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
  • 杨惠基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2621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听证的概念和特征1

一、听证的概念1

二、听证的特征2

第二节 听证的功能3

一、保护功能3

一、听证的必要性4

第三节 听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

三、教育功能4

二、监督功能4

二、听证的可行性6

第四节 听证的本质和意义8

一、听证的本质8

二、听证的意义9

第五节 听证的历史发展10

一、听证程序的历史演进10

二、我国听证发展展望11

第六节 听证与行政救济17

一、听证程序和行政复议的区别18

二、听证程序和行政诉讼的区别19

三、协调处理三者关系的必要性20

第七节 听证研究的方法21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2

二、吸收与借鉴相结合23

三、点与面相结合23

第二章 听证原则25

第一节 概述26

一、听证原则的涵义和功效26

二、听证原则和行政处罚原则的关系28

三、听证原则和信访原则的关系30

四、听证原则的分类34

第二节 听证的一般原则36

一、依法行政和保护当事人权益原则36

二、公正和公开原则38

三、程序正当原则40

四、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41

第三节 听证的特别原则42

一、效益与效率兼顾原则42

二、自愿原则44

三、听证与调查、裁决分离原则45

四、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相结合原则46

第三章 听证的适用范围48

第一节 确定听证范围的必要性48

第二节 确定听证范围的原则51

一、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51

二、注重公正与保证效率53

三、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56

第三节 听证的法定范围57

一、超出适用范围的行政处罚能否适用听证程序58

二、听证范围的排除性条件59

三、行政机关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紧急处罚行为61

第四节 适用听证的行政处罚62

一、责令停产停业62

二、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64

三、较大数额罚款66

第五节 听证范围的发展趋势68

一、向其他行政处罚种类拓宽68

二、向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拓宽68

三、向抽象行政行为拓宽69

第四章 听证主体71

第一节 听证组织机关71

一、听证组织机关的确定原则72

二、听证组织机关与行政处罚实施机关76

三、听证组织机关的基本任务78

第二节 听证人员80

一、听证主持人80

二、听证员87

三、书记员89

第三节 听证当事人91

一、听证当事人的界定91

二、听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93

三、听证委托代理人97

四、听证利害关系人——第三人99

第四节 案件调查人员101

一、案件调查人员与听证人员的区别102

二、案件调查人员在听证中的权利与义务103

三、案件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105

第五节 其他听证参加人108

一、证人108

二、鉴定人110

三、翻译人员110

一、证据的概念及其在听证程序中的地位113

第五章 听证程序中的证据113

第一节 概述113

二、听证程序证据的特征117

第二节 证据的提供118

一、可提供证据的范围118

二、可提供证据与可接受证据130

三、证据的提供132

第三节 证据的质证142

一、质证与质证权142

二、质证主体143

三、质证的时间与方式144

四、质证的原则146

五、质证的内容148

第四节 证据的审核149

一、证据审核的必要性149

二、证据审核的主体151

三、证据审核的原则152

四、证据审核的内容与方法153

第六章 听证的准备和举行157

第一节 听证的准备157

一、听证的告知157

二、听证的提出160

三、听证的受理和通知161

第二节 听证会164

一、听证会的举行方式164

二、听证会与司法审判的区别167

三、听证会的预备程序170

四、听证会的正式程序171

五、听证会的延期、中止和终止176

第三节 听证的效力177

一、听证程序与一般程序的关系177

三、听证笔录的效力179

二、听证中的程序违法179

第四节 若干听证规则研究182

一、听证形式的选择182

二、听证管辖的细化184

三、事后听证的必要186

四、多次听证的可能189

五、听证期限的探讨190

六、遵循先例原则的适用191

第七章 国外听证程序简介193

一、听证的意义194

第一节 美国的听证程序194

二、听证程序的分类195

三、听证的条件197

四、听证当事人203

五、听证主持人208

六、听证程序中的证据规则216

七、听证的具体程序222

第二节 英国的听证程序227

一、自然公正原则227

二、听证是调查程序的主要形式229

四、听证的分类230

三、听证的适用范围230

五、听证主持人232

六、听证的程序规则232

七、听证的法律效力236

八、不服听证的申诉途径236

第三节 法国的听证程序237

一、行政法治原则237

二、咨询程序239

三、对质程序240

四、防卫权原则241

五、公开程序242

六、说明理由243

七、公务员的纪律处分244

第四节 日本的听证程序248

一、听证的产生背景248

二、听证的原则251

三、听证的适用范围253

四、听证的主体254

五、听证的程序256

一、历史背景258

第五节 德国的听证程序258

二、对当事人听证259

三、听证当事人260

四、听证代理人261

五、听证调查263

六、说明理由264

七、查阅案卷265

八、排除偏见266

九、听证形式267

后记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