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iMAX技术与应用详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iMAX技术与应用详解
  • 刘波,安娜,黄旭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6124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接入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WiMAX技术与应用详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概述1

1.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概念1

1.1.1 什么是宽带无线接入1

1.1.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范畴2

1.2 宽带无线接入的特点2

1.3 宽带无线接入的技术分类4

1.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组成及应用5

1.4.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组成5

1.4.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5

1.5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与发展6

1.5.1 传统BWA技术6

1.5.2 IEEE 802.1x系列标准8

1.6 小结11

1.7 思考题11

第2章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13

2.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13

2.1.1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13

2.1.2 无线局域网产生的背景14

2.1.3 无线局域网发展现状14

2.2 无线局域网概况15

2.2.1 WLAN的优势15

2.2.2 WLAN的拓扑结构15

2.3 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17

2.3.1 IEEE 802.11系列17

2.3.2 HiperLAN17

2.3.3 HomeRF17

2.3.4 蓝牙(Bluetooth)18

2.3.5 红外线(IrDA)18

2.3.6 3G、WLAN、Bluetooth之间的比较19

2.4 IEEE 802.11b标准体系结构19

2.4.1 参考模型20

2.4.2 网络结构21

2.4.3 接口要求21

2.4.4 认证、切换和计费23

2.4.5 网络管理总体要求24

2.5 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25

2.5.1 WLAN的物理层关键技术25

2.5.2 WLAN的切换与漫游27

2.5.3 WLAN安全机制28

2.5.4 WLAN的优化29

2.6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31

2.6.1 市场分析31

2.6.2 WLAN应用环境32

2.7 WLAN的未来发展与思考34

2.7.1 标准问题34

2.7.2 射频干扰问题34

2.7.3 安全性问题35

2.7.4 应用模式问题35

2.8 小结36

2.9 思考题36

第3章 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37

3.1 无线城域网定义37

3.2 无线城域网概况38

3.3 IEEE 802.16系列标准38

3.3.1 IEEE 802.16标准体系38

3.3.2 IEEE 802.16主要标准39

3.3.3 IEEE 802.16标准简介42

3.3.4 IEEE 802.16主要应用43

3.3.5 IEEE 802.16发展特征44

3.3.6 与现有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关系45

3.4 WiMAX简介45

3.4.1 WiMAX论坛45

3.4.2 WiMAX技术定位47

3.4.3 WiMAX技术发展动态48

3.5 WiMAX技术的优势49

3.5.1 有效降低网络运营成本49

3.5.2 突出的应用与业务49

3.5.3 长距离下的高容量50

3.5.4 系统容量的可升级性50

3.5.5 有效的服务质量控制50

3.5.6 提供无线形式的“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50

3.5.7 宽带移动化51

3.5.8 频谱利用率高51

