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奶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奶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 刘占民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16739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饲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奶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奶牛品种及生物学特性1

第一节 奶牛品种1

一、荷斯坦牛1

二、中国荷斯坦牛2

三、娟姗牛4

第二节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5

一、奶牛的毛色特征5

二、奶牛的采食6

三、奶牛的反刍7

四、奶牛嗳气8

五、奶牛的排泄8

六、奶牛的泌乳8

七、奶牛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9

八、奶牛的合群性10

九、奶牛的防御反射10

十、奶牛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0

第二章 奶牛的体型外貌与生产力评定12

第一节 奶牛的体型外貌及鉴别12

一、体型外貌与生产力的关系12

二、奶牛的外貌特点13

第二节 奶牛生产力的评定14

一、个体产奶量的评定与计算15

二、群体平均产奶量17

三、4%乳脂标准乳的换算17

四、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的分析(饲料转化率)19

五、排乳速度19

六、前乳房指数的计算19

第三章 奶牛的繁殖21

第一节 奶牛的发情与配种21

一、母牛的发情21

二、发情征状22

三、母牛的发情鉴定23

第二节 配种25

一、奶牛的配种年龄25

二、配种方法26

第四章 奶牛的营养需求32

第一节 奶牛的营养需要32

一、水分的需要32

二、能量的需要33

三、蛋白质的需要37

四、矿物质的需要39

五、维生素的需要42

第五章 奶牛常用饲料种类及特性45

第一节 奶牛常用饲料的分类45

第二节 常用饲料的营养特性46

一、粗饲料46

二、青绿饲料49

三、多汁饲料50

四、青贮饲料51

五、能量饲料54

六、蛋白质饲料56

七、矿物质饲料59

八、添加剂饲料60

第六章 奶牛的配合饲料与日粮配合63

第一节 配合饲料的基本概念63

一、饲料的分类63

二、配合饲料的优点64

第二节 日粮配合64

一、日粮和饲粮的概念64

二、日粮的配合原则64

三、日粮配合方法65

第七章 犊牛的饲养管理72

第一节 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72

一、瘤胃的发育72

二、犊牛消化道的消化酶72

第二节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73

一、初生期的饲养73

二、初生期的管理74

第三节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75

一、哺喂常乳75

二、早期供给优质的植物性饲料77

第四节 哺乳期犊牛的管理79

第五节 犊牛的早期断乳80

一、早期断乳的优点及时期81

二、早期断乳方法81

第八章 青年牛及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86

第一节 青年牛的饲养管理86

一、青年牛的饲养86

二、青年牛的管理87

第二节 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89

一、泌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89

二、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7

三、产前产后母牛的饲养管理101

四、乳牛的放牧管理102

第九章 乳用种公牛的饲养管理104

第一节 饲养管理的意义104

第二节 乳用种公牛的饲养技术105

一、成年种公牛的饲养105

二、后备种公牛的饲养106

第三节 乳用种公牛的管理107

一、种公牛的生理特性107

二、种公牛的管理107

第十章 奶牛疾病的预防110

第一节 科学的饲养管理110

一、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分群、分阶段饲养110

二、根据饲养标准,合理配制日粮110

三、保证适当的运动112

四、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112

五、严格执行消毒防疫制度112

六、坚持定期驱虫112

七、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113

第二节 奶牛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13

一、预防措施113

二、传染病控制措施114

第三节 奶牛普通病的监测与预防115

一、普通病的监测与控制115

二、奶牛常见病的预防117

三、循环系统疾病预防119

四、中毒病的预防120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121

第十一章 奶牛疾病的诊断和检查123

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123

一、基本方法123

二、临床检查的顺序125

三、一般检查125

四、循环系统检查129

五、呼吸系统的检查131

六、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134

七、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138

八、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139

第二节 奶牛疾病常用的诊治技术140

一、奶牛的保定方法140

二、经口投药技术141

三、注射给药技术142

四、穿刺技术145

五、瘤胃冲洗术146

六、灌肠术146

七、子宫冲洗法147

八、封闭疗法147

九、冷疗和热疗148

