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色谱定性与定量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色谱定性与定量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735739.jpg)
- 汪正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113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色谱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色谱定性与定量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色谱图的获得1
第二节 色谱图中得到的信息3
第三节 色谱峰的“峰纯度”检验9
一、用两个不同检测信号比检验“峰纯度”9
二、光谱抑制法检验“峰纯度”10
三、利用光谱重叠法检验“峰纯度”10
四、信号归一化法检验“峰纯度”12
五、导数技术12
六、与纯化合物的标准图谱比较检验“峰纯度”12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定性分析14
第一节 利用保留值定性14
一、气相色谱中用保留值定性的方法14
二、液相色谱中用保留值定性的方法19
三、平面色谱中用保留值定性的方法20
四、影响保留值测定准确性的因素21
第二节 联机定性27
一、色谱-质谱联机定性28
二、色谱-红外光谱联机定性56
第三节 其他定性方法92
一、收集洗脱物后进行定性分析92
二、化学衍生法定性94
三、选择性检测器定性100
第四节 多种方法配合定性102
一、GC-MS和保留指数配合定性102
二、GC-MS和GC-FTIR配合定性106
第五节 色谱指纹图谱与色谱指纹谱106
一、指纹图谱所用色谱图的获取107
二、色谱指纹图谱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108
三、色谱指纹图谱的识别和鉴定116
四、色谱指纹图谱的应用123
参考文献126
第三章 定量分析128
第一节 定量分析基础128
一、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128
二、峰高和峰面积的准确测定128
三、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142
第二节 定量方法157
一、峰高法和峰面积法的选择158
二、归一化法162
三、标准曲线法163
四、内标法164
五、标准加入法165
第三节 影响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166
一、样品制备167
二、进样技术168
三、色谱条件的选择169
四、检测器特性170
五、分离度170
第四节 痕量分析171
一、分离度对痕量分析的影响171
二、痕量分析中的进样技术172
三、富集和预分离173
四、检测方法对痕量分析的影响173
五、色谱-色谱联用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175
六、痕量分析的校准177
第五节 色谱定量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177
一、误差的定义和分类177
二、色谱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来源及校正方法179
三、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及准确度和精密度181
四、数据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85
五、标准物质在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215
六、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22
参考文献233
第四章 积分仪和色谱工作站234
第一节 概述234
一、积分仪234
二、色谱工作站236
第二节 积分仪的工作原理237
一、峰的识别238
二、基线的建立239
三、峰面积和峰高的测量241
四、积分参数243
第三节 积分仪和色谱工作站中的定量计算方法244
一、面积百分比法和峰高百分比法244
二、归一化法245
三、外标法245
四、内标法246
五、外标法和内标法中校正曲线的一些特殊处理247
第四节 HP 3396A积分仪简介249
一、绘图功能249
二、积分和重新积分249
三、计算和校准250
四、报告250
五、贮存数据250
六、处理方法250
七、自动分析251
八、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251
第五节 化学工作站(HP Chemstation)简介251
一、方法编辑252
二、数据采集252
三、积分253
四、峰鉴别254
五、定量254
六、自动分析255
七、批处理255
八、报告255
九、评价系统适用性255
十、系统验证256
十一、多仪器控制化学工作站(HP Multitechnique Chemstation)256
参考文献259
第五章 优良实验室规范和实验室认可制度260
第一节 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261
一、合理的组织机构261
二、质量保证体系(部门)262
三、合理的工作制度262
第二节 实验设备和方法的认证264
一、实验设备的认证264
二、实验方法的认证264
第三节 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267
一、人员培训267
二、考核268
第四节 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的规范化268
一、原始记录268
二、实验报告269
第五节 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270
一、组织和设计271
二、样品的制作和分发271
三、数据的统计处理273
四、检测能力的评定277
五、复查与离群实验室的整改280
第六节 实验室的认可与认证281
一、计量认证(CMA)简介282
二、实验室认可简介284
第七节 仪器供应方对实施优良实验室规范的贡献287
一、降低与优良实验室规范有关的费用287
二、选择具有优良实验室规范意识的仪器供应方的标准288
参考文献289
附录291
Ⅰ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1999)291
Ⅱ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5—2002)300
符号表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