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伯利亚地台及其边缘坳陷油气地质特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伯利亚地台及其边缘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 王志欣,金之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780229244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地台-边缘拗陷-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西伯利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伯利亚地台及其边缘坳陷油气地质特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伯利亚地台概况1

第一节 西伯利亚地台的自然地理条件1

第二节 西伯利亚地台油气勘探历程2

第三节 油气地质分区及油气分布规律5

第四节 油气资源潜力6

第二章 西伯利亚地台的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7

第一节 西伯利亚地台深部结构与地球物理特征9

一、西伯利亚地台的上地幔结构9

二、西伯利亚地台固结地壳的特点13

三、沉积—火山成因层特征19

第二节 西伯利亚地台的构造演化阶段21

一、基底形成阶段(太古代—早元古代)21

二、过渡层系形成阶段(里菲纪)21

三、文德纪—早古生代演化阶段23

四、泥盆纪—石炭纪演化阶段25

五、中石炭世—中三叠世演化阶段27

六、中生代边缘坳陷阶段28

七、新构造运动阶段29

第三节 西伯利亚地台的超级褶皱构造29

一、超级正向构造30

二、超级负向构造30

三、过渡性超级构造单元31

四、边缘坳陷区31

第四节 西伯利亚地台的Ⅰ—Ⅲ级褶皱构造33

一、阿纳巴尔台背斜33

二、阿尔丹台背斜34

三、涅帕—鲍图奥巴台背斜35

四、拜基特台背斜36

五、库列伊台向斜36

六、邻萨彦—叶尼塞台向斜39

七、安加拉—勒拿阶地40

八、前帕托姆区域坳陷40

九、前中生代典型地台区的Ⅰ级构造40

十、维柳伊半台向斜42

十一、前维尔霍扬边缘坳陷43

十二、叶尼塞—哈坦加区域坳陷45

十三、边缘坳陷中的独立Ⅰ级构造单元48

第五节 断裂构造49

第六节 暗色岩岩浆活动51

第三章 地层特征55

第一节 综述55

第二节 里菲系56

第三节 文德系62

第四节 上文德统—寒武系64

一、图鲁汉—伊尔库茨克—奥廖科马岩相大区66

二、尤多姆—奥列尼奥克岩相大区83

三、阿纳巴尔—辛斯克岩相大区84

第五节 奥陶系85

一、伊尔库茨克岩相大区86

二、通古斯岩相大区87

三、科图伊—维柳伊岩相大区90

第六节 志留系91

一、伊尔库茨克岩相大区92

二、通古斯岩相大区92

三、维柳伊岩相大区94

第七节 泥盆系和下石炭统95

一、北通古斯岩相大区96

二、中通古斯岩相大区97

三、厄格阿特金岩相大区98

四、科姆片佳伊岩相大区99

第八节 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99

一、诺里尔大区100

二、库列伊大区101

三、下通古斯大区101

四、安加拉大区102

五、维柳伊和前维尔霍扬大区102

六、诺尔德维克大区102

第九节 三叠系103

一、通古斯—科图伊岩相大区103

二、勒拿—维柳伊岩相大区107

第十节 侏罗系109

一、下侏罗统110

二、中侏罗统111

三、上侏罗统112

第十一节 白垩系114

一、下白垩统115

二、上白垩统118

第四章 西伯利亚地台沉积环境与古地理120

第一节 沉积特征综述120

第二节 文德纪古地理122

一、塔拉坎期古地理122

二、涅帕期古地理124

三、季尔期古地理124

四、卡坦加期古地理127

第三节 早寒武世古地理128

一、奥辛层沉积时期古地理128

二、埃里基扬组沉积时期古地理129

三、奥廖克马期古地理131

四、伊切尔期古地理131

第四节 泥盆纪古地理132

一、早泥盆世133

二、中泥盆世135

三、晚泥盆世136

第五节 早石炭世古地理138

一、前石炭纪沉积间断时期的古地理138

二、杜内期古地理138

三、韦宪期—谢尔普霍夫期古地理139

第六节 二叠纪—早三叠世古地理139

一、早二叠世古地理140

二、晚二叠世古地理141

三、早三叠世古地理142

第七节 中侏罗世古地理143

第五章 烃源岩的分布及演化148

第一节 有机质沉积和聚集的条件148

一、概述148

二、文德系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49

三、寒武系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50

四、奥陶系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52

五、志留系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52

六、泥盆系—下石炭统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53

七、中、上石炭统—二叠系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53

八、中生界有机质沉积条件和丰度154

九、西伯利亚地台沉积盖层中有机质分布规律156

第二节 有机质的热解演化158

第三节 抽提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165

第四节 西伯利亚地台的主要烃源岩灶170

一、西伯利亚地台的主要生烃灶170

二、主要生烃灶所生成的石油的地球化学178

第六章 储盖层系的分布与性质181

第一节 勒拿—通古斯含油气省的储盖组合184

一、里菲储盖组合184

二、下莫蒂储盖组合186

三、上莫蒂储盖组合188

四、奥辛层储盖组合189

五、别里斯克储盖组合192

六、布莱储盖组合192

七、利特文采夫储盖组合193

八、科斯金—肯登储盖组合194

九、乌斯季—库特储盖组合195

十、拜基特储盖组合197

十一、兰德维里储盖组合198

十二、文罗克储盖组合199

十三、尤克塔储盖组合199

十四、上古生界储盖组合199

第二节 哈坦加—维柳伊含油气省的储盖层系200

一、维柳伊半台向斜200

二、叶尼塞—哈坦加区域坳陷204

第三节 油气储盖层系的基本特征208

第七章 油气藏类型及典型油气藏(田)描述211

第一节 油气藏类型211

第二节 典型油气藏(田)特征211

一、上乔纳凝析油气田211

二、尤鲁布钦—托霍姆油气聚集带217

三、科维克塔凝析气田222

四、中鲍图奥巴凝析油气田223

五、杜利斯马含油凝析气田225

六、塔斯—尤里亚赫油气田226

七、上维柳昌油气田227

第八章 油气藏成藏史分析228

第一节 概述228

第二节 典型地台区的油气成藏228

一、主要含油气层系的成烃史228

二、油气的组分特征230

三、油气藏的形成过程232

第三节 地台边缘坳陷中—新生代油气成藏史分析234

一、边缘坳陷中的油气生成234

二、边缘坳陷中的油气聚集236

第九章 西伯利亚地台的含油气远景239

第一节 含油气性评价的标准239

一、烃源岩评价标准239

二、构造条件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影响241

三、水文地质条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243

四、岩浆活动的影响245

五、西伯利亚地台含油气远景评价的综合标准248

第二节 西伯利亚地台油气资源分布规律250

一、西伯利亚地台含油气层系概况250

二、西伯利亚地台油气资源分布253

结论261

参考文献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