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外科手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脊柱外科手术学
  • 饶书城,宋跃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8479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726页
  • 主题词:脊柱损伤-外科手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脊柱外科手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脊柱疾患分类3

第二节 脊柱手术的演进4

第三节 治疗原则5

第四节 脊柱外科医师的素质和修养6

第二章 脊柱外科应用解剖8

第一节 脊柱应用解剖8

一、椎体8

二、椎弓9

三、横突和棘突10

四、前、后纵韧带10

五、黄韧带11

六、棘上韧带11

七、棘间韧带12

八、椎间关节13

九、钩椎关节(颈椎体侧关节)16

十、椎间盘17

十一、椎管17

十二、神经通道18

十三、脊柱的动脉24

十四、脊柱的静脉27

十五、脊柱的神经配布29

第二节 常用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30

一、颈后路层次30

二、颈前路层次31

三、胸后路层次34

四、胸后外侧入路层次35

五、经胸膜腔侧方入路层次36

六、胸腰部及腰部后路层次36

七、胸腰部后外侧入路层次38

八、经腹膜腔前正中入路层次38

第三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40

第一节 脊柱的运动学40

一、颈椎的运动学41

二、胸椎的运动学43

三、腰椎的运动学44

第二节 脊柱的力学性能和功能性生物力学45

一、椎间盘45

二、椎体47

三、后部骨结构47

四、韧带48

五、肋骨框架49

六、肌肉49

第三节 脊髓的生物力学49

一、脊髓的结构特点和组织特性49

二、脊髓形状改变与脊柱活动的关系50

三、周围软组织对脊髓的保护作用51

第四节 脊柱损伤的生物力学51

一、颈椎损伤52

二、胸腰椎损伤55

第五节 腰椎节段性不稳的生物力学58

一、脊柱不稳的定义58

二、腰椎抵抗载荷的稳定功能58

三、脊柱不稳的临床分类60

四、退行性腰椎不稳60

第六节 脊柱固定手术的生物力学原则62

一、从力学需要选择内固定器械63

二、总体刚度和三维固定63

三、固定和融合范围64

第四章 临床检查与诊断66

第一节 病史采集66

第二节 物理检查68

一、脊柱形态的检查68

二、疼痛的检查69

三、脊柱运动功能的检查70

四、颈椎的检查70

五、腰腿痛的检查71

第三节 影像检查74

一、脊柱X线影像中的常见变异74

二、脊柱病损的基本X线表现75

三、造影检查76

四、CT与MRI78

五、放射性核素骨扫描78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78

一、脑脊液动力学检查79

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79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80

