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
  • 戴玉忠,刘明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94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立法模式与刑法机制的协调3

犯罪圈的界定及其关系处理3

一、犯罪圈的确定原则3

二、确定犯罪圈必须处理的关系7

从刑罚的特性看犯罪圈的界限14

一、动用刑罚的必要性18

二、动用刑罚的可能性20

三、动用刑罚的效益性22

和谐社会与刑事立法24

一、刑事立法的动向及其背景24

二、“和谐社会”作为刑事立法的价值追求26

三、完善我国刑事立法的具体措施28

对我国刑事立法模式的反思与重构30

一、我国刑事立法模式的现状30

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31

三、刑事立法模式选择所遵循的主要原则33

四、对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模式的展望34

单一法典化的刑法立法模式之反思38

一、历史回顾:从分散立法到单一法典化38

二、现实挑战:单一法典化模式的局限性39

三、应然选择:刑法典与特别刑事立法相结合42

单行刑法立法技术的历史考察与完善建言45

一、关于单行刑法的名称45

二、关于单行刑法的条文化表达方式48

三、关于单行刑法的公布与实施的时间49

论刑法修正机制的协调55

一、刑法体系结构的变革56

二、刑法修正案与刑法典的完善58

三、刑法修正案与刑法典的协调60

我国刑法修正案实践与思考67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的有效尝试67

二、我国刑法修正案之存在问题69

三、我国刑法修正案之完善建议71

结束语73

附属刑法相关问题探讨74

一、附属刑法存在的必要性问题74

二、附属刑法的内在结构问题77

三、附属刑法的立法权问题79

四、附属刑法的效力问题81

我国刑事立法技术之反思与重构83

一、刑事立法技术之内涵简释与功能梗概83

二、关于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技术之反思85

三、我国刑事立法技术完善之宏观语境88

四、结语90

我国贿赂犯罪刑法规范的演变与立法协调91

一、建国初期贿赂犯罪刑法规范的主要特征91

二、1979年刑法典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92

三、1982年《决定》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93

四、1988年《补充规定》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94

五、1995年《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决定》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95

六、1997年修订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96

七、我国贿赂犯罪刑法规范的立法协调98

第二编 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协调105

论我国刑法总则与分则相关规定的协调105

一、总则关于犯罪定义的规定与分则相关规定的协调105

二、总则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与分则相关规定的协调108

刑法典中部分总则制度之分则化和分则制度之总则化的思索112

一、刑事立法中存在的制度失衡和逻辑不协调112

二、关于刑法典中部分总则制度的分则化:以特殊累犯制度为例113

三、关于刑法典中部分分则制度的总则化:以特别自首规则为例117

四、对刑法典中具体制度进行角色调整的价值126

论刑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刑法第17条第2款为例的分析129

一、立法与司法的冲突:罪名应当法定130

二、刑法第17条第2款的立法疏漏135

三、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是罪名而不是行为140

四、合理解释刑法:刑法规范冲突的克服143

刑法总则与分则规定的矛盾及其协调问题探讨150

一、罪刑法定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规定的矛盾及其协调方式问题150

二、累犯与毒品累犯规定的矛盾及其协调方式问题152

三、自首与贿赂罪自首规定的矛盾及其协调方式问题154

四、一般缓刑与战时缓刑的矛盾及其协调方式问题155

五、牵连犯立法规定的矛盾及其协调方式问题156

刑法总则规定与分则规定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以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时如何处理为切入160

一、问题的提出:当分则规定与总则规定之间出现不协调160

二、解释论者为弥补上述不协调所作的努力及其边界161

三、出现上述不协调的根源所在:对相关立法的评价、追问与建议164

第三编 刑罚体系与刑罚结构的协调171

刑种设置结构研究171

引言171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刑种设置171

二、我国现行刑种设置结构属于“两极化”类型174

三、我国应确立宽严有度的刑种设置结构179

四、刑罚改革的主要设想181

结语186

论刑罚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88

一、死缓的缺陷与完善188

二、无期徒刑的缺陷与完善189

三、减刑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90

四、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192

五、数罪并罚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95

六、行刑时效的缺失建立197

七、结论197

我国刑罚的不经济及其改进199

一、现行刑罚体系不经济的表现199

二、促进我国刑罚经济的两点思考203

再社会化理念导向下的刑罚体系重构209

一、再社会化理念的提出209

二、我国刑法应确立促进犯罪人再社会化的原则210

三、以再社会化理念为导向推进我国刑罚改革211

论行政犯与刑事犯的区分对刑事立法的影响217

一、行政犯与刑事犯的关系218

二、行政犯与刑事犯区分的立法意义221

三、行政犯与刑事犯区分对我国行政犯立法模式选择的意义224

四、行政犯与刑事犯区分对我国行政犯立法的具体影响227

法定刑的合理配置——罪与刑之和谐的立法实现230

一、法定刑及其设置根据230

二、法定刑配置及其根据231

三、法定刑配置的理念与原则232

四、法定刑配置模式233

五、我国现行刑法中法定刑配置之评析236

六、结语238

“以人为本”的刑罚体系之建构240

一、“以人为本”的刑事法治理念之倡导240

二、我国现行刑罚体系的“人本主义”审视241

三、“以人为本”的刑罚体系之建构244

第四编 刑法与相关法律的协调251

论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协调——以对治安拘留场所监督和劳动教养制度改造为视角251

