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金波,殷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09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趋势1
1.1.2 Internet的发展及应用3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4
1.2.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3.1 网络的硬件系统5
1.3.2 网络的软件系统6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7
1.4.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
1.4.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0
1.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特点12
1.5.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2
1.5.2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13
1.6 小结14
习题与思考题15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16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6
2.1.1 数据、信息与信号16
2.1.2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17
2.1.3 数据通信、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18
2.1.4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19
2.1.5 数据通信技术22
2.1.6 数据通信过程25
2.2 数据传输25
2.2.1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25
2.2.2 数据调制与编码26
2.2.3 多路复用30
2.3 数据交换技术32
2.3.1 电路交换32
2.3.2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33
2.3.3 高速交换技术36
2.4 差错控制技术36
2.4.1 差错的产生36
2.4.2 常见检错码37
2.4.3 反馈重发机制40
2.5 传输介质40
2.5.1 双绞线40
2.5.2 同轴电缆41
2.5.3 光纤41
2.5.4 微波信道43
2.5.5 卫星信道43
2.6 小结44
习题与思考题45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47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其概念47
3.1.1 网络体系结构47
3.1.2 层次结构及相关概念48
3.1.3 网络协议49
3.1.4 网络服务50
3.1.5 OSI参考模型51
3.2 物理层53
3.2.1 物理层概述53
3.2.2 典型的物理层标准54
3.3 数据链路层57
3.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57
3.3.2 差错控制58
3.3.3 流量控制59
3.3.4 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和协议59
3.3.5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61
3.4 网络层65
3.4.1 网络层功能65
3.4.2 网络层服务66
3.4.3 路由选择69
3.4.4 拥塞控制71
3.4.5 网络层协议73
3.5 传输层74
3.5.1 传输层的地位与作用74
3.5.2 传输层的功能74
3.5.3 网络服务质量75
3.5.4 传输层协议类型75
3.5.5 传输层服务76
3.5.6 传输控制协议76
3.6 网络高层77
3.6.1 会话层77
3.6.2 表示层78
3.6.3 应用层79
3.7 TCP/IP体系结构79
3.7.1 TCP/IP概述79
3.7.2 TCP/IP的层次结构80
3.7.3 TCP/IP协议集80
3.8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90
3.9 小结91
习题与思考题92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94
4.1 局域网概述94
4.1.1 局域网的特点95
4.1.2 局域网的分类96
4.1.3 局域网的层次结构与标准化模型96
4.2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99
4.2.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99
4.2.2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与传输形式101
4.2.3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02
4.3 局域网设备与应用105
4.3.1 网络适配器106
4.3.2 服务器107
4.3.3 工作站108
4.3.4 局域网连接部件及设备108
4.4 以太网111
4.4.1 传统以太网111
4.4.2 高速以太网114
4.5 交换式以太网118
4.5.1 交换式以太网概述118
4.5.2 交换式以太网的组成119
4.5.3 虚拟局域网120
4.5.4 无线局域网122
4.6 FDDI网络124
4.6.1 FDDI的主要技术指标124
4.6.2 FDDI网络组成126
4.6.3 FDDI网络特性127
4.6.4 FDDI网络应用127
4.7 Client/Server模式128
4.7.1 局域网资源共享模式129
4.7.2 Client/Server原理129
4.8 小结130
习题与思考题130
第5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133
5.1 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133
5.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133
5.1.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标准135
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136
5.2.1 用户工作区系统136
5.2.2 水平布线系统137
5.2.3 垂直布线系统138
5.2.4 设备间系统139
5.2.5 布线配线系统140
5.2.6 建筑群系统141
5.3 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142
5.3.1 水平布线系统的要求143
5.3.2 RJ-45连接器146
