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地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地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430812.jpg)
- 周廷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12243·1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地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目的1
第二节 古地理学的研究基础和方法6
第三节 地球起源和地球年龄8
第四节 有关地理圈几种动态时间率的概念18
第五节 历史时期自然界的活动与变化22
第二章 沉积相研究在古地理学中的意义31
第一节 古洋底残遗的蛇绿岩和现代洋底沉积的分布31
第二节 深海沉积的代表--复理石34
第三节 浅海和大陆沉积的磨拉石建造35
第四节 代表热带海洋沉积的“高苏层”37
第五节 古代造礁灰岩建造的典例40
第六节 含盐地层的例证42
第七节 古沙丘的例子--库库尼诺〔Coconino〕层45
第八节 古代沼泽建造的明证--煤系47
第九节 作为冰期标志的古冰碛岩51
第一节 海洋稳定抑制大陆漂移53
第三章 地理圈的形成和演变53
第二节 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59
第三节 生命圈的形成和整个地理圈发展的关系62
第四章 先寒武纪及显生宙时期古地理的演化64
第一节 太古代和元古代的古地理64
第二节 古生代时期的古地理72
第三节 中生代时期的古地理91
第四节 新生代时期的古地理102
第二节 老第三纪的大陆轮廓(水平和垂直分布)106
第五章 第三纪的古地理106
第一节 第三系的划分106
第三节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107
第四节 老第三纪的气候特征110
第五节 老第三纪的生物界113
第六节 老第三纪的海洋生物区系115
第七节 老第三纪的植物带115
第八节 新第三纪大气环流和海流的变化120
第九节 两极气候变冷和地理带趋向于复杂化123
第十节 现代植被垂直带的起源128
第十一节 中国和东亚第三纪时期古地理概况130
第六章 第四纪古地理141
第一节 第四纪的涵义和区分141
第二节 第四纪的年龄鉴定145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和地表的基本形态151
第四节 第四纪时期的气候163
第五节 第四纪冰期和冰川作用166
第六节 冰川--地壳均衡说和海水升降运动201
第七节 第四纪的主要沉积类型和古地理的关系209
第七章 第四纪的生物界261
第一节 第四纪植物群的形成和分布261
第二节 第四纪植被的典型类型264
第三节 第四纪植物群的迁移266
第四节 第四纪的哺乳动物267
第五节 中国的陆地哺乳动物群280
第六节 海洋动物群282
第七节 动、植物区系对研究第四纪气候的意义283
第一节 世界地带分异的一般情况287
第八章 第四纪以来世界及中国的地理区域分异287
第二节 欧洲阜姆冰期的古地理区划289
第三节 中国第四纪时期的区域分异290
第九章 第四纪人类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302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302
第二节 古人类的发展303
第三节 古人类文化的发展309
第四节 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发展319
第十章 人类在生产斗争中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325
第一节 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326
第二节 我国古人类在植物栽培和动物豢养方面的贡献328
第三节 农业发展引起自然景观的巨大变化331
第四节 我国古代对农业灌溉的重视333
第五节 历史时期破坏森林与牧场的恶果336
第六节 历史时期人类对有经济价值动物的盲目戕害338
第七节 古代次生盐渍化发生的例证338
第八节 “人造沙漠”的历史教训339
第九节 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意义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