一、从一个案例看治安管理处罚和劳动教养存在的问题251

二、关于改造劳动教养制度的观点253

三、立法建议254

关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几点思考——兼谈与刑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协调256

一、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重要意义256

二、关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立法建议257

三、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与刑法及治安管理的协调259

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协调研究262

一、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价值选择上的协调262

二、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总则方面的协调265

三、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行为及其处罚规定上的衔接与协调266

四、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进一步协调的问题268

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关系辨析及处罚协调273

一、犯罪与违法行为的本质分析275

二、犯罪与违法行为处罚机制协调的理论路径278

三、犯罪与违法行为协调处罚机制的理性建构281

试论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一体化284

一、提出问题284

二、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的关系285

三、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之脱节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287

四、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一体化289

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协调的思考295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律的制定与发展295

二、刑法基本理论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渗透298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可资借鉴于刑法的思考301

四、结语305

同种行为不同语境下的客观解读——寻找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模糊边界307

一、“同种行为”的两个面向308

二、实质解释:区分行为的唯一路径310

三、情节轻重:质与量上的不同考量314

论通过刑法减轻控方责任——兼及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协调317

一、为什么要适度减轻控方责任317

二、刑法立法与控方举证责任的减轻319

三、刑法解释与控方证明责任的降低325

四、余论327

刑法与监狱法的冲突与协调331

一、引言331

二、刑法与监狱法法律规范冲突与抵牾332

三、解决刑法与监狱法冲突路径的探寻335

法际整合中的刑法协调——以偷税罪为分析视角339

一、法际整合对于刑法协调的必要性339

二、纳税义务——在法际整合视角下的解释340

三、限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范围——效率优先与实质平等的法际协调343

四、偷税罪的主体是否包括非法经营者——法际间评价标准的协调344

《违法行为矫治法》立法的正当性根据346

一、合目的性路径的困境346

二、利益权衡路径的证成349

劳动教养新出路——从社区矫正的结构性功能之视角353

一、劳动教养的刑罚意义353

二、社区矫正的结构性功能及对劳动教养的意义356

《违法行为矫治法》之性质解读360

一、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之动因: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360

二、《违法行为矫治法》之性质解读363

三、《违法行为矫治法》之定性对其内容及执行方式的影响367

第五编 刑法与有关国际公约的协调371

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制度的完善371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制定背景371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要内容372

三、《公约》指导下中国反腐败刑事制度的完善37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的协调和完善383

一、国际反腐公约与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衔接383

二、贿赂类犯罪行为的立法协调与完善384

三、贪污类犯罪行为的立法协调与完善401

四、腐败后续犯罪行为的立法协调与完善402

论我国惩治腐败犯罪刑法立法的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407

一、国际合作惩治腐败犯罪的必要性及其反腐立法407

二、惩治腐败犯罪的国际与国内立法之比较409

三、我国惩治腐败犯罪刑法立法的完善411

我国贿赂犯罪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协调——以加强和完善我国反腐败预防机制为前提418

一、协调之前提——加强和完善我国反腐败预防机制418

二、我国贿赂犯罪立法与《公约》之比较420

三、我国贿赂犯罪立法与《公约》之协调423

论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实体法之完善427

一、贿赂本国公职人员427

二、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428

三、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430

四、私营部门内的贿赂和侵吞财产432

五、我国现行法律适用《公约》存在的问题437

中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协调问题论纲438

一、与时俱进:中国刑法与《反腐公约》相协调的重大意义439

二、适用模式:中国刑法与《反腐公约》相协调的路径选择441

三、腐败犯罪:中国刑法与《反腐公约》相协调的概念基石445

贿赂的范围——以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协调为视角450

一、贿赂之渊源450

二、外国及国际社会关于贿赂范围之立法例451

三、贿赂范围应有的立法取向452

中国腐败犯罪的刑法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协调456

一、《刑法》关于腐败犯罪的立法与《公约》的差距457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的适用方式:纳入抑或转化460

三、中国惩治腐败犯罪刑法立法的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主要参照461

我国刑法与反腐败国际公约的协调——预防与追讨外逃腐败资金的国际法机制研讨469

一、提出问题469

二、《公约》关于预防与追讨外逃腐败资金的相关规定及我国刑法相关制度的缺位470

三、我国刑法与《公约》进行协调的立法建议475

中国刑法死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批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创造条件478

引言478

一、少杀、慎杀是中国现阶段对待死刑的重要刑事政策479

二、中国刑法死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81

三、改革与完善中国刑法死刑制度的构想483

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改革和完善中国死刑制度的关键494

五、结语497

死刑适用标准的合理界定——兼谈与国际公约有关标准的协调499

一、我国刑法和国际公约有关死刑适用标准的规定及其理解499

二、死刑适用标准的合理界定及其具体把握504

我国刑法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协调508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在制度理念上的不同导向509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在制度理念上的协调513

略论我国刑法与反劫持航空器国际公约的协调519

一、前言519

二、我国刑法关于劫持航空器罪的规定以及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520

三、反劫持航空器国际公约521

四、我国刑法与反劫持航空器国际公约之协调525

结语530

我国刑法与惩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国际公约的协调和发展531

一、惩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国际公约531

二、四个国际公约对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规定534

三、我国刑法与四个国际公约的对接与不足541

四、我国刑法与四个国际公约的协调和发展543

论全球化时代的刑法国际协调544

一、前言544

二、我国刑法国际协调问题的提出544

三、我国刑法国际协调的主要对象546

四、我国刑法国际协调的主要领域548

五、结语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