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TV技术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PTV技术及应用
  • 卢官明,宗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6186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网络电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PTV技术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IPTV的基本概念1

1.2 IPTV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1

1.2.1 IPTV业务平台2

1.2.2 IP承载网络5

1.2.3 用户接收终端7

1.3 IPTV的相关标准8

1.3.1 总体框架标准9

1.3.2 音视频压缩编码标准10

1.3.3 流媒体文件格式11

1.3.4 流媒体传输协议13

1.3.5 数字版权管理标准15

1.3.6 中国IPTV标准制定情况18

1.4 IPTV产业化发展驱动因素19

1.5 IPTV的发展状况20

第2章 数字音视频编码技术23

2.1 音频信号的分类及压缩编码的机理23

2.1.1 音频信号的分类23

2.1.2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的机理23

2.2 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25

2.2.1 响度25

2.2.2 音调28

2.2.3 音色28

2.2.4 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29

2.3 感知音频编码的基本原理31

2.3.1 自适应变换编码31

2.3.2 子带编码32

2.4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33

2.5 数字视频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6

2.6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回顾37

2.7 哈夫曼编码39

2.7.1 哈夫曼编码的方法39

2.7.2 哈夫曼编码的特点40

2.8 算术编码41

2.9 预测编码44

2.10 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预测编码45

2.11 变换编码49

2.11.1 变换编码的基本原理49

2.11.2 DCT图像编码50

2.12 基于模型的图像编码54

第3章 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58

3.1 概述58

3.2 MPEG标准59

3.2.1 MPEG-2标准中的I、P和B帧60

3.2.2 MPEG-2视频码流的分层结构61

3.2.3 MPEG-2视频编码关键技术64

3.2.4 MPEG-2的“档次”与“级”66

3.2.5 MPEG-2 AAC68

3.2.6 MPEG-4简介71

3.2.7 MPEG-4视频编码功能与特点72

3.2.8 MPEG-4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76

3.2.9 MPEG-4可分级视频编码80

3.2.10 MPEG-4的容错视频编码87

3.2.11 MPEG-4音频编码标准88

3.3 H.264视频编码标准93

3.3.1 概述93

3.3.2 H.264视频编码层的核心技术及其特点95

3.3.3 H.264对网络的自适应性及抗误码技术100

3.3.4 H.264的档次和级103

3.4 AVS视频编码标准105

3.4.1 概述105

3.4.2 AVS1-P2106

3.4.3 AVS 1-P2与H.264的比较109

3.4.4 AVS1-P7113

3.4.5 AVS音频编码标准114

3.4.6 AVS的优势115

3.4.7 AVS标准的产业化进展117

3.5 VC-1视频编码标准118

3.5.1 VC-1的关键技术118

3.5.2 VC-1与H.264的技术比较121

第4章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123

4.1 IPTV系统对DRM的需求123

4.2 DRM系统的体系结构125

4.2.1 DRM系统的功能结构125

4.2.2 DRM系统的信息结构126

4.2.3 DRM系统的技术体系126

4.3 数据加密技术128

4.3.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128

4.3.2 密码体制的分类131

4.3.3 分组密码基础133

4.3.4 数据加密标准——DES137

4.3.5 其他对称分组密码简介139

4.3.6 RSA公钥密码体制140

4.4 数字签名142

4.4.1 电子签名和数字签名的概念142

4.4.2 数字签名的技术保障143

4.4.3 数字签名的技术实现146

4.5 密钥管理146

4.5.1 密钥的组织结构147

4.5.2 密钥生成148

4.5.3 密钥分配149

4.5.4 密钥存储153

4.5.5 密钥更换154

4.6 数字水印技术155

