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
  • 查明昊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6332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僧侣-诗人-研究-中国-唐代;僧侣-诗人-研究-中国-五代(907~96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概念之梳理1

二 研究综述2

(一)“单兵作战”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3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7

三 诗僧作品的校辑与整理状况12

四 当前唐五代诗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3

(一)对诗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3

(二)研究资料的匮乏,作品亟待整理13

(三)亟待“复合型”学者的出现14

(四)重个体研究而轻群体研究,且基本局限在诗僧诗歌领域14

第一章 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15

第一节 唐宋社会转型与佛教转型15

第二节 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21

第三节 唐五代诗僧创作的兴盛及其成因26

第四节 唐五代诗僧对文人的影响29

第五节 唐五代诗僧的时空分布31

第二章 唐五代宫廷诗僧群体37

第一节 唐五代宫廷诗僧群体活动背景的历史演变37

一、佛道之争与政治斗争的纠葛37

二、贯穿佛道之争始终的“三教论议”41

三、三教争斗中的儒教42

第二节 唐五代宫廷诗僧群体诗风的流变43

一、前期宫廷诗僧——继承与新变43

二、中后期内供奉诗僧——与文人的同质化47

第三章 唐五代江左诗僧群体52

第一节 初唐至中唐前期——名士型诗僧52

第二节 中唐——文人化诗僧54

第三节 晚唐五代——“干谒型”诗僧56

第四章 唐五代敦煌诗僧群体62

第一节 陷蕃时期——沦陷区文学63

第二节 张氏归义军政权时期——光复期文学66

第三节 曹氏归义军政权时期——孤岛文学70

第五章 唐五代还俗应举诗僧群体72

第一节 唐五代佛门与科举之交涉72

一、文人因科举而逃禅与僧人因科举而还俗72

二、僧道还俗后仕途之比较74

三、僧道还俗应举政策之变迁76

四、僧人影响科举之方式77

五、试经度僧与科举80

第二节 还俗应举诗僧群体及其文学81

一、初盛唐还俗应举诗僧——宫廷酬唱的富贵祥和81

二、中唐应举诗僧群体——科场蹉跎的哀歌86

三、唐末五代还俗应举诗僧——关切民生的悲悯91

第六章 唐五代通俗诗僧群体94

第一节 通俗诗僧群体的形成及其群体特征94

一、通俗诗僧群体的形成94

二、通俗诗僧群体的群体特征96

第二节 通俗诗僧群体的演变98

一、早期——以三卷本《王梵志诗》为中心98

二、中后期——以寒山诗为代表101

第三节 通俗诗僧群体的影响108

一、王梵志诗、寒山诗在文人中的影响与传播108

二、王梵志诗、寒山诗在诗僧中的影响109

三、王梵志诗、寒山诗对禅宗僧人的影响110

四、王梵志诗、寒山诗在海外的影响110

第七章 唐五代朝鲜、日本来华诗僧群体112

第一节 朝鲜、日本来华僧人概况及其与汉文学圈形成之关系112

第二节 朝鲜来华诗僧的创作及其与中国僧俗的文学交往113

一、初盛唐时新罗诗僧(尼)与中国文人文学交往114

二、中唐时期朝鲜来华诗僧群体的创作——以金地藏为中心116

三、晚唐五代时期朝鲜来华诗僧与唐代僧俗的文学交往117

第三节 日本来华诗僧的文学创作及其与中国僧俗的文学交往118

第四节 朝鲜、日本来华诗僧群体之比较127

第八章 唐五代中国赴印僧人群体与西域入唐胡僧群体131

第一节 唐五代中国赴印求法诗僧群体131

一、唐五代中国僧人赴印求法概况131

二、西行僧人的求法生活及情感世界132

三、西行赴印求法诗僧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134

第二节 唐五代胡僧形象及其诗歌创作135

一、唐人诗歌中的胡僧形象136

二、胡僧的诗歌创作139

第九章 唐五代僧人行记文学研究(存目)142

第十章 初盛唐诗僧文学理论研究142

一、慧净的诗学理论143

二、上官仪的声律、对偶思想及元兢对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44

三、玄监与摘句评诗147

第十一章 中唐诗僧文学理论研究149

第一节 统合儒释——中唐诗僧文学理论创作的思想背景149

第二节 由盛唐向中唐诗风转变的枢机——皎然的文学思想及其《诗式》研究151

一、以释统合儒道和以佛释诗的努力与其间的矛盾151

二、诗学审美观的最高范式——“中道”观与以禅论诗156

三、以诗境说为中心的文学思想157

四、《诗式》及其对诗话体例的贡献165

第十二章 晚唐五代诗僧文学理论研究169

第一节 晚唐五代诗僧文学理论创作的背景169

第二节 晚唐五代诗僧的诗禅观及其影响下的文学观171

第三节 “以禅喻诗”道路的开创174

一、以禅评诗——南北二宗的引入175

二、以禅拟诗175

三、以禅参诗178

四、以禅论诗179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僧句法理论及诗僧诗格著作对宋人诗话的影响180

一、对初盛唐近体诗论研究的深化、细化180

二、注重炼字181

三、晚唐五代诗僧诗格著作体例之创新182

附录一:唐代诗僧作品辑佚195

第一部分 诗歌195

第二部分 散文及其他208

附录二:唐代诗僧艺文志213

一、总集213

二、别集214

三、诗文评、诗格216

四、其他217

附录三:唐五代功德使补考218

一、形成期218

二、使职的固定化时期222

三、唐末五代226

四、宦官与朝官围绕僧道事务管理权的争斗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