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通信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David Tse,(美)Pramod Viswanath著;李锵,周进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615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通信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本书目标1
1.2 无线系统2
1.3 本书结构4
第2章 无线信道7
2.1 无线信道的物理建模7
2.1.1 自由空间、固定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8
2.1.2 自由空间、运动天线9
2.1.3 反射墙、固定天线10
2.1.4 反射墙、运动天线11
2.1.5 地平面反射12
2.1.6 由距离和阴影引起的功率衰减13
2.1.7 运动天线、多个反射体14
2.2 无线信道的输入/输出模型14
2.2.1 无线信道的线性时变系统14
2.2.2 基带等效模型16
2.2.3 离散时间基带模型18
2.2.4 加性白噪声21
2.3 时间相干与频率相干22
2.3.1 多普勒扩展与相干时间22
2.3.2 时延扩展与相干带宽23
2.4 统计信道模型25
2.4.1 建模基本原理25
2.4.2 瑞利衰落与莱斯衰落26
2.4.3 抽头增益自相关函数27
2.5 文献说明31
2.6 习题31
第3章 点对点通信:检测、分集与信道不确定性36
3.1 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检测36
3.1.1 非相干检测36
3.1.2 相干检测39
3.1.3 从BPSK到QPSK:自由度研究41
3.1.4 分集43
3.2 时间分集44
3.2.1 重复编码44
3.2.2 超越重复编码47
3.3 天线分集52
3.3.1 接收分集53
3.3.2 发射分集:空时码54
3.3.3 MIMO:一个2×2实例56
3.4 频率分集61
3.4.1 基本概念61
3.4.2 具有ISI均衡的单载波62
3.4.3 直接序列扩频67
3.4.4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70
3.5 信道不确定性的影响75
3.5.1 直接序列扩频的非相干检测76
3.5.2 信道估计77
3.5.3 其他分集方案79
3.6 文献说明81
3.7 习题81
第4章 蜂窝系统:多址接入与干扰管理88
4.1 概述88
4.2 窄带蜂窝系统90
4.2.1 窄带分配:GSM系统91
4.2.2 对网络和系统设计的影响92
4.2.3 对频率复用的影响93
4.3 宽带系统:CDMA94
4.3.1 CDMA上行链路95
4.3.2 CDMA下行链路105
4.3.3 系统问题106
4.4 宽带系统:OFDM107
4.4.1 分配设计原理108
4.4.2 跳频模式109
4.4.3 信号特征与接收机设计110
4.4.4 扇区化111
4.5 文献说明112
4.6 习题113
第5章 无线信道的容量121
5.1 AWGN信道容量121
5.1.1 重复编码122
5.1.2 填充球体122
5.2 AWGN信道的资源125
5.2.1 连续时间AWGN信道125
5.2.2 功率与带宽126
5.3 线性时不变高斯信道130
5.3.1 单输入多输出(SIMO)信道130
5.3.2 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131
5.3.3 频率选择性信道131
5.4 衰落信道的容量136
5.4.1 慢衰落信道136
5.4.2 接收分集138
5.4.3 发射分集140
5.4.4 时间分集与频率分集143
5.4.5 快衰落信道146
5.4.6 发射端信息149
5.4.7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156
5.4.8 总结:观点的转变156
5.5 文献说明158
5.6 习题159
第6章 多用户容量与机会通信167
6.1 上行链路AWGN信道168
6.1.1 逐行干扰消除获得的容量168
6.1.2 与传统CDMA的比较170
6.1.3 与正交多址接入的比较171
6.1.4 一般K用户上行链路容量172
6.2 下行链路AWGN信道173
