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规划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鹏,陈崴嵬,曾沂,单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41783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规划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通信概论1
1.1 无线通信发展2
1.2 重要的无线通信标准组织3
1.3 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6
1.3.1 蜂窝通信系统6
1.3.2 无绳电话系统8
1.3.3 无线局域网9
1.3.4 无线个域网10
1.3.5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2
1.3.6 卫星通信系统12
1.3.7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3
1.3.8 寻呼系统14
1.4 无线电频谱资源14
思考题19
第2章 无线通信原理和关键技术21
2.1 无线通信系统21
2.1.1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21
2.1.2 无线通信系统分类22
2.1.3 无线通信网络23
2.2 无线信道24
2.2.1 移动通信信道概述24
2.2.2 多径衰落信道的物理特性26
2.2.3 信道传播模型28
2.3 多址技术31
2.3.1 概述31
2.3.2 多址技术类型32
2.4 功率控制35
2.4.1 功率控制的意义和准则35
2.4.2 功率控制的分类36
2.5 切换37
2.5.1 切换的定义及过程37
2.5.2 切换的分类38
2.6 频率复用40
2.6.1 频率复用方式40
2.6.2 频率复用系数40
2.6.3 同心圆技术41
2.6.4 软频率复用技术42
2.7 无线网络结构的演进42
2.7.1 BSC-BTS网络结构(2G网络)43
2.7.2 RNC+射频拉远分布式基站结构(3G网络)43
2.7.3 扁平式网络结构(LTE网络)46
2.7.4 异构网络融合架构48
2.8 无线网络通信协议栈51
2.8.1 OSI分层51
2.8.2 OSI各层功能53
2.8.3 OSI数据封装过程55
2.8.4 无线通信协议栈解读案例LTE56
思考题66
第3章 移动通信业务67
3.1 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历程67
3.2 移动通信业务的分类69
3.2.1 传统电信业务69
3.2.2 移动互联网业务73
3.3 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要求75
3.3.1 业务类型75
3.3.2 业务承载要求76
3.4 移动通信业务质量要求78
3.4.1 传统电信业务78
3.4.2 移动互联网业务79
3.5 移动互联网业务解决方案和技术82
3.5.1 移动流媒体业务解决方案82
3.5.2 移动位置业务解决方案86
3.5.3 开放业务体系结构88
3.5.4 虚拟归属环境89
3.5.5 分布式计算架构及技术90
3.5.6 智能技术91
3.5.7 轮廓数据技术91
3.6 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92
思考题93
第4章 移动通信业务模型与业务预测95
4.1 移动通信业务预测的目的和主要内容95
4.2 用户和业务预测方法96
4.2.1 用户预测97
4.2.2 业务量预测98
4.2.3 业务分布预测98
4.3 业务模型98
4.3.1 CS业务模型99
4.3.2 PS业务模型100
4.4 业务量分解103
思考题106
第5章 GSM无线网络107
5.1 GSM网络概述107
5.1.1 GSM网络发展历史107
5.1.2 GSM用户发展状况108
5.2 GSM网络主要技术原理110
5.2.1 频率配置110
5.2.2 多址技术与无线信道112
5.2.3 数据传输114
5.2.4 不连续发射117
5.2.5 功率控制117
5.2.6 跳频技术118
5.2.7 小区选择与重选119
5.2.8 位置更新及切换122
5.2.9 呼叫建立128
5.3 GSM网络技术体制和设计规范131
5.3.1 无线通信设计的一般要求131
5.3.2 GSM网络技术体制133
5.3.3 GSM网络设计规范137
5.4 GSM网络技术演进141
5.4.1 GPRS142
5.4.2 EDGE及EDGE Evolution143
5.4.3 多载波基站145
思考题147
第6章 cdma2000无线网络149
6.1 cdma2000网络概述149
6.1.1 cdma2000网络结构149
6.1.2 无线网元功能152
6.1.3 系统接口与信令152
6.1.4 cdma2000发展现状154
6.2 cdma2000网络主要技术原理155
6.2.1 CDMA通信原理155
6.2.2 CDMA信道结构155
6.2.3 cdma2000 1x关键技术157
6.2.4 cdma2000 1x EV-DO关键技术163
6.3 cdma2000技术体制和设计规范166
6.3.1 cdma2000技术体制166
6.3.2 cdma2000设计规范168
6.4 cdma2000技术演进171
6.4.1 EV-DO Rev.0技术172
6.4.2 EV-DO Rev.A技术174
思考题176
第7章 WCDMA无线网络177
7.1 WCDMA网络概述177
7.1.1 网络结构177
7.1.2 接口179
7.1.3 网元功能181
7.2 WCDMA网络主要技术原理184
7.2.1 WCDMA技术特点185
7.2.2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及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186
7.2.3 扩频与调制194
7.2.4 Rake接收机196
7.2.5 HSDPA原理与关键技术197
7.2.6 HSUPA原理与关键技术200
7.3 WCDMA网络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202
7.3.1 标准化进程202
7.3.2 技术参数203
7.3.3 技术体制和设计规范203
7.4 WCDMA网络技术演进204
7.4.1 高阶调制方式205
7.4.2 MIMO天线技术205
7.4.3 多载波技术205
7.4.4 Femto206
7.4.5 Home NodeB207
思考题210
第8章 TD-SCDMA无线网络211
8.1 TD-SCDMA网络概述211
8.1.1 标准化进展211
8.1.2 网络结构213
8.1.3 网元功能214
8.1.4 TD-SCDMA新技术应用215
8.2 TD-SCDMA网络主要技术原理221
8.2.1 技术概述221
8.2.2 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222
8.2.3 TD-SCDMA系统物理层过程223
8.3 TD-SCDMA网络技术体制和设计规范228
8.3.1 技术体制228
8.3.2 设计规范231
