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Linux 7.0实战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Red Hat Linux 7.0实战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490608.jpg)
- 王智民,鲁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52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Red Hat Linux 7.0实战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Red Hat Linux 7.0安装1
1.1 安装1
1.1.1 Linux与Red Hat Linux1
1.1.2 Red Hat Linux 7.0安装1
1.1.3 安装常见问题4
1.2 LILO13
1.2.1 关于LILO14
1.2.2 LILO的安装与设置14
1.2.3 LILO引导选项16
1.2.4 BIOS限制16
1.2.5 LILO常见问题17
第2章 Linux基本操作21
2.1 Red Hat Linux 7.0的文件系统结构21
2.2 Red Hat Linux 7.0实用程序24
2.2.1 文件实用程序24
2.2.2 查找使用程序28
2.3 RPM33
2.2.3 文本实用程序33
2.3.1 使用RPM的一般格式34
2.3.2 安装或升级软件34
2.3.3 查询软件36
2.3.4 检查软件37
2.3.5 重建或者重新编译软件源代码38
2.3.6 重建RPM数据库38
3.2 初始化进程和启动脚本39
3.1 引导过程39
第3章 Red Hat Linux 7.0开机过程39
3.2.1 /etc/inittab40
3.2.2 /etc/rc.d/rc.sysinit41
3.2.3 /etc/init.d目录下的脚本57
3.2.4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up64
3.2.5 /etc/rc.d/rc.local68
3.2.6 /etc/re.d/init.d/xinetd与/etc/xinetd.conf70
3.2.7 开机过程小结72
4.2 Red Hat Linux 7.0汉化解决新方案73
4.2.1 Linux汉化常见解决方案73
4.1 在Linux中处理中文的困难73
第4章 Red Hat Linux汉化73
4.2.2 Red Hat Linux 7.0中文解决新方案74
4.3 安装汉字字体84
4.3.1 把Windows 98/NT/2000系统中汉字字体转换为.bdf格式84
4.3.2 在Linux下把.bdf格式字体转换为.pcf格式字体并安装85
4.4 中文排版87
4.4.1 常见的中文排版软件87
4.4.2 安装Latex+CJK88
4.5 打印中文文档93
第5章 Red Hat Linux 7.0多媒体94
5.1 声音94
5.1.1 播放CD94
5.1.2 播放MP3音乐95
5.1.3 在线播放音乐97
5.1.4 播放MIDI97
5.1.5 录音机97
5.1.6 各种声音控制和查看器98
5.2.1 看动画99
5.2 视频99
5.2.2 播放VCD100
5.3 光盘刻录102
5.3.1 制作光盘映像文件.iso102
5.3.2 读取.iso文件的内容103
5.3.3 在Linux下刻录光盘103
第6章 Linux与Microsoft Windows105
6.1 文件系统的相互挂接105
6.1.1 在Linux下挂接Windows文件系统105
6.2 在Linux中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108
6.1.2 在Windows系统下访问Linux文件系统108
6.2.1 在Linux下安装VMware109
6.2.2 设置VMware109
6.2.3 在VMware中设置虚拟客户机常见问题119
6.3 在Windows中运行Linux120
6.4 Windows模拟器——WINE120
6.4.1 /etc/wine/wine.conf120
6.4.2 使用WINE运行Windows程序125
7.1.2 FTP服务器工作方式126
7.1.1 获取和安装FIP服务程序126
7.1 FTP服务126
第7章 FTP126
7.2 配置FTP服务127
7.2.1 /etc/ftpaccess127
7.2.2 /etc/ftpconversions131
7.2.3 /etc/ftphosts132
7.2.4 /etc/ftpusers与/etc/ftpgroups132
7.3 FTP管理工具133
7.3.1 ftpwho133
7.2.5 /var/log/xferlog133
