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05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05 下
  •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000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0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39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中国-1949~200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05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编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893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和形成(1949—1957年)893

第一节 解放前的社会保障89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894

第三节 《劳保条例》的主要内容895

第四节 《劳保条例》的修订和扩大实施范围899

第五节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900

第六节 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建立904

第七节 该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评价906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改进与发展(1958—1966年)909

第一节 修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909

第二节 改进医疗保险制度911

第三节 改进工伤保险制度913

第四节 规定精简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913

第五节 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改进与发展914

第六节 改进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和办法915

第三章 社会保障受到严重干扰(1966—1976年)918

第一节 “四人帮”攻击和破坏社会保障制度918

第二节 中止、废除某些制度919

第四章 社会保障的整顿、恢复与发展(1976—1981年)921

第一节 修改养老保险制度921

第二节 修改国家工作人员疾病和死亡遗属保险923

第三节 城镇集体组织职工社会保险的发展924

第四节 农村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兴起927

第五节 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的整顿与发展930

第五章 社会保障的初步改革(1982—1993年)932

第一节 实行退休费社会统筹的改革933

第二节 国营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934

第三节 工伤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937

第四节 疾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940

第五节 劳动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944

第六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945

第七节 生育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949

第八节 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的初步改革952

第六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一阶段:1994—1998年)955

第一节 上海市推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956

第二节 新的改革实施方案958

第三节 上海市私企、个体经济的养老保险试点966

第四节 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966

第五节 补充养老保险的试点和实施972

第六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977

第七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二阶段:1998—2005年)979

第一节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979

第二节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981

第三节 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改革实践985

第四节 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989

第五节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改革992

第八章 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一阶段:1994—1998年)999

第一节 “两江”深化改革试点999

第二节 “两江”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成绩和问题1003

第三节 各地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深化改革1007

第四节 上海市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1010

第五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正式推行1011

第六节 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1014

第九章 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二阶段:1999—2005年)1016

第一节 进一步推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1016

第二节 规范医疗资源价格管理1021

第三节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1023

第四节 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及医疗事故处理制度改革1025

第五节 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1029

第六节 农村医疗卫生及医疗救助保障体系的发展1032

第十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一阶段:1994—1998年)1040

第一节 上海市进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1040

第二节 失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1041

第三节 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1042

第四节 实施再就业工程1045

第十一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二阶段:1998—2005年)1047

第一节 《失业保险条例》正式颁布实施1048

第二节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保障1050

第三节 现阶段失业保险制度的评价及综述1051

第十二章 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一阶段:1994—1998年)1055

第一节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1055

第二节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1060

第十三章 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第二阶段:1999—2005年)1063

第一节 工伤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工伤保险条例》颁布1063

第二节 生育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试点——《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颁布1070

第十四章 社会救助制度的深化改革(1994—2005年)1076

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颁布及实施情况1076

第二节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颁布1087

第三节 农村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1097

第九编 中国金融业发展史1111

第一章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形成与货币制度的建立1111

第一节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萌芽1111

第二节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形成1114

第三节 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建立1117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金融业1123

第一节 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体制1123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业1126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一)——银行体制改革1130

第一节 对银行性质与职能的重新认识1130

第二节 专业银行的恢复、建立与发展1133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1139

第四节 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142

第五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成立与发展1147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二)——信用体制改革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1151

第一节 商业信用的恢复1151

第二节 信贷体制改革1153

第三节 80年代的利率体制改革1158

第四节 对外金融与外汇体制改革1163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一)——银行体制改革与信贷体制改革1171

第一节 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1171

第二节 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1180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二)——利率体制改革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1189

第一节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1189

第二节 新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1200

第七章 2000年以来的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1210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1210

第二节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1216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1219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与金融法规的健全1222

结束语1227

第十编 中国保险业发展史1233

第一章 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立(1949—1952年)1233

第一节 整顿改造旧中国保险业1233

第二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1242

第三节 保险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的建立1245

第二章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国保险业(1950—1952年)1250

第一节 改革保险条款和降低保险费率1250

第二节 试办农业保险1252

第三节 政务院有关强制保险的决定1254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中国保险业(1953—1957年)1259

第一节 保险业务的调整1259

第二节 保险业务的稳步发展1262

第三节 完成私营保险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67

第四章 中国保险业遭受挫折(1958—1978年)1269

第一节 中国保险国内业务的停办126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保险业1275

第五章 中国保险业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9—1985年)1278

第一节 国内保险业务的恢复1278

第二节 保险机构的设立和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1281

第三节 保险业务的全面恢复和发展1284

第四节 保险理论研究、教育和法规建设1292

第六章 中国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1986—1991年)1297

第一节 中国保险体制改革的兴起1297

第二节 多家办保险的市场格局形成1300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在竞争中发展1304

