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
  • 许庆朴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16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编 “以人为本”——马克思人本理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3

第一章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新理念3

一、马克思学说形成的人本思潮环境5

二、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形成过程11

三、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分析25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方向,践行马克思的人本理念33

第二章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39

一、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体的人”为出发点的社会发展观41

二、毛泽东遵循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社会发展思想47

三、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发展观51

四、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党中央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56

第二编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与现实中国社会进步65

第三章 马克思未来社会“计划调节”设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65

一、“社会计划调节”: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经济模式67

二、“社会计划调节”设想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初步实践75

三、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益借鉴85

四、马克思设想的重大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94

第四章 马克思未来社会“无产者”变“有产者”的预示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壮大109

一、“无产者”和“资产者”及其对立112

二、“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必然性分析120

三、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壮大,马克思“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预示在中国正在成为现实127

第五章 马克思未来社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预断与中国经济社会的股份制实验135

一、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140

二、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念形成的文本考察和概念界定142

三、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辩证发展过程及与公有制关系149

四、股份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既现实又理想的选择152

五、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预断正在凭借股份制的普建而趋向实现156

六、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预断为后人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61

第六章 马克思城市“工人革命”理论与以乡村农民为主体的中国现代化165

一、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及其生成源头的探寻166

二、从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到毛泽东农民革命理论的演变183

三、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走“农民变市民”之路,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191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念与中国社会公平稳定发展209

一、马克思恩格斯平等理念的历史发展212

二、“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独特内涵217

三、现实中国平等的走向与实践224

第八章 马克思“资本的历史使命”思想与中国社会巨变229

一、马克思的资本历史使命思想231

二、资本履行历史使命带来的世界巨变245

三、资本履行历史使命使现实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251

第三编 现实中国大政方略选择的理论基础分析265

第九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革命方式”理论与中国“对外和平发展”主张265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战略上表现为世界视野内的革命互动论268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策略上逐步由暴力革命向和平斗争方式侧重277

三、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提出并论证了像英国、 法国、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和平变革问题290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方式理论与现时代和平发展299

第十章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思想与中国“对内和谐发展”方略314

一、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概念及其思想渊源318

二、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思想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动运用324

三、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思想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339

第十一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发展与中国面临知识经济新时代“科教兴国”的战略抉择350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价值学说的科学变革352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知识经济新时代的挑战357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367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理性选择378

一、聚焦《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阐释382

二、现时代“全球化”: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其必然趋势是共产主义395

三、自觉融入,趋利避害: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理性选择402

第十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概念的理解与中国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发展方略413

一、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阶梯416

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424

三、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社会主义需要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哪些文明成果427

四、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更应当是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435

第十四章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新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46

一、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受到时代的挑战447

二、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452

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渊源470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性建设与马克思主义481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学说与中国共产党“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塑建481

一、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学说的定位与确立483

二、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学说是不断发展的科学49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学说,是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498

第十六章 世界共产党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形象与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性培养51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旷日的友谊,无双的联盟513

二、“第一小提琴手”——马克思的道德人格与学人风范517

三、“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的道德人格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贡献527

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人格,塑造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品格形象536

第五编 世界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545

第十七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社会主义的探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45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观产生的历史契机548

二、用人道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构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哲学基础554

三、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现实基础560

四、抨击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立西方马克思主义自己的社会主义观567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及其实现途径573

六、西方马克思主义探寻“新”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及误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78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584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58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生动体现593

三、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