
一、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781
二、国际会计的定义782
三、国际会计的内容784
四、研究国际会计的现实意义785
第二节 国际财务会计786
一、外币交易会计786
二、外币转换会计797
第三节 国际管理会计807
一、国际管理会计的范围和准则807
二、外汇风险管理809
三、跨国公司的转让价格管理823
四、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分析831
第四节 国际税收835
一、国际税收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则836
二、影响国际税收的因素839
第五节 国际财务风险管理846
一、会计转换风险管理847
二、交易风险管理851
三、经济风险管理854
第十五章 财会数量方法859
第一节 回归预测859
一、一元线性回归预测859
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864
三、各种曲线线性简化回归预测866
四、自回归预测870
第二节 马尔可夫预测874
一、马尔可夫过程874
二、马尔可夫预测法的应用875
第三节 投入产出分析882
一、投入产出表的简化结构883
二、消耗系数884
三、应用举例888
第四节 树形分析892
一、决策树及其结构892
二、单阶段决策分析893
三、多阶段决策分析895
四、灵敏度分析902
第五节 对策论905
一、对策论的概念905
二、对策论的最大最小化原理906
三、最大最小化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907
一、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909
第六节 更新论909
二、费用不等额递增型设备的更新时机911
三、费用等额递增型设备的更新时机911
四、成批易损型设备的更新时机913
第七节 模糊分析918
一、普通集合与模糊集合918
二、模糊集合表示法921
三、模糊集合运算924
四、模糊综合评价925
第十六章 会计信息系统932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932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932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942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947
四、会计信息系统与控制948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951
一、电子计算机系统952
二、数据处理技术957
三、数据库技术961
四、编码技术964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966
一、系统分析966
二、系统设计970
三、帐务处理系统的设计974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评价980
一、系统的实施980
二、系统的评价981
第十七章 西方财务会计学984
第一节 会计假设、概念和准则984
一、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984
二、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概念的层次性987
三、会计准则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989
第二节 速动资产和应收帐款990
一、现金和现金折扣990
二、有价证券和短期投资993
三、应收票据和票据贴现993
四、应收帐款和坏帐处理995
第三节 存货998
一、存货的两种基本盘存制度998
二、实地盘存的计价999
三、永续盘存制的存货计价方法1002
四、期末存货计价对损益的影响1004
第四节 长期投资和递延资产1005
一、长期投资的性质和分类1005
二、出自控制目的的长期投资1007
三、非控制目的的长期投资和基金资产1009
四、递延资产1010
第五节 有形固定资产1010
一、绝对折旧、实际折旧和理论折旧或会计折旧1011
二、平均折旧法和原值、残值、年限的确定1012
三、快速折旧法的理论依据和折旧计算1014
四、复利折旧法的理论依据和折旧计算1017
五、有形固定资产折旧的特殊处理1019
六、有形固定资产的特别修理1021
七、固定资产退废和折旧率的修订1021
第六节 无形资产1022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分类1022
二、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和权利维护成本1024
三、确定商誉价值的参考计算方法1026
四、无形资产的折耗和摊销1027
第七节 负债和权益1029
一、负债的概念和分类1029
二、债券的发行、付息和还本1032
三、股票的发行、付息和购回1035
四、保留盈余的内容和有关事项的处理1039
一、收益表1041
第八节 通用财务报表1041
二、资产负债表1043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1045
四、现金流量表1053
第九节 通用财务报表的分析1054
一、通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1054
二、报表阅读者的分析1055
第十节 通货膨胀下财务报表的调整1061
一、通货膨胀下的几种会计模式1061
二、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财务报表1062
三、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财务报表简例1066
第十八章 经济法规1070
一、经济法的历史考察1071
第一节 经济法基础知识1071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1074
三、经济法律关系与经济法律事实1081
四、经济法主体与客体1088
五、几种基本经济法律关系1098
第二节 会计法规111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114
二、会计人员工作规则1122
三、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113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139
五、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1142
六、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