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天台宗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天台宗通史
  • 潘桂明,吴忠伟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43366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0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天台宗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台宗思想渊源--大乘中观学说1

第一节 以《中论》为核心的大乘中观学说1

导言1

第二节 《大智度论》的实相湼槃论12

第二章 天台宗所依经典--《法华经》21

第一节 《法华经》的流传和地位21

第二节 《法华经》的诸法实相说26

第三节 其他大乘经典的影响38

第三章 天台宗的先驱者--慧文、慧思禅师42

第一节 北方禅法述要42

第二节 慧文的禅法思想55

第三节 慧思的止观实践62

第四节 慧思的未法观念77

第五节 慧思的性具染净说82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87

第四章 天台宗的创建者--智顗大师87

第二节 止观学说体系105

一、三种止观论105

二、一心三观说115

三、圆融三谛观125

四、一念三千说134

五、性具善恶论151

第三节 止观实修法门163

一、四种三昧163

二、十乘观法172

三、二十五方便176

第四节 判教思想体系180

一、五味根机说181

二、三种教相论187

三、四教义说191

四、教观统一论195

第五节 净土信仰200

第六节 忏仪制度214

第七节 历史地位述论238

第五章 智顗事业的继承 --灌顶254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254

第二节 《国清百录》271

第三节 灌顶的天台思想281

第六章 天台的“中兴”功臣--湛然290

第一节 灌顶之后的天台传承290

第二节 湛然生平及其著作291

第三节 “无情有性”学说295

第四节 “中兴”功臣地位的确立309

第一节 梁肃、李翱的天台思想327

第七章 梁肃、柳宗元的天台居士佛教327

第二节 柳宗元的天台信仰344

第八章 玉泉寺系统的天台宗350

第一节 玉泉寺的天台传承350

第二节 永嘉玄觉与天台宗366

第九章 唐末五代的天台佛教372

第一节 唐末五代佛教发展大势372

第二节 吴越地区的天台佛教381

第十章 宋代天台佛教的复兴--山家山外之争389

第一节 天台佛教的挫折与复兴389

第二节 山家山外之争的背景399

第三节 山家山外之争大势421

一、狭义的山家山外之争422

二、后山家山外之争440

三、圆辩道琛与四明之学中兴446

第一节 以四明知礼为中心的义理之争453

第十一章 山家山外之争--义理分歧述论453

一、妄心观454

二、色具三千与别理随缘476

三、修性一如说491

四、理毒性恶论495

第二节 净觉仁岳与后山家山外之争500

一、生身尊特辨502

二、三千有无说516

第三节 柏庭善月与山家山外之争522

一、开权显实524

二、修性离合528

三、真妄增观心论532

第十二章 宋代天台忏法的兴盛538

第一节 宋代天台修忏理论的建立538

第二节 宋代天台忏法的完善548

第三节 遵式与天台忏法的普及562

第四节 遵式忏法的护教立场576

第十三章 宋代天台与净土的合流581

第一节 台净合流的理论基础581

一、实相与权说582

二、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592

第二节 台净合流的实践活动598

一、天台忏法与净土念佛598

二、结社念佛603

第三节 台净合流中的天台唯心论606

第十四章 孤山智圆与儒佛关系论617

第一节 儒佛关系平衡论618

第二节 性情论624

第三节 报应论630

第四节 生死论635

第五节 学术旨归640

第十五章 《佛祖统纪》与天台史学644

第一节 天台史学传统645

第二节 《释门正统》概述649

第三节 《佛祖统纪》的缘起和体例654

第四节 《佛祖统纪》与志磐的佛教思想661

一、“本迹”的概念661

二、“五时八教”说665

第五节 《佛祖统纪》中的“志”670

第十六章 虎溪怀则与元代天台佛教679

第一节 元代天台佛教的传承679

一、关于法照系统683

二、关于怀坦系统684

三、关于觉先系统687

第二节 元代的台净关系689

第三节 虎溪怀则的天台佛学703

第一节 明代天台佛教的传承714

第十七章 幽溪传灯的性善恶论714

第二节 传灯与他的《性善恶论》720

第三节 约“体”论性具善恶727

第四节 约“用”论性具善恶734

第十八章 蕅益智旭与天台佛教的终结742

第一节 天台教观的再诠释744

第二节 智旭的圆教概念751

第三节 天台与唯识的融通756

第四节 智旭的台净融合思想763

第十九章 近代天台佛教概述777

第一节 近代天台佛教与居士777

第二节 近代天台佛教的展开783

附录791

一、人名索引791

二、名词索引8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