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民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铁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849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民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民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23
一、民主概念的科学规定24
(一)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4
(二)民主概念在社会不同层面的使用27
(三)民主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属性38
二、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及其历史局限性49
(一)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进步性50
(二)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54
(三)资产阶级民主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局限性58
三、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新的民主类型66
(一)无产阶级的民主理想67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71
(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80
(四)要重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85
四、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87
(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精神实质88
(二)要发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89
(三)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92
(四)要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93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理论97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实现民主的伟大实践98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对于民主的探索98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得民主和进行民主建设的历程100
(三)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102
二、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民主理论107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理论107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理论113
(三)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120
(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123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126
(六)群众路线的理论129
三、邓小平理论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132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32
(二)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理论137
(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140
(四)“一国两制”理论143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146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150
(一)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51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3
(三)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要紧密结合155
(四)尊重和保障人权157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6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设161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民主建设161
(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民主建设163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民主建设164
二、建国初期的民主制度建设166
(一)建国初期过渡性的民主制度建设166
(二)1954年宪法建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67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16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72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7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0
(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83
(五)依法行政制度185
(六)司法独立公正制度189
(七)人权保障制度191
(八)干部人事与廉政反腐制度195
(九)民主监督制度198
(十)基层民主制度201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内民主205
一、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05
(一)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6
(二)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选择208
(三)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9
(四)“三个代表”从根本上决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11
二、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216
(一)共产党领导的基本方式217
(二)共产党领导的本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221
三、党内民主理论225
(一)党内民主理论的发展过程226
(二)党内民主的内涵235
(三)党内必须坚持和实行民主241
四、党内民主制度246
(一)党内的民主集中制246
(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248
(三)党内民主选举制度250
(四)集体领导制度250
(五)民主科学决策制度251
(六)党员权利保障制度253
(七)党内民主监督制度256
第五章 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65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265
(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高度,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266
(二)从我们在国际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出发,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277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287
(一)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288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292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294
(四)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296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和方法300
(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300
(二)坚持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原则302
(三)确保政治和社会的稳定305
(四)民主政治建设要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307
(五)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309
附录一 中国古代思想及制度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313
一、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314
(一)民本思想314
(二)平等、博爱思想317
(三)天下为公的思想318
(四)重舆论的思想319
(五)法治思想319
(六)尊重个性和个人权利的思想322
(七)追求自由的思想326
(八)历代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带民主性的要求327
(九)其他可资借鉴的思想文化观念328
二、中国古代制度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334
(一)监察与言谏制度334
(二)选官与考试制度336
(三)法律及司法制度338
(四)其他可资借鉴的制度性机制340
附录二 中国近代创建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尝试342
一、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传入与清末的立宪改革342
(一)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传入与戊戌变法342
(二)清末的预备立宪与立宪派的活动344
二、孙中山的民权思想346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民主的新认识348
(一)民主内涵的揭示348
(二)对个人权利的重视349
(三)平民主义的倡导及其意义与影响350
四、民国时期建立民主制度的尝试与失败351
(一)民国初年民主制度的建设及其破坏351
(二)国民党一党专制体制的建立及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352
(三)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最终失败354
附录三 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民主356
一、古代西方的民主制与共和制357
(一)雅典民主357
(二)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前27)360
二、大宪章和中世纪城市共和国363
(一)大宪章363
(二)佛罗伦萨共和国365
三、欧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366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67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1776—1783)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68
(三)法国大革命(1789—1794)与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69
四、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批判371
五、19世纪的西方民主376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376
(二)民主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377
(三)结社运动的发展378
(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左翼378
(五)近代资产阶级政党成为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79
六、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地位380
附录四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384
一、历史进程384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384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民主390
(三)冷战与麦卡锡主义393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民主395
二、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00
(一)资产阶级民主政体400
(二)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形式401
(三)西方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405
(四)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408
三、现代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412
(一)历史渊源413
(二)20世纪的演变419
(三)理论的特点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