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所有制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所有制思想研究
  • 姜喜咏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7675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所有制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研究的另一种思路1

一、所有制之“谜”:从《共产党宣言》说起2

二、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研究的现状及评价16

三、所有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整体性研究24

四、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研究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36

五、本书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意义42

第二章 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社会历史基础、理论背景和主要线索48

一、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社会历史基础:历史的自然与人的社会历史性存在52

(一)人和自然的辩证法源于人的活动的利益现实性53

(二)面对历史,自然科学和古典经济学的“迷失”63

二、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理论背景:哲学与经济学的融合70

(一)历史的现代性与哲学的终结72

(二)哲学与经济学的融合81

三、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逻辑线索89

(一)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探索历程90

(二)马克思所有制社会历史分析的两条主要线索99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线索105

四、小结111

第三章 所有制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形成和深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12

一、分工、所有制、私有制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113

(一)古典经济学“分工”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114

(二)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概念的拓展:从分工到所有制的同一119

二、从所有制到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深化133

(一)古典经济学的“劳动”概念138

(二)从所有制到生产关系153

(三)生产关系:从抽象的概念到丰富的具体总体169

(四)从所有制到社会经济形态的内在逻辑177

三、小结180

第四章 所有制与生产力的内在关系182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古典经济学从分工到生产力的逻辑线索183

(一)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及其对马克思的启示186

(二)交换价值概念与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历史观201

(三)生产力与交换价值概念的内在区分与剥离206

二、所有制与生产力的内在关系解剖210

(一)所有制与生产力的内在关系的理论阐释211

(二)生产力的决定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来实现的214

三、小结216

第五章 马克思所有制分析的本质特性:利益的属人性与现代历史性217

一、所有制的本质是利益的结构218

(一)利益的属人性: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人的劳动和创造219

(二)利益的现代历史性: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226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历史结构:劳动和资本的历史性契合233

(一)劳动和资本的历史性契合:利益的现实普遍性与“虚幻的共同体”234

(二)现实的普遍利益的历史与逻辑244

三、小结258

第六章 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社会形态的所有制分析259

一、共同体的形成、结构与特征: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解读261

(一)自然形成的原始共同体262

(二)以劳动和劳动工具的所有制为基础的手工业行业共同体276

(三)向货币共同体的过渡279

二、对马克思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社会所有制分析的思考281

三、小结286

第七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的所有制分析:《资本论》解读287

一、《资本论》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论288

(一)关于《资本论》有没有所有制分析的争论及启示289

(二)从所有制分析到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具体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293

(三)为什么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97

二、“后《资本论》问题”的断想302

(一)所有制范畴与广义政治经济学303

(二)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307

三、小结311

第八章 所有制的三结构层次理解与分析312

一、所有制的基础结构层次:以客体的实际占有为基础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314

(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和自然的最初的占有关系315

(二)主体是人,客体是社会劳动:现代历史性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23

(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所有制基础结构层次的表现形式327

二、所有制的扩展结构层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到社会生产总过程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总体331

(一)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内在关系解析332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扩展与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全面展开338

三、所有制的社会总体结构层次:所有权、经济制度等融合的社会生产总体344

(一)从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到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内在运动344

(二)所有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在同一349

(三)所有制内涵的整体思考352

四、小结354

第九章 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改革356

一、所有制的理论性质和深刻内涵的总结性理解356

(一)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基本范畴357

(二)现实的人内在于所有制,在所有制及其内涵中的地位是决定性的359

(三)所有制可能是开放的,也可能是保守的,所有制的开放是现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现象或景观”361

(四)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规定,是把握社会主义及其改革的关键,肯定还是否定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严肃拷问362

(五)所有制范畴既具有经验性,也是马克思的以所有制概念为中心的经济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364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理论分析366

(一)所有制的性质归根结底决定于现实的人的权利及其社会需要的实现过程和最终结果,不能简单地看生产资料的归属36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特殊性370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是由人们社会实践的无限开放性和现代所有制本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371

(四)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历史发展的内在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历史发展的特殊形态373

(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与合作的历史规律374

三、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与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376

(一)必须把工人阶级及其劳动群众的权益摆在首位376

(二)建设市场经济,更要建设社会主义377

(三)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建设及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中的作用377

(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378

四、小结378

结论380

主要参考文献384

后记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