4.6.1 数字水印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应用155

4.6.2 数字水印技术的特性156

4.6.3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157

4.6.4 数字水印的分类159

4.6.5 图像数字水印的嵌入算法160

4.6.6 DWT和DCT相结合的水印嵌入和检测算法实例164

4.6.7 视频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方案164

4.6.8 水印的攻击方法和对策165

4.7 DRM技术方案168

4.7.1 IPTV系统中的DRM技术168

4.7.2 基于OMA DRM规范的DRM方案170

4.7.3 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172

4.7.4 RealNetworks公司的Helix DRM方案174

第5章 IP承载网技术177

5.1 IPTV业务对承载网的性能要求177

5.2 IP多播技术179

5.2.1 多播的概念179

5.2.2 多播技术的基本原理180

5.2.3 多播组网结构187

5.2.4 受控多播190

5.2.5 IPv6多播的新特性192

5.3 内容分发网络(CDN)193

5.3.1 内容分发网络的概念193

5.3.2 CDN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94

5.3.3 CDN的主要实现方式197

5.3.4 CDN的关键技术197

5.4 P2P技术200

5.4.1 P2P的含义200

5.4.2 P2P流媒体技术201

5.4.3 P2P技术的发展202

5.5 xDSL接入技术203

5.5.1 ADSL技术204

5.5.2 ADSL2和ADSL2+技术206

5.5.3 ADSL2/ADSL2+技术的特点207

5.5.4 VDSL2技术209

5.6 光纤接入技术211

5.6.1 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及基本特征211

5.6.2 PON技术概述213

5.6.3 EPON技术215

5.6.4 GPON技术217

5.6.5 EPON与GPON的比较225

5.6.6 光纤接入的新技术热点228

5.7 WiMAX接入技术229

5.7.1 WiMAX的产生背景229

5.7.2 IEEE 802.16系列标准230

5.7.3 IEEE 802.16协议栈模型231

5.7.4 IEEE 802.16d/e的主要技术特征233

5.7.5 WiMAX技术的应用场景235

5.7.6 WiMAX与Wi-Fi、3G的比较237

5.7.7 WiMAX发展面临的挑战239

第6章 流媒体传输技术241

6.1 流媒体的基本概念241

6.2 流媒体系统及其关键技术242

6.3 IPTV中的流媒体传输方式243

6.3.1 ISMA方式243

6.3.2 MPEG-2 TS over IP方式244

6.3.3 两种流传输方式的比较244

6.4 视频容错编码与掩错技术245

6.4.1 编码端的容错编码技术246

6.4.2 解码端的掩错技术251

6.5 视频转码技术253

6.5.1 概述253

6.5.2 视频转码系统的典型体系结构及性能比较253

6.5.3 视频转码的关键技术255

6.5.4 转码系统的实现方式256

第7章 IP机顶盒258

7.1 IPTV终端类型258

7.2 机顶盒概述259

7.2.1 机顶盒的概念259

7.2.2 IP机顶盒的功能260

7.3 IP机顶盒的技术要求260

7.4 IP机项盒与业务平台的接口263

7.4.1 IP机顶盒与业务平台的接口模型263

7.4.2 主要协议263

7.4.3 接口模型与中间件的关系265

7.5 IP机顶盒的技术方案266

7.5.1 IP机顶盒的硬件平台266

7.5.2 IP机顶盒的软件构架269

第8章 IPTV的业务及其实现技术276

8.1 IPTV的业务种类276

8.1.1 IPTV基本业务276

8.1.2 IPTV增值业务277

8.2 IPTV增值业务平台279

8.2.1 IPTV增值业务平台的结构279

8.2.2 增值业务平台的特点280

8.2.3 IPTV增值业务平台与IPTV业务系统的关系281

8.3 IPTV增值业务实现中的关键技术281

8.3.1 增值业务中间件281

8.3.2 应用认证的安全机制282

第9章 IPTV系统解决方案283

9.1 引言283

9.2 中兴通讯的IPTV多媒体解决方案283

9.3 UT斯达康的IPTV解决方案287

9.3.1 RollingStream系统结构287

9.3.2 RollingStream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特点289

9.3.3 RollingStream的运营支撑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292

9.4 华为的IPTV解决方案294

9.4.1 华为IPTV解决方案总体介绍294

9.4.2 业务支撑系统296

9.4.3 媒体传送网298

9.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IPTV解决方案299

附录 缩略语英汉对照300

参考文献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