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仲裁法律制度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炯主编;詹之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 ISBN:97878021513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仲裁-制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仲裁法律制度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仲裁的概念和分类1
一、仲裁的概念1
二、仲裁的特点2
三、仲裁的类型3
第二节 仲裁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5
一、仲裁法学的研究对象5
二、仲裁法学的体系7
第三节 仲裁法学与有关法律学科的关系9
一、仲裁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9
二、仲裁法学与民法学的关系10
第四节 仲裁法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10
一、仲裁法学的指导思想10
二、仲裁法学的研究方法12
第五节 仲裁的历史沿革14
一、仲裁的起源14
二、外国仲裁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5
三、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16
第六节 我国仲裁的创立和发展17
一、新中国成立前仲裁工作的创立17
二、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合同)纠纷仲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9
三、新中国成立后涉外仲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6
第二章 我国仲裁法概论33
第一节 仲裁法的概念33
一、仲裁法的定义33
二、《仲裁法》制定的宗旨33
三、《仲裁法》制定的意义34
第二节 我国仲裁法的适用范围36
一、《仲裁法》适用范围的概念36
二、《仲裁法》的适用范围38
第三节 仲裁的基本原则40
一、自愿原则41
二、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43
三、仲裁独立原则44
四、公平合理原则45
五、司法支持与监督原则46
第四节 仲裁的基本制度47
一、协议仲裁制度47
二、或裁或审制度48
三、一裁终局制度49
四、回避制度50
五、仲裁不公开制度51
六、仲裁辩论制度52
第三章 仲裁机构和仲裁员54
第一节 仲裁机构概述54
一、仲裁机构的概念和基本分类54
二、仲裁机构的组织形式56
第二节 仲裁委员会59
一、仲裁委员会设立的条件59
二、仲裁委员会设立的程序61
三、仲裁委员会的内部组织63
第三节 中国仲裁协会67
一、中国仲裁协会的概念和性质67
二、中国仲裁协会的组成和职责69
三、中国仲裁协会与仲裁委员会的关系70
第四节 仲裁员71
一、仲裁员的概念和作用71
二、仲裁员的任职资格71
三、仲裁员的选聘73
四、仲裁员的指定73
五、仲裁员的权利与义务74
第四章 仲裁协议81
第一节 仲裁协议概述81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及其特征81
二、仲裁协议的种类82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85
一、仲裁协议的内容的概念85
二、仲裁协议的基本内容85
三、介绍几种常用的仲裁协议88
四、签订仲裁协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92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93
一、仲裁协议效力的概念及确认机关93
二、仲裁协议效力的表现95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无效和失效96
一、仲裁协议无效的概念和种类96
二、仲裁协议的失效100
三、仲裁条款的独立性102
第五章 仲裁证据103
第一节 仲裁证据概述103
一、仲裁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03
二、仲裁证据的分类105
第二节 证明对象和举证责任112
一、证明对象112
二、举证责任116
第三节 仲裁证据的保全117
一、仲裁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条件117
二、仲裁证据保全的程序和措施118
第六章 仲裁期间、送达和费用120
第一节 仲裁期间120
一、仲裁期间的概念120
二、仲裁期间的种类120
三、仲裁期间的计算124
四、仲裁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125
五、期间的耽误及后果125
六、期日126
第二节 送达127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127
二、送达方式128
三、送达回证和效力131
第三节 仲裁费用132
一、仲裁费用的概念和仲裁费用制度的意义132
二、仲裁费用的种类及征收133
三、仲裁费用负担原则135
第七章 仲裁程序136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和代理人136
一、仲裁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136
二、仲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137
三、仲裁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141
四、仲裁代理人的种类142
第二节 仲裁的申请与受理144
一、仲裁的申请145
二、仲裁受理149
三、财产保全153
第三节 仲裁庭的组成155
一、仲裁庭的含义及组成方式155
二、仲裁员的选任157
三、仲裁委员会的告知程序159
四、仲裁员的回避程序159
第四节 审理和裁决程序164
一、审理方式165
二、开庭的准备166
三、开庭审理167
四、仲裁和解和调解170
五、裁决172
六、仲裁程序中特殊情况的处理173
第八章 仲裁裁决、仲裁决定和仲裁通知177
第一节 仲裁裁决177
一、仲裁裁决的概念及特征177
二、仲裁裁决的分类180
三、先行裁决在实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187
第二节 仲裁决定192
一、仲裁决定的概念192
二、仲裁决定的特征192
第三节 仲裁通知194
一、仲裁通知的定义及其适用的事项194
二、仲裁通知的特征196
第四节 仲裁裁决、仲裁决定、仲裁通知的区别197
一、仲裁裁决与仲裁决定的区别197
二、仲裁决定与仲裁通知的区别200
第九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201
第一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和意义201
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和特征201
二、设立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意义202
第二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203
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203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205
第三节 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处理208
一、撤销仲裁裁决208
二、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209
三、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209
第十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211
第一节 仲裁裁决执行的条件和程序211
一、仲裁裁决的执行的概念和意义211
二、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213
三、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214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217
一、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理由217
二、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程序218
三、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裁决的区别219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220
一、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220
二、仲裁裁决的终结执行221
三、仲裁裁决的恢复执行222
第十一章 涉外仲裁224
第一节 涉外仲裁的概述224
一、涉外仲裁的概念224
二、涉外仲裁案件的含义225
三、涉外仲裁的特点226
第二节 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228
一、涉外仲裁机构的设立228
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28
三、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231
第三节 涉外仲裁的程序234
一、涉外仲裁的申请、受理、答辩和反请求程序234
二、仲裁庭的组成237
三、涉外仲裁案件的审理238
四、涉外仲裁案件的裁决240
五、涉外仲裁简易程序243
第四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244
一、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的法定事由244
二、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的程序245
三、申请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与申请不予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区别247
第五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248
一、涉外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执行248
二、中国涉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248
附录250
第一部分 有关法律、法规25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50
二、仲裁委员会章程示范文本262
三、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示范文本267
四、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275
五、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版)278
六、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301
七、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费用表321
八、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323
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328
第二部分 仲裁文书格式和例文330
一、仲裁协议书330
二、仲裁申请书333
三、涉外仲裁申请书336
四、仲裁答辩书341
五、仲裁财产保全申请书344
六、仲裁财产保全担保书347
七、仲裁证据保全申请书349
八、指定仲裁员函351
九、仲裁员回避申请书353
十、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355
十一、执行仲裁裁决申请书358
后记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