8.4 TD-SCDMA网络技术演进234
8.4.1 1.4 MHz压缩载波带宽234
8.4.2 TD-SCDMA系统的MBMS235
8.4.3 TD-SCDMA系统的HSPA+237
8.4.4 TD-SCDMA系统的家庭基站238
思考题240
第9章 LTE无线网络241
9.1 LTE网络概述241
9.1.1 网络结构241
9.1.2 网元功能243
9.1.3 空中接口协议框架243
9.2 LTE网络主要技术原理245
9.2.1 物理层主要技术参数245
9.2.2 物理层帧结构246
9.2.3 物理信道与传输信道247
9.2.4 物理信道处理流程249
9.2.5 逻辑信道251
9.2.6 关键新技术简介253
9.3 LTE网络技术体制和设计规范259
9.3.1 LTE标准化进程259
9.3.2 LTE技术体制、设计规范260
9.4 LTE技术演进262
9.5 LTE FDD与TDD的区别262
9.5.1 主要技术差异263
9.5.2 FDD与TDD系统的网络性能差异266
9.5.3 FDD与TDD系统的产品形态差异268
9.5.4 FDD与TDD系统的网络部署差异269
思考题271
第10章 LTE-Advanced无线网络273
10.1 LTE-Advanced网络概述273
10.1.1 LTE-Advanced制订背景及标准化进展273
10.1.2 LTE-A主要指标和需求275
10.2 LTE-Advanced网络主要技术原理276
10.2.1 LTE-Advanced网络主要新技术概述276
10.2.2 载波聚合277
10.2.3 Relay279
10.2.4 CoMP282
10.2.5 增强型上下行多天线传输技术283
10.2.6 增强型小区干扰消除(eICIC)284
10.3 LTE-Advanced网络技术应用试验286
10.3.1 载波聚合286
10.3.2 CoMP287
10.3.3 增强型小区干扰消除(eICIC)288
10.4 5G技术展望289
10.4.1 5G需求289
10.4.2 5G网络结构及频率291
10.4.3 5G发展历程291
10.4.4 5G关键技术分析293
思考题297
第11章 天馈线系统299
11.1 天馈线系统基本原理299
11.1.1 天馈线系统组成299
11.1.2 天线的基本知识300
11.1.3 馈线的基本知识314
11.1.4 泄漏电缆天线系统317
11.2 智能天线319
11.2.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319
11.2.2 智能天线的结构321
11.2.3 智能天线的技术实现322
11.2.4 智能天线的分类323
11.2.5 智能天线的应用326
11.3 美化天线327
11.3.1 美化天线的基本概念327
11.3.2 美化天线的分类328
11.3.3 美化天线的设计原则333
11.4 天线的发展趋势及新型天线335
11.4.1 基站天线的发展趋势335
11.4.2 新型天线338
思考题345
第12章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347
12.1 室内覆盖系统组成及方法347
12.1.1 室内覆盖概述347
12.1.2 室内覆盖系统组成348
12.1.3 室内分布系统器件348
12.1.4 无分布系统覆盖方法349
12.2 信号源349
12.2.1 信号源划分349
12.2.2 信号源选取原则350
12.3 室内分布系统351
12.3.1 分布系统的种类351
12.3.2 分布系统的选取原则354
12.3.3 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354
12.3.4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357
12.4 多制式合路室内覆盖系统358
思考题361
第13章 移动网络测试与仿真363
13.1 概述363
13.2 网络测试364
13.2.1 网络测试方法364
13.2.2 网络测试指标367
13.2.3 网络测试仪表373
13.3 网络仿真379
13.3.1 前期准备380
13.3.2 初步仿真384
13.3.3 详细仿真386
13.3.4 关键技术建模方法391
13.3.5 网络仿真案例393
13.4 总结398
思考题398
第14章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399
14.1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简介399
14.2 WLAN400
14.2.1 WLAN简介400
14.2.2 WLAN系列标准401
14.2.3 WLAN频段及物理层技术403
14.2.4 WLAN设备405
14.2.5 Mesh406
14.2.6 WAPI408
14.3 其他宽带无线接入技术409
14.3.1 本地多点分配系统409
14.3.2 3.5GHz固定无线接入(FWA)系统410
14.3.3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411
14.3.4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412
思考题412
第15章 微波通信系统413
15.1 微波通信系统基本概念413
15.2 微波通信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414
15.3 分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416
思考题418
第16章 卫星通信系统419
16.1 卫星通信系统简介419
16.1.1 卫星通信的概念419
16.1.2 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420
16.1.3 卫星通信系统组成421
16.2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423
16.2.1 北斗卫星系统423
16.2.2 铱星卫星通信系统424
16.2.3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425
16.2.4 VSAT卫星通信系统427
16.3 卫星通信技术428
16.3.1 MIMO技术428
16.3.2 卫星载荷技术429
16.3.3 更高频段卫星通信技术430
16.3.4 激光卫星通信技术430
16.3.5 卫星互联网技术431
思考题432
第17章 无线通信的电磁兼容与防护433
17.1 电磁兼容433
17.1.1 干扰原理分析434
17.1.2 系统间干扰分析方法436
17.1.3 系统间干扰隔离措施438
17.2 电磁辐射与电磁防护440
17.2.1 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440
17.2.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441
17.2.3 电磁辐射的限值443
17.2.4 通信电磁辐射标准445
17.2.5 通信台站电磁辐射的计算449
17.2.6 通信台站环境影响评价451
思考题454
参考文献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