第六节 电生理检查81

一、肌电图81

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83

第七节 与脊柱疾患相关的神经病学问题83

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83

二、脊髓空洞症85

三、坐骨神经痛86

第五章 影像诊断学89

第一节 X线诊断89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89

二、X线检查方法89

三、脊柱正常X线表现91

四、脊柱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95

第二节 CT诊断100

一、基本原理100

二、CT扫描技术和检查方法100

三、脊柱正常CT解剖要点101

四、脊柱疾病的CT诊断103

第三节 MRI诊断111

一、基本原理和常用MRI技术111

二、脊柱正常MRI解剖要点114

三、病理组织的MRI特点116

四、脊柱疾病的MRI诊断120

第六章 诱发电位126

第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126

一、刺激与记录方法126

二、SEP波形特征与临床观察指标127

三、各类SEP的基本波形及正常参考值129

四、SEP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131

第二节 运动诱发电位133

一、刺激与记录方法133

二、MEP波形特征与临床观察指标134

三、MEP正常参考值135

四、磁和电刺激的优缺点及相关问题136

五、MEP在急、慢性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137

第三节 脊柱手术中的EP监测139

一、SEP监测139

二、MEP监测145

三、神经根功能监测148

第七章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152

第一节 术前准备152

一、手术者准备152

二、患者准备153

三、手术室准备155

四、手术器械准备156

第二节 术后处理157

一、一般处理157

二、特殊问题处理160

第八章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163

第一节 术中并发症163

一、脊髓损伤163

二、周围神经和神经根损伤165

三、术中出血165

四、血管损伤166

五、硬脊膜损伤167

六、定位错误167

七、其他脏器损伤168

八、异物遗留168

第二节 术后并发症168

一、全身并发症168

二、局部并发症170

第九章 脊柱牵引与外固定173

第一节 颈椎牵引173

一、枕颌带牵引法173

二、颅骨弓牵引法174

三、头环牵引法176

第二节 腰椎与全脊柱牵引178

一、骨盆带牵引法178

二、头盆环牵引法178

第三节 脊柱外固定180

一、石膏外固定180

二、支架外固定182

第十章 脊柱融合术概论184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方法184

第二节 植骨块的切取188

一、髂骨植骨块的切取188

二、胫骨植骨块的切取190

三、腓骨植骨块的切取190

第三节 脊柱后路融合术191

一、Hibbs脊柱融合术191

二、改良的Hibbs术式192

三、Albee脊柱融合术192

四、Hibbs-Albee脊柱融合术192

五、H形植骨术192

六、腰骶段小关节融合术193

七、假关节修补术193

第四节 脊柱后外侧融合术194

第五节 脊柱前路融合术194

第六节 椎体间融合器与钛网196

一、椎体间融合器196

二、钛网197

第十一章 脊柱内固定概论198

第一节 脊柱后路固定器199

椎弓根螺丝钉类固定器200

第二节 脊柱前路固定器202

第三节 脊柱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研究204

一、脊柱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04

二、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点208

第二篇 脊柱损伤215

第十二章 脊柱损伤概论215

第一节 脊柱损伤的临床诊治215

一、损伤机制215

二、脊柱损伤合并截瘫217

三、临床检查222

四、治疗原则225

附: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早期非手术治疗225

第二节 脊柱损伤的主要类型226

一、上颈椎损伤的主要类型226

二、下颈椎损伤的主要类型228

三、胸椎腰椎损伤的主要类型231

四、骶骨骨折的分类235

五、脊椎附件损伤237

第十三章 上颈椎损伤239

第一节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原则239

一、C1~C2脱位或不稳定的原因239

二、C1~C2脱位的分类240

三、可复性C1~C2脱位的外科治疗240

四、不可复性C1~C2脱位的外科治疗244

第二节 常用手术246

一、齿突中空螺钉固定术246

二、寰枢关节融合术248

三、枕颈融合术254

四、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矫形术255

第三节 齿状突切除术257

一、经口腔途径齿状突切除术257

二、枕颈后外侧途径齿状突切除术258

第十四章 下颈椎损伤262

第一节 前路手术262

一、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术262

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与钛板内固定术263

第二节 常用手术治疗266

一、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治疗267

二、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治疗271

三、下颈椎损伤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276

第十五章 胸腰椎损伤的后路手术279

第一节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概述279

第二节 各类手术282

一、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固定术(改良Dick固定器)282

二、APF系统手术285

三、进口的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287

四、注意事项289

第三节 RF与AF椎弓根螺钉系统291

一、RF椎弓根螺钉系统291

二、AF系统手术297

第十六章 胸腰椎前路手术302