3.5.9 与下一代网络的融合51

3.6 WiMAX技术的特点及应用51

3.6.1 WiMAX技术的特点51

3.6.2 WiMAX技术的应用简介52

3.6.3 “最后一公里”应用53

3.7 小结53

3.8 思考题53

第4章 WiMAX应用模式及关键技术分析55

4.1 WiMAX的应用模式55

4.1.1 PMP应用模式55

4.1.2 Mesh应用模式56

4.1.3 热点回传模式56

4.1.4 终端接入模式57

4.1.5 驻地网接入模式57

4.1.6 无线桥接模式58

4.2 WiMAX应用场景58

4.2.1 固定模式58

4.2.2 游牧/便携模式59

4.2.3 全移动模式59

4.3 WiMAX关键技术分析60

4.3.1 MAC层协议60

4.3.2 带宽动态分配60

4.3.3 OFDM/OFDMA61

4.3.4 混合自动重传(H-ARQ)64

4.3.5 自适应编码调制(AMC)65

4.3.6 多进多出阵列(MIMO)65

4.3.7 空时编码(STC)66

4.3.8 QoS机制66

4.3.9 睡眠模式67

4.3.10 切换技术67

4.3.11 自适应参数调整67

4.3.12 天线分集技术68

4.4 WiMAX与其他接入技术的比较分析68

4.4.1 WiMAX之于Wi-Fi69

4.4.2 WiMAX之于xDSL69

4.4.3 WiMAX之于Cable70

4.5 小结71

4.6 思考题71

第5章 WiMAX主要技术标准:IEEE 802.16-200472

5.1 WiMAX相关标准72

5.1.1 IEEE 802.16的标准化现状72

5.1.2 WiMAX与802.16系列标准的关系73

5.2 IEEE 802.16-2004标准概述73

5.2.1 参考模型73

5.2.2 各层简介74

5.2.3 技术要求76

5.3 Wireless MAN-OFDM物理层84

5.3.1 概述84

5.3.2 OFDM符号参数和发送信号85

5.3.3 信道编码86

5.3.4 帧结构92

5.3.5 控制机制96

5.3.6 接收机要求98

5.3.7 频率和定时要求99

5.4 MAC安全子层100

5.4.1 架构100

5.4.2 PKM协议102

5.4.3 动态SA的创建和映射109

5.4.4 密钥的使用110

5.4.5 加密方法112

5.5 MAC公共部分子层113

5.5.1 点对多点拓扑结构113

5.5.2 寻址和连接114

5.5.3 MAC PDU格式115

5.5.4 MAC PDU构建和传输123

5.5.5 带宽分配和请求机制129

5.5.6 物理层对MAC层的支持132

5.5.7 竞争解决方案134

5.5.8 网络接入和初始化136

5.5.9 测距142

5.5.10 信道描述符更新146

5.5.11 建立多播和广播连接147

5.5.12 QoS148

5.5.13 使用共享频段的流程155

5.6 MAC服务汇聚子层157

5.6.1 分组汇聚子层158

5.6.2 ATM汇聚子层163

5.7 小结163

5.8 思考题164

第6章 WiMAX主要技术标准:IEEE 802.16e-2005165

6.1 IEEE 802.16e-2005标准概述165

6.1.1 参考模型165

6.1.2 各层简介165

6.1.3 总体技术要求169

6.1.4 网络拓扑分析177

6.2 物理层177

6.2.1 概述178

6.2.2 OFDMA符号参数179

6.2.3 OFDMA基本术语定义179

6.2.4 帧结构180

6.2.5 OFDMA子信道分配185

6.2.6 OFDMA测距189

6.2.7 发射分集和空时编码191

6.2.8 信道编码193

6.2.9 控制机制197

6.2.10 信道质量测量197

6.2.11 发射机要求198

6.2.12 接收机要求199

6.2.13 频率和定时要求199

6.3 MAC安全子层200

6.3.1 架构200

6.3.2 PKM协议202

6.3.3 动态SA创建和映射211

6.3.4 密钥使用211

6.3.5 加密方法211

6.3.6 认证文件212

6.3.7 预认证213

6.4 MAC公共部分子层213

6.4.1 寻址和连接213

6.4.2 MAC PDU格式214

6.4.3 MAC PDU构建和传输220

6.4.4 带宽分配和请求机制220

6.4.5 物理层对MAC的支持220

6.4.6 竞争解决方案220

6.4.7 网络接入和初始化220

6.4.8 测距223

6.4.9 信道描述符更新224

6.4.10 建立多播和广播连接224

6.4.11 QoS224

6.4.12 共享频段的动态频率选择227

6.4.13 MAC对H-ARQ的支持228

6.4.14 DL CINR报告229

6.4.15 移动网络的数据转发业务231

6.4.16 休眠模式232

6.4.17 MAC层切换流程236

6.4.18 多播和广播业务247

6.4.19 空闲模式249

6.5 MAC服务汇聚子层255

6.5.1 分组汇聚子层255