7.3.2 ftpcount134
7.3.3 ftpshut与ftprestart134
7.3.4 mirror135
7.4 FTP客户程序137
7.4.1 ftp137
7.4.2 ncftp138
7.4.3 gftp138
7.5.1 管理问题139
7.5 FTP常见问题139
7.4.4 tftp和xtp139
7.5.2 使用问题141
第8章 WWW服务器143
8.1 安装Apache143
8.2 配置WWW服务器143
8.2.1 配置文件格式144
8.2.2 设置/etc/httpd/conf/httpd.conf文件144
8.3.2 从/etc/rc.d/init.d/httpd启动159
8.3.1 手动启动Apache服务器159
8.3 启动和停止服务器159
第9章 域名服务DNS161
9.1 了解DNS161
9.1.1 DNS重要概念161
9.1.2 DNS服务器工作原理162
9.1.3 /etc/hosts163
9.2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DNS163
9.2.1 准备工作164
9.2.2 DNS服务器named进程配置文件/etc/named.conf164
9.2.3 使用Red Hat Linux默认的目录/var/named165
9.2.4 /var/named/named.boot166
9.2.5 /var/named/named.ca167
9.2.6 /var/named/named.local168
9.2.7 /var/named/10.168.192.rev170
9.2.8 /var/named/22.111.166.rev171
9.2.9 /var/named/named.hosts171
9.2.10 启动named守护进程173
9.2.11 配置二级域名服务器173
9.2.13 测试域名服务器DNS176
9.2.12 配置一个只有高速缓存的DNS服务176
9.2.14 关于DNS的几个问题179
第10章 Mail服务器181
10.1 Linux中的邮件系统181
10.1.1 了解Sendmail181
10.1.2 配置Sendmail182
10.2 使用Sendmail架设简单的Mail服务器190
10.2.1 必备条件190
10.2.2 准备工作190
10.2.3 内部Mail服务器的配置191
10.2.4 Sendmail配置常见问题192
10.3 Qmail193
10.3.1 了解Qmail193
10.3.2 安装与配置Qmail193
10.4 邮件获取与阅读208
10.4.1 使用Netscape获取邮件208
10.4.2 fetchmail211
10.4.3 使用Mutt阅读Qmail信件215
11.1.2 对系统安全的考虑217
11.1.3 对网络流量的考虑217
第11章 BBS服务器217
11.1.1 对硬件的考虑217
11.1 架设BBS站点之前的考虑217
11.2 在Linux上架设BBS站点218
11.2.1 安装BBS软件218
11.2.2 设置BBS相关文档222
11.2.3 BBS站点相关统计225
11.2.4 寄信给BBS站点内的使用者228
11.2.5 将发给BBS使用者的信件转贴到BBS站点上230
11.2.6 安装转信程序INNBBSD231
11.3 Firebird 3.0的特殊功能235
11.3.1 无站长权限的bbsd235
11.3.2 防止使用者虚灌上站次数235
第12章 IP伪装与代理服务器236
12.1 IP别名236
12.1.1 IP别名236
12.1.2 IP别名的用处236
12.1.3 设置IP别名237
12.2.2 实现1P伪装240
12.2 IP伪装240
12.2.1 了解IP伪装240
12.2.3 IP伪装存在的问题242
12.2.4 IP过滤防火墙242
12.3 配置Squid代理服务器244
12.3.1 了解Squid244
12.3.2 运行squid守护进程244
12.3.3 配置Squid常见问题246
13.1.2 NFS守护进程256
13.1.1 远程过程调用RPC256
第13章 网络文件系统NFS256
13.1 了解NFS256
13.2 建立NFS服务器257
13.2.1 建立/etc/exports文件257
13.2.2 启动NFS守护进程257
13.3 建立NFS客户机259
13.3.1 加载文件系统259
13.3.2 卸载文件系统262
13.4 NFS的安全性262
13.4.1 客户机安全262
13.4.2 服务器安全262
13.4.3 NFS与防火墙263
13.5 NFS常见问题264
第14章 网络信息服务265
14.1 了解NIS、NYS和NIS+265
14.3 建立NIS服务器266
14.2.3 NIS+工作原理266
14.2.1 NIS域266
14.2 NIS和NIS+工作原理266
14.2.2 NIS工作原理266
14.3.1 获取和安装软件ypserv267
14.3.2 准备工作267