第一节 前路减压与融合固定术概述302

第二节 前路减压与椎体钢板(Z钢板)内固定术309

第三节 金田器械(Kaneda device)固定术315

第十七章 椎体成形术318

第一节 椎体成形术318

一、概述318

二、外科治疗目标318

三、诊断318

四、手术适应证319

五、手术禁忌证320

六、术前评估和病人选择320

七、手术方法321

八、术后处理324

九、并发症325

第二节 椎体后凸成形术326

一、概述326

二、外科治疗目标327

三、诊断327

四、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327

五、手术方法327

六、并发症328

七、结果328

第三篇 脊柱感染与肿瘤335

第十八章 脊柱结核335

第一节 概述335

一、病理表现与病变发展335

二、治疗338

第二节 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338

一、结核病灶清除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339

二、脊柱后路植骨融合术343

三、脊柱结核晚发瘫痪的前路减压术343

第十九章 化脓性脊椎炎346

第一节 概述346

第二节 手术治疗347

一、椎旁脓肿引流术347

二、椎板切除硬膜外脓肿引流术348

三、化脓性脊椎炎窦道切除、病灶清除术348

第二十章 脊柱肿瘤350

第一节 概述350

一、临床分类与发病情况350

二、脊柱肿瘤的诊断350

三、治疗方法的选择352

四、手术治疗的特点353

第二节 常见脊柱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353

一、脊柱转移瘤353

二、脊椎骨巨细胞瘤355

三、脊椎骨髓瘤357

四、脊椎脊索瘤358

五、脊椎骨恶性淋巴瘤358

六、脊椎骨样骨瘤359

七、脊椎成骨细胞瘤360

八、脊椎骨血管瘤361

九、脊椎动脉瘤样骨囊肿362

十、脊椎嗜酸性肉芽肿362

第三节 活体组织检查术363

一、穿刺活检363

二、切开活检364

第四节 椎弓肿瘤切除术365

第五节 椎体肿瘤切除术366

一、颈椎椎体肿瘤切除术366

二、胸椎椎体肿瘤切除术369

三、胸腰段椎体肿瘤切除术371

四、腰椎椎体肿瘤切除术371

第六节 骶骨肿瘤切除术373

一、骶骨大部切除术374

二、骶骨全切除术374

三、骶骨次全切除术377

四、骶骨局部切除术378

第七节 脊柱恶性肿瘤的化疗379

第四篇 脊柱退变与相关疾患383

第二十一章 颈椎退变性疾患383

第一节 概述383

一、颈椎病383

二、颈椎间盘突出症389

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391

四、颈椎管狭窄症394

第二节 颈椎后路手术396

一、经颈后入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396

二、经颈后入路、后外侧颈椎间盘摘除术397

三、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398

第二十二章 颈椎前路手术403

第一节 概述、适应证、术前准备及手术途径403

第二节 手术种类411

一、髓核摘除术412

二、植骨融合术412

三、直视下切骨减压术415

四、多节段开槽减压术及前方椎管扩大(成形)术419

五、潜式切骨减压术421

六、颈椎人工关节及椎间盘的设计与临床应用426

七、颈椎人工椎体间关节427

八、颈椎人工椎间盘428

九、颈前路侧前方减压术429

第三节 手术后处理431

第四节 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433

一、颈前路手术显露过程中的并发症(伤)及其防治433

二、手术操作时的并发症(伤)及其防治436

三、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443

第五节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450

一、概述450

二、手术适应证451

三、手术操作451

四、手术效果452

第二十三章 胸椎管狭窄症455

第一节 概述455

一、胸脊柱解剖特征与意义455

二、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56

三、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原则457

第二节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458

一、“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458

二、“飘浮法”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460

第三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461

一、经胸腔椎体侧前方减压途径461

二、经肋横突关节切除途径463

三、经胸骨或内侧锁骨切除途径463

第四节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64

经胸腔椎体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固定融合术464

第二十四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466

第一节 概述466

第二节 手术治疗470

一、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术470

二、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473

三、显微外科技术腰椎间盘摘除术475

四、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477

五、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治疗478

六、诊治体会479

第三节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482

一、概述482

二、腰椎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483

三、腰椎间盘置换术的术前准备484

四、手术步骤484

五、注意事项485

六、术后护理486

七、并发症的预防486

八、讨论486

附:人工髓核置换术操作过程488

第二十五章 腰椎间盘的微创手术490

第一节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纤维环成形术490

一、概述490

二、技术方法及术后处理492

三、临床应用疗效498