十、乳房送风疗法149

十一、瘤胃内容物疗法149

十二、导尿技术150

第十二章 奶牛常用外科手术151

第一节 断角术151

第二节 气管切开术153

第三节 食管切开术156

第四节 肋骨切除术159

第五节 心包切开术162

第六节 腹腔探查术165

第七节 瘤胃切开术167

第八节 皱胃切开术175

第九节 皱胃变位整复术177

第十节 肠梗阻手术180

第十一节 小肠切断与吻合术184

第十三章 奶牛内科疾病193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193

一、口炎193

二、咽炎194

三、食管阻塞196

四、前胃弛缓198

五、瘤胃积食201

六、瘤胃臌胀203

七、瘤胃酸中毒206

八、创伤性网胃炎208

九、瓣胃阻塞209

十、皱胃变位212

十一、皱胃溃疡214

十二、皱胃阻塞216

十三、肠变位218

十四、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219

十五、胃肠炎221

十六、肠便秘22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225

一、感冒225

二、支气管炎227

三、支气管肺炎229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232

一、创伤性心包炎232

二、心力衰竭233

三、贫血236

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病238

一、脑膜脑炎238

二、中暑240

第十四章 奶牛营养与代谢性疾病242

第一节 酮病242

第二节 营养(性)衰竭症245

第三节 青草搐搦247

第四节 骨软症248

第五节 维生素A缺乏症250

第六节 VK缺乏症252

第七节 VB缺乏症253

第八节 佝偻病255

第九节 铜缺乏症258

第十节 钴缺乏症261

第十一节 锌缺乏症263

第十五章 奶牛产科疾病265

第一节 怀孕期疾病265

一、流产265

二、孕畜浮肿272

三、阴道脱出274

第二节 难产276

一、难产的原因276

二、难产的检查277

三、常见助产器械及使用方法278

四、常用的助产手术279

五、常见的难产及助产方法285

六、难产的防制及危重情况的处理296

第三节 产后期疾病297

一、产道及子宫损伤297

二、胎衣不下300

三、子宫内翻及脱出303

四、生产瘫痪306

五、产后截瘫309

六、“爬卧母牛”综合征312

七、产后感染316

第十六章 奶牛不育329

第一节 不育的原因及分类329

一、不育的原因329

二、不育的分类329

第二节 不育的检查330

一、病史收集330

二、临床检查332

三、精液品质检查337

四、实验室检查法339

第三节 常见的不育340

一、先天性不育340

二、饲养性不育343

三、繁殖技术性不育347

四、母牛疾病性不孕351

五、常见的公牛不育366

第十七章 新生犊牛疾病373

第一节 新生犊牛假死及抢救373

第二节 脐炎374

第三节 胎粪停滞374

第四节 孱弱375

第五节 脐出血377

第六节 脐尿管瘘378

第七节 脐带疝380

第八节 腹泻381

第九节 膀胱破裂381

第十节 肛门及肠道闭锁382

第十八章 乳腺疾病385

第一节 乳房的临床检查385

第二节 乳腺炎385

第三节 乳房创伤412

第四节 乳房坏疽412

第五节 乳房浮肿413

第六节 乳头管狭窄及闭锁414

第七节 泌乳不足及无乳414

第八节 血乳416

第九节 漏乳417

第十节 乳房切除术418

第十一节 酒精阳性乳419

第十九章 奶牛的外科疾病422

第一节 创伤422

一、创伤的概念422

二、创伤的一般症状422

三、创伤的分类及临床特征423

四、创伤的愈合424

五、创伤的检查方法429

六、创伤的治疗430

第二节 挫伤433

第三节 脓肿434

第四节 蜂窝织炎436

第五节 风湿病437

第六节 关节扭伤439

第七节 关节脱位442

第八节 滑膜炎444

第九节 直肠脱445

第十节 结膜炎446

第十一节 角膜炎447

第十二节 角膜溃疡448

第十三节 虹膜炎449

第十四节 外周神经麻痹450

第十五节 蹄病453

一、指(趾)间皮炎453

二、指(趾)间蜂窝织炎454

三、指(趾)间皮肤增殖455

四、蹄裂457

五、蹄叶炎458

六、蹄腐烂459

七、蹄冠蜂窝织炎460

八、蹄底刺伤461

九、蹄底挫伤462

十、局限性蹄皮炎463

第二十章 奶牛细菌性传染病465

第一节 炭疽465

第二节 破伤风469

第三节 犊牛梭菌性肠炎472

第四节 坏死杆菌病474

第五节 巴氏杆菌病477

第六节 沙门氏菌病480

第七节 犊牛大肠杆菌病483

第八节 结核病485

第九节 布鲁氏菌病488

第二十一章 奶牛病毒性传染病493

第一节 口蹄疫493

第二节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497

第三节 牛瘟500

第四节 牛流行热502

第五节 牛恶性卡他热505

第六节 茨城病508

第七节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510

第八节 牛白血病514

第九节 水泡性口炎516

第十节 牛痘518

第十一节 牛海绵状脑病520

第十二节 新生犊牛病毒性腹泻522

第十三节 牛溃疡性乳头炎524

第十四节 牛副流感527

第二十二章 奶牛寄生虫病530

第一节 牛胃肠线虫病530

第二节 牛肺线虫病533

第三节 牛吸吮线虫病(眼虫病)535

第四节 牛绦虫病537

第五节 牛囊尾蚴病540

第六节 牛棘球蚴病542

第七节 片形吸虫病545

第八节 前后盘吸虫病547

第九节 牛伊氏锥虫病549

第十节 牛胎毛滴虫病552

第十一节 牛巴贝斯虫病555

第十二节 牛泰勒虫病559

第十三节 牛球虫病562

第十四节 弓形虫病565

第十五节 牛皮蝇蛆病568

第十六节 牛螨病570

第二十三章 奶牛中毒病574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574

第二节 砷中毒576

第三节 氟中毒578

第四节 亚硝酸盐中毒580

第五节 氢氰酸中毒582

第六节 棉籽饼中毒584

第七节 黑斑病甘薯中毒586

第八节 马铃薯中毒588

第九节 尿素中毒591

第十节 氨中毒592

第十一节 黄曲霉毒素中毒593

主要参考文献5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