6.5.2 ATM汇聚子层256

6.6 小结256

6.7 思考题256

第7章 WiMAX网络架构257

7.1 WiMAX网络架构概述257

7.2 网络参考模型258

7.2.1 各种模式258

7.2.2 网络元素258

7.2.3 网络参考点261

7.3 WiMAX网络系统需求分析261

7.3.1 设计基本原则261

7.3.2 业务要求262

7.3.3 安全保密要求263

7.3.4 移动性与切换要求263

7.3.5 QoS要求264

7.3.6 系统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覆盖要求264

7.3.7 互联互通要求265

7.3.8 网络管理要求265

7.3.9 性能要求265

7.3.10 互操作性需求265

7.4 WiMAX网络关键性问题分析266

7.4.1 移动性266

7.4.2 QoS机制266

7.4.3 无线资源管理268

7.4.4 安全性269

7.5 WiMAX网络优化273

7.5.1 网络优化原则273

7.5.2 网络优化工具274

7.5.3 网络优化的KPI274

7.5.4 网络优化流程275

7.5.5 网络优化报告276

7.6 小结276

7.7 思考题276

第8章 WiMAX网络规划及系统演进277

8.1 WiMAX网络建设277

8.1.1 WiMAX网络建设原则277

8.1.2 WiMAX网络建设步骤277

8.2 WiMAX网络规划278

8.2.1 WiMAX网络规划原则278

8.2.2 WiMAX网络规划流程278

8.2.3 WiMAX网络系统设计280

8.2.4 WiMAX网络规划个案分析281

8.3 WiMAX工程实践283

8.3.1 概述283

8.3.2 工程准备284

8.3.3 容量估算284

8.3.4 无线链路预算284

8.3.5 基站规划284

8.3.6 传播模型285

8.3.7 设计目标285

8.3.8 工程实施要点285

8.4 固定无线接入方案286

8.4.1 网络参考模型286

8.4.2 物理层技术287

8.4.3 MAC层技术288

8.5 车速移动接入方案288

8.5.1 网络架构288

8.5.2 接入系统描述288

8.5.3 演进步骤及策略290

8.6 小结290

8.7 思考题290

第9章 WiMAX系统及设备研发291

9.1 WiMAX的系统组成292

9.1.1 多技术整合292

9.1.2 基站设备293

9.1.3 WiMAX用户终端295

9.1.4 WiMAX运营支撑系统296

9.2 WiMAX产业链发展的现状296

9.2.1 芯片开发296

9.2.2 系统产品开发297

9.3 WiMAX的产品认证测试297

9.3.1 WiMAX认证术语解释297

9.3.2 认证测试流程298

9.3.3 典型配置文件说明299

9.3.4 运营角度系统测试299

9.3.5 应用中的测试问题304

9.3.6 国内WiMAX相关测试工作的进展304

9.4 WiMAX系统测试个案分析305

9.4.1 概述305

9.4.2 实验网结构306

9.4.3 测试内容及步骤307

9.5 WiMAX系统的发展方向318

9.5.1 IEEE 802.16e造就移动WiMAX318

9.5.2 WiMAX+Wi-Fi+WPAN的结合319

9.5.3 MIMO及智能天线的运用319

9.6 小结319

9.7 思考题319

第10章 WiMAX与3G320

10.1 WiMAX与3G技术比较320

10.1.1 定位不同320

10.1.2 标准化程度不同321

10.1.3 关键技术的差异321

10.1.4 覆盖范围321

10.1.5 频谱资源321

10.1.6 系统建设成本322

10.2 业务应用上的竞争与互补322

10.2.1 运营系统322

10.2.2 无线应用322

10.2.3 业务能力322

10.3 WiMAX与3G融合323

10.3.1 从NGN角度分析WiMAX与3G和谐发展策略324

10.3.2 业务上的融合326

10.3.3 网络上的融合326

10.3.4 技术上的融合327

10.3.5 WiMAX与TD-SCDMA的混合组网328

10.4 小结333

10.5 思考题333

第11章 WiMAX应用方案及未来发展334

11.1 市场需求分析334

11.2 全球应用现状335

11.3 国内外典型应用方案336

11.3.1 Alvarion公司方案336

11.3.2 Alcatel公司方案342

11.3.3 韩国电信(KT)WiBro方案343

11.3.4 国内WiMAX进展347

11.4 WiMAX发展前瞻347

11.4.1 与其他技术的关系347

11.4.2 需要解决的问题349

11.4.3 WiMAX在中国的发展机遇349

11.4.4 WiMAX发展展望350

11.5 小结350

11.6 思考题351

缩略语352

参考文献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