第二节 椎间盘镜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9

一、概述499

二、手术步骤500

三、METRx相关并发症及其对策505

四、目前我国MED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508

五、展望509

第二十六章 腰椎退变性疾患510

第一节 腰痛概述510

一、诊断程序510

二、腰椎的退变512

三、对腰椎退变疾患治疗方法的述评514

第二节 腰椎管狭窄症515

一、概述515

二、腰椎管减压术517

第三节 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20

第四节 椎间关节退变性腰痛522

椎间关节注射疗法522

第五节 腰骶部脊椎发育异常523

一、移行脊椎524

二、关节突畸形525

三、棘突畸形525

四、隐性脊椎裂526

第二十七章 脊椎滑脱症的治疗528

第一节 概述528

第二节 手术治疗533

一、椎体间原位融合术533

二、椎弓不连修复术534

三、腰骶椎后外侧融合术534

四、峡部缺损修整植骨、单脊椎内固定术535

五、经椎弓根固定手术538

六、USS系统内固定术539

七、前后路联合复位与固定术543

八、Steffee槽式接骨板内固定术544

第五篇 脊柱畸形551

第二十八章 脊柱畸形矫正术概论551

第一节 认识与判断551

一、病因和分类551

二、畸形的进展553

三、矫形适应证555

四、矫形时机555

第二节 矫形的原则及注意事项556

一、畸形矫正的程度或可能性556

二、畸形矫正的基本要求556

三、矫正的范围和部位557

四、矫形固定器矫正力558

五、克服矫形障碍因素560

六、畸形矫正与脊柱融合术560

第二十九章 颈部畸形562

第一节 枕颈区畸形562

一、概述562

二、寰枢关节先天畸形性脱位564

三、颅底凹陷症565

四、枕肌下减压术566

第二节 颈椎发育异常568

一、颈椎先天性融合568

二、颈椎半脊椎畸形568

三、颈椎裂569

四、颈椎椎弓不连569

第三节 肌性斜颈569

一、概述569

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571

三、胸锁乳突肌全切术572

四、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572

五、胸锁乳突肌延长矫形术572

第四节 颈肋573

一、概述573

二、颈肋切除术574

三、经腋窝途径——第一肋骨切除术574

第三十章 脊柱后凸畸形576

第一节 概述576

一、青年性驼背576

二、强直性脊柱炎577

三、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578

四、结核性脊柱后凸579

五、创伤性后凸畸形580

第二节 后路矫形内固定关键技术581

一、椎弓根钩的置入581

二、横突钩的置入581

三、椎板钩的置入581

四、脊柱后路钢丝的放置582

五、椎板下钛缆的放置582

六、椎弓根螺钉584

第三节 脊柱后路截骨矫正术584

一、脊柱后路张开式截骨585

二、多段脊柱后路截骨术587

三、脊柱后路闭合式椎体截骨587

第四节 先天性脊柱后凸的手术治疗590

一、后路脊柱融合590

二、原位脊柱后融合590

三、前后路联合脊柱融合591

四、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术591

五、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术594

六、先天性后凸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治疗594

第三十一章 脊柱侧凸总论597

第一节 概述597

一、定义597

二、分类597

第二节 术前准备598

一、术前评估598

二、术前设计602

第三节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602

一、King分型603

二、Lenke分型系统603

三、PUMC分型系统605

第四节 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的原则606

一、婴儿型及少儿型脊柱侧凸的手术选择606

二、青少年型脊柱侧凸的治疗原则607

第三十二章 脊柱侧凸常用手术治疗610

第一节 脊柱侧凸手术的发展史610

第二节 脊柱侧凸矫形基本技术611

第三节 脊柱侧凸手术的基本类型614

一、后路去旋转矫正技术614

二、后路平移矫形技术616

三、后路原位弯棒矫形技术617

四、胸椎侧凸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技术618

五、严重脊柱侧凸的后路矫正技术618

六、前路脊柱侧凸矫形术620

七、严重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622

八、前路脊柱支撑性融合术623

九、可延长皮下置棒术624

十、前路骨骺阻滞加后路矫形术625

十一、凹侧胸廓抬高术626

十二、凸侧胸廓成形术626

第四节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627

一、概述627

二、脊柱侧凸胸腔镜下前方松解手术627

三、胸椎侧凸胸腔镜下矫形术631

四、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术634

五、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胸腰椎侧凸前路矫形手术637

第五节 脊柱侧凸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防639

第三十三章 成年人脊柱侧凸手术治疗644

第一节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644

一、概述644

二、手术适应证648

三、术前计划和术前准备649

四、成人脊柱侧凸节段性内固定原理652

五、手术技术653

六、术后管理及并发症659

第二节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660

一、概述660

二、手术适应证662

三、术前计划662

四、术式选择663

五、手术操作665

六、手术效果及并发症668

第三十四章 脊柱侧凸其他手术治疗671

第一节 先天性脊柱侧凸671

一、概述671

二、手术治疗673

附:胸廓成形术681

第二节 脊椎截骨术矫正脊柱侧凸683

一、概述683

二、脊柱后凸及后侧凸的截骨矫形683

第三节 瘫痪性脊柱侧凸689

一、概述689

二、Luque-Galveston器械固定术691

第四节 脊柱侧凸的翻修手术694

一、概述694

二、常见翻修手术695

索引7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