14.3.3 配置NIS服务器267
14.4 建立NIS客户机271
14.4.1 软件获取和安装271
14.4.2 配置NIS客户机271
14.4.3 使用NYS配置NIS客户机274
14.5 测试NIS客户机274
14.6 建立NIS从服务器275
14.7 自动加载文件系统AutoFS276
14.7.1 了解AutoFS276
14.7.2 设置Automounter277
14.7.3 实现从网络中任何一台机器登录到网络中所有提供服务的机器282
15.1 设置与启动Samba285
15.1.1 设置Samba配置文件/etc/samba/smb.conf285
第15章 Samba285
15.1.2 启动与运行Samba服务器291
15.2 测试Samba是否正常运行及常见问题296
15.2.1 测试Samba296
15.2.2 Samba常见问题302
第16章 打印313
16.1 打印机种类313
16.1.1 行式打印机313
16.2 打印守护进程lpd315
16.1.2 串行打印机315
16.3 打印机设置316
16.3.1 查看打印机信息316
16.3.2 设置打印机317
16.4 Linux与Windows互相共享打印机设置323
16.4.1 在Linux下共享Windows打印机323
16.4.2 共享Linux打印机326
16.5 打印记账328
16.5.1 打印记账的一些脚本文件328
16.5.3 /usr/local/bin/lp/hp5-redir329
16.5.2 设置/etc/printcap329
16.5.4 /var/log/lp-acct330
16.5.5 /etc/conf/acct-sum331
16.5.6 /usr/local/bin/acct-all332
16.6 打印命令332
16.6.1 发送打印请求命令lpr332
16.6.2 查看打印作业清单命令lpq333
16.6.3 取消打印作业命令lprm333
16.6.4 交换打印控制命令lpc333
16.6.5 打印格式编排命令pr和mpage334
第17章 TCP/IP网络管理336
17.1 Linux的网络功能简述336
17.1.1 Linux支持的网络协议336
17.1.2 Linux提供的网络服务337
17.1.3 Linux对网络互联的支持337
17.2 网络配置338
17.2.1 网络配置相关文件和目录338
17.1.4 Linux网络管理338
17.2.2 网络配置343
17.3 网络故障查找工具349
17.3.1 ping349
17.3.2 traceroute350
17.3.3 tcpdump351
17.4 网络管理工具351
17.5 网络安全工具353
17.5.1 数据包过滤基础353
17.5.2 防火墙354
17.5.3 使用firewall-conf工具创建一个基本的防火墙356
17.5.4 使用gnome-lookkit工具设置防火墙357
第18章 基本系统管理359
18.1 什么是系统管理359
18.1.1 系统管理员基本知识359
18.1.2 系统管理任务360
18.2 开机与关机360
18.2.1 开机361
18.2.2 关机364
18.3.1 添加新的用户366
18.3 用户管理366
18.3.2 设置与改变用户信息372
18.3.3 删除或者暂时禁止用户374
18.3.4 查看用户375
18.3.5 与用户通信376
18.3.6 限制用户使用的磁盘空间377
18.4 设备与文件系统管理382
18.4.1 设备382
18.4.3 文件系统的安装与卸载383
18.4.2 文件系统383
18.4.4 创建新的文件系统385
18.4.5 使用fsconf工具创建和编辑文件系统387
18.4.6 磁盘分区的重新调整390
18.4.7 修复文件系统392
18.4.8 查看系统信息文件395
18.5 编译系统内核399
19.1.1 数据备份方案407
19.1.2 使用tar备份和恢复数据407
第19章 高级系统管理407
19.1 数据备份与恢复407
19.1.3 使用dump命令备份409
19.1.4 使用restore恢复数据410
19.1.5 使用cpio备份与恢复数据410
19.1.6 使用taper脚本备份411
19.1.7 使用BRU-2000备份413
19.2 系统性能监视413
19.2.1 Linux系统性能413
19.2.2 监视整个系统的性能413
19.2.4 监视内存的使用420
19.2.3 使用ps监视进程420
19.2.5 监视磁盘系统的性能422
19.2.6 监视文件系统424
19.2.7 监视网络性能424
19.2.8 内核表428
19.2.9 monitor监视工具434
19.3 系统安全434
19.3.1 文件与目录权限435
19.3.2 安全工具437
附录 Red Hat Linux 7.0的增强功能和新特性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