5.3.3 模块配线架148
5.3.4 工作区通信149
5.3.5 跳线电缆150
5.4 结构化布线系统应注意的事项150
5.4.1 电源、电气保护与接地150
5.4.2 环境保护151
5.5 小结151
习题与思考题152
第6章 广域网简介154
6.1 广域网概述154
6.1.1 广域网的概念154
6.1.2 公共数据通信网155
6.2 公用电话交换网155
6.2.1 公用电话交换网概述155
6.2.2 PSTN组成156
6.3 公用数据分组交换网156
6.3.1 X.25协议156
6.3.2 X.25的工作过程156
6.3.3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157
6.4 数字数据网158
6.4.1 数字数据网简介158
6.4.2 DDN网络的结构159
6.4.3 DDN网络的应用160
6.5 帧中继网160
6.5.1 帧中继概述160
6.5.2 交换与虚连接161
6.5.3 帧中继的帧格式162
6.5.4 帧中继网的组成163
6.5.5 帧中继业务应用164
6.6 ATM网络164
6.6.1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164
6.6.2 ATM概述165
6.6.3 ATM交换166
6.6.4 ATM网络组成167
6.6.5 ATM的应用及发展趋势168
6.7 小结169
习题与思考题170
第7章 宽带网络技术简介171
7.1 宽带网络技术171
7.1.1 宽带网络概述171
7.1.2 宽带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72
7.2 SDH技术简介173
7.2.1 SDH的优越性173
7.2.2 SDH设备及其组网原则173
7.2.3 SDH的网络管理174
7.2.4 SDH的网同步175
7.2.5 SDH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175
7.3 宽带接入技术176
7.3.1 XDSL接入技术176
7.3.2 光纤接入技术177
7.3.3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技术178
7.3.4 无线接入技术和LMDS179
7.4 宽带网络的应用181
7.4.1 网络视频点播181
7.4.2 网络可视电话182
7.4.3 网络在线游戏182
7.5 小结183
习题与思考题184
第8章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185
8.1 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特点185
8.1.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85
8.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185
8.1.3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186
8.2 Windows NT操作系统简介187
8.2.1 Windows NT概述187
8.2.2 Windows NT管理189
8.2.3 Windows NT服务191
8.3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简介193
8.3.1 活动目录193
8.3.2 分布式文件系统194
8.3.3 管理咨询194
8.3.4 智能镜像技术194
8.3.5 强化的网络通信功能195
8.4 其他网络操作系统介绍195
8.4.1 NetWare操作系统简介195
8.4.2 UNIX操作系统简介197
8.4.3 Linux操作系统简介198
8.5 小结199
习题与思考题200
第9章 网络的互连201
9.1 互连网络的概念201
9.1.1 网络互连的类型203
9.1.2 网络互连的层次204
9.2 网络互连设备205
9.2.1 网桥205
9.2.2 交换机207
9.2.3 路由器210
9.2.4 网关213
9.3 小结214
习题与思考题214
第10章 Internet与应用215
10.1 Internet概述215
10.1.1 Internet的管理机构215
10.1.2 Internet的资源与应用216
10.2 IP地址与域名216
10.2.1 IP地址的组成与类别217
10.2.2 子网规划与子网掩码220
10.2.3 域名系统224
10.3 Internet的接入226
10.3.1 通过局域网接入227
10.3.2 通过Modem——电话线接入229
10.3.3 通过仿真终端方式接入229
10.3.4 通过ISDN方式接入230
10.3.5 通过DDN专线接入231
10.3.6 通过ADSL接入232
10.4 Internet服务233
10.4.1 电子邮件服务234
10.4.2 远程登录服务235
10.4.3 文件传输服务236
10.4.4 WWW服务238
10.4.5 BBS服务239
10.5 Intranet网络240
10.5.1 Intranet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40
10.5.2 Intranet的形成与发展241
10.5.3 Intranet的特点241
10.6 Internet的发展241
10.7 小结242
习题与思考题243
第11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244
11.1 网络管理概述244
11.1.1 网络管理的目的和内容244
11.1.2 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成245
11.1.3 网络管理的功能246
11.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47
11.2.1 SNMP模型247
11.2.2 SNMP协议248
11.2.3 SNMPv2249
11.3 常见的网络管理系统249
11.4 网络安全251
11.4.1 网络安全概述251
11.4.2 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措施253
11.4.3 网络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255
11.5 数据加密技术257
11.5.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257
11.5.2 密码体制及算法258
11.5.3 通信加密方式259
11.5.4 鉴别技术260
11.6 防火墙262
11.6.1 防火墙概述262
11.6.2 防火墙技术及分类263
11.6.3 防火墙应用系统264
11.7 小结266
习题与思考题267
第12章 技能训练269
12.1 实训1 双绞线制作269
12.2 实训2 使用“超级终端”进行串行通信272
12.3 实训3 组建一个小型对等网(之硬件部分)275
12.4 实训4 组建一个小型对等网(之软件部分)280
12.5 实训5 组建一个小型对等网(之网络连通测试部分)283
12.6 实训6 子网规划与连通测试286
12.7 实训7 使用电子邮件288
12.8 实训8 远程登录——Telnet应用293
参考文献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