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
  • 韩震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78074206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哲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以符合哲学的方式研究哲学 1

上编 中国哲学史研究论辩第一章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一、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批判与反思 15

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19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26

四、如何评价唯心主义 33

五、哲学的党性原则与阶级分析法的关系 36

六、小结 39

第二章 孔子思想评议 41

一、研究评议孔子思想的凭依材料 42

二、孔子的阶级属性及其哲学的性质 45

三、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50

四、孔子的仁学结构及其思想性质57

五、小结 63

第三章 老子哲学评价 65

一、老子其人其事其书 66

二、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72

三、老子的思维方式 73

四、中西比较哲学视野中的老子 76

五、小结 77

第四章 儒学宗教说 79

一、儒学宗教说的提出 79

二、以宗教的一般特征为标准展开的讨论 83

三、从宗教的功能和作用的角度展开的讨论 89

四、从超越性的角度展开的讨论 94

五、儒教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98

六、小结101

第五章 现代新儒家评价103

一、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缘起103

二、现代新儒家的界定及其范围106

三、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特征109

四、现代新儒家的发展阶段及其背景113

五、现代新儒家的评价与展望116

六、对现代新儒家研究的态度和方法120

七、小结123

第六章 道家主干说125

一、“道家主干说”争论的缘起和过程125

二、“道家主干说”争论重心的两次转变128

三、中国哲学的框架和特质133

四、孔子和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36

五、《易传》的学派归属140

六、小结143

第七章 天人关系论146

一、天人关系问题的凸显146

二、天人关系论的含义148

三、天人合一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154

四、小结162

第八章 儒学价值观与东亚经济164

一、从韦伯问题到“儒家资本主义”的提出164

二、对韦伯问题的全面回应167

三、“儒学热”背景下的争论170

四、亚洲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新论争179

五、小结183

第九章 仇必和而解与和合学185

一、仇必和而解186

二、和合学191

三、和谐哲学观的现实意义202

四、小结203

第十章 出土简帛与重写中国哲学史205

一、20世纪简帛佚籍的重大发现205

二、出土简帛与道家思想研究210

三、出土简帛与儒家思想研究217

四、儒道关系再思考223

五、小结226

第十一章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230

一、中国哲学学科创制的内在矛盾与自我修正231

二、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论辩过程235

三、中国传统有无哲学240

四、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批判与反思245

五、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249

六、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探索253

七、小结255

下编 西方哲学研究论辩第十二章 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论争259

一、针对康德哲学的讨论261

二、针对黑格尔思想的争论273

三、对其他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家学说的研究和讨论292

四、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303

五、简评316

第十三章 关于尼采哲学的论争318

一、对尼采本人及其学说的再认识和再评价322

二、针对尼采具体学说的争论324

三、关于评价尼采哲学的讨论331

四、尼采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334

五、尼采哲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338

六、简评342

第十四章 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论争344

一、重新评价古典实用主义哲学345

二、关于实用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其特点的讨论352

三、关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讨论356

四、关于实用主义哲学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探讨360

五、关于新实用主义的研究362

六、简评366

第十五章 关于分析哲学的论争369

一、关于分析哲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的研究370

二、关于分析哲学的价值的讨论373

三、关于分析哲学发展趋势的讨论379

四、分析哲学研究中一个最重要的热点: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论争382

五、简评392

第十六章 关于现象学的论争394

一、现象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回顾394

二、胡塞尔现象学在中国397

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在中国409

四、小结 424

第十七章 关于解释学的论争 425

一、解释学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回顾 425

二、中国学术界对解释学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的探讨 427

三、在论辩基础上的对解释学的批判性吸收 448

第十八章 关于精神分析学的论争 451

一、重新评价弗洛伊德的哲学倾向 453

二、关于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讨论 460

三、关于车文博的《弗洛伊德主义论评》 463

四、简评 465

第十九章 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论争 467

一、关于对存在主义的整体认识和评价的探讨 468

二、针对萨特哲学的研究和探讨 471

三、简评 488

第二十章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争 491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回顾 491

二、论辩的焦点问题 498

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认识阶段的论辩502

四、在论辩中继续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512

第二十一章 关于西方历史哲学的论争516

一、关于西方历史哲学总体发展趋势和一般特征的论争517

二、关于思辨历史哲学的论争523

三、关于分析的和批判的历史哲学的论争530

四、关于后现代历史哲学的论争541

第二十二章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论争550

一、关于“现代”、“后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概念的争论550

二、关于后现代哲学存在形态的争论557

三、关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特征的争论562

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567

五、后现代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570

第二十三章 关于西方政治哲学的论争576

一、关于政治哲学学科特点的讨论577

二、关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争论582

三、关于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问题的论争594

四、关于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讨论598

五、简评600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603

后记633

编辑后记 6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