6.2.1 对称情况:获取容量的两种方案174
6.2.2 一般情况:叠加编码获取容量176
6.3 上行链路衰落信道179
6.3.1 慢衰落信道179
6.3.2 快衰落信道180
6.3.3 完整的信道辅助信息182
6.4 下行链路衰落信道184
6.4.1 仅利用接收端的信道辅助信息184
6.4.2 完整信道辅助信息185
6.5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185
6.6 多用户分集186
6.6.1 多用户分集增益186
6.6.2 多用户分集与经典分集188
6.7 多用户分集:系统级问题189
6.7.1 公平调度与多用户分集189
6.7.2 信道预测与反馈193
6.7.3 利用失谐天线实现机会波束成形194
6.7.4 多小区系统中的多用户分集199
6.7.5 系统级观点200
6.8 文献说明203
6.9 习题204
第7章 MIMO Ⅰ:空间多路复用与信道建模213
7.1 确定性MIMO信道的多路复用容量214
7.1.1 通过奇异值分解分析容量214
7.1.2 秩与条件数215
7.2 MIMO信道的物理建模217
7.2.1 视距SIMO信道217
7.2.2 视距MISO信道218
7.2.3 仅存在一条视距路径的天线阵列219
7.2.4 地理位置上间隔的天线220
7.2.5 视距路径加一条反射路径225
7.3 MIMO衰落信道的建模227
7.3.1 基本方法227
7.3.2 MIMO多径信道228
7.3.3 信号的角域表示229
7.3.4 MIMO信道的角域表示231
7.3.5 角域统计建模232
7.3.6 自由度与分集233
7.3.7 对于天线间隔的依赖性237
7.3.8 独立同分布瑞利衰落模型241
7.4 文献说明243
7.5 习题243
第8章 MIMOⅡ:容量与多路复用结构246
8.1 V-BLAST结构246
8.2 快衰落MIMO信道247
8.2.1 具有接收端CSI时的容量247
8.2.2 性能增益248
8.2.3 完整CSI255
8.3 接收机结构257
8.3.1 线性解相关器257
8.3.2 逐行消除261
8.3.3 线性MMSE接收机263
8.3.4 信息论的最优性268
8.4 慢衰落MIMO信道270
8.5 D-BLAST:一种中断最优结构271
8.5.1 V-BLAST结构的次最优性272
8.5.2 跨发射天线编码:D-BLAST273
8.5.3 讨论274
8.6 文献说明275
8.7 习题276
第9章 MIMOⅢ:分集—多路复用折中与通用空时码282
9.1 分集—多路复用折中283
9.1.1 公式化表示283
9.1.2 标量瑞利信道284
9.1.3 并行瑞利信道287
9.1.4 MISO瑞利信道288
9.1.5 2×2MIMO瑞利信道289
9.1.6 nt×nrMIMO独立同分布瑞利信道291
9.2 最优分集—多路复用折中的通用编码设计294
9.2.1 QAM对于标量信道是近似通用的294
9.2.2 并行信道的通用编码设计295
9.2.3 MISO信道的通用编码设计300
9.2.4 MIMO信道的通用编码设计303
9.3 文献说明307
9.4 习题307
第10章 MIMOⅣ:多用户通信313
10.1 采用多副接收天线的上行链路313
10.1.1 空分多址接入313
10.1.2 SDMA容量区域315
10.1.3 系统问题317
10.1.4 慢衰落319
10.1.5 快衰落322
10.1.6 再谈多用户分集323
10.2 MIMO上行链路326
10.2.1 采用多副发射天线的SDMA326
10.2.2 系统问题328
10.2.3 快衰落329
10.3 采用多副发射天线的下行链路330
10.3.1 下行链路的自由度331
10.3.2 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对偶性与发射波束成形332
10.3.3 发射机已知干扰的预编码335
10.3.4 下行链路预编码344
10.3.5 快衰落346
10.4 MIMO下行链路348
10.5 蜂窝网络中的多副天线:系统级观点350
10.5.1 小区间干扰管理351
10.5.2 采用多副接收天线的上行链路352
10.5.3 MIMO上行链路354
10.5.4 采用多副接收天线的下行链路354
10.5.5 采用多副发射天线的下行链路354
10.6 文献说明356
10.7 习题356
附录A 加性高斯噪声环境下的检测与估计366
附录B 信息论基本原理380
参考文献402
索引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