第四节 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教育的发展1311

第七章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崭新时期(1992—1998年)1316

第一节 中国保险市场日趋完善1316

第二节 保险法制日趋健全1326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迅速发展1333

第八章 中国保险业的深化改革与开放(1999—2005年)1342

第一节 保险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1342

第二节 中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1350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1358

第四节 中国保险业的创新发展1366

第十一编 中国证券业发展史1401

第一章 20世纪50年代:国债发行占主导地位1401

第一节 国债的发行1401

第二节 地方债的发行1408

第三节 证券交易市场1410

第二章 “六五”时期:证券发行的重新启动1415

第一节 股票发行处于萌芽阶段1415

第二节 国债恢复发行1420

第三节 国际债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等相继问世1424

第三章 “七五”时期:证券流通的初步实现1427

第一节 股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1427

第二节 国债市场的初步形成1433

第三节 各类债券逐步发展1439

第四章 “八五”时期:证券市场的逐渐扩张1444

第一节 股票市场进一步拓展1444

第二节 国债市场的兴旺1451

第三节 其他证券继续发展1456

第四节 证券交易所成立和其他证券机构的建设1460

第五章 “九五”时期:证券市场加强规范1466

第一节 股票市场在规范化中求发展1466

第二节 国债市场的规范和完善1474

第三节 其他证券的发展状况1479

第四节 证券市场管理的强化1483

第六章 “十五”时期:证券市场治理与开放1491

第一节 股票市场的调整和治理1491

第二节 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的发展继续深入1503

第三节 证券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理1513

第四节 证券市场的创新与开放1518

结束语1526

第十二编 中国期货业发展史1531

第一章 理论准备阶段(1987—1991年)1531

第一节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经济背景1532

第二节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理论准备1539

第二章 规划与探索(1988—1992年)1545

第一节 政策与方案研究1545

第二节 实践探索——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1558

第三章 期货市场全面启动阶段(1992—1994年)1563

第一节 期货交易所1563

第二节 期货经纪公司1566

第三节 境外期货交易1566

第四节 全面启动与快速发展1569

第五节 第一次期货市场大调整1575

第四章 治理整顿与规范试点阶段(1994—1998年)1581

第一节 期货市场暴露的问题1581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措施1598

第三节 期货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1601

第四节 第二次期货市场大调整1604

第五节 期货市场的作用1605

第五章 中国期货业的规范发展阶段(1999—2005年)1607

第一节 规范期货市场的法制建设1607

第二节 期货交易所的发展1612

第三节 期货经纪公司的规范发展1616

第四节 期货业人才培养逐步恢复1618

第五节 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1618

第六节 期货市场功能初步发挥1619

第七节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问题与差距1620

第八节 “十一五”期间的中国期货市场展望1630

第十三编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1647

第一章 外事接待型旅游业发展阶段(1949—1978年)1647

第一节 外事接待型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与目标1647

第二节 外事接待型旅游业发展的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48

第三节 外事接待型旅游业发展的成果1648

结束语1649

第二章 现代旅游业起步阶段(1979—1980年)1650

第一节 现代旅游业起步阶段的发展背景与目标1650

第二节 现代旅游业起步阶段的发展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51

第三节 现代旅游业起步阶段的发展成果1651

结束语1651

第三章 入境旅游发展奠基阶段:“六五”计划(1981—1985年)1652

第一节 入境旅游发展奠基阶段的背景与目标1652

第二节 入境旅游发展奠基阶段的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52

第三节 入境旅游发展奠基阶段的发展成果1653

结束语1654

第四章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起步阶段:“七五”计划(1986一1990年)1655

第一节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起步阶段的背景与目标1655

第二节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起步阶段的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55

第三节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起步阶段的发展成果1656

结束语1657

第五章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迅猛发展阶段:“八五”计划(1991一1995年)1658

第一节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迅猛发展阶段的背景与目标1658

第二节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迅猛发展阶段的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58

第三节 入境旅游继续发展与国内旅游迅猛发展阶段的发展成果1659

结束语1660

第六章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平衡发展阶段:“九五”计划(1996一2000年)1661

第一节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平衡发展阶段的背景与目标1661

第二节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平衡发展阶段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62

第三节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平衡发展阶段的发展成果1667

结束语1668

第七章 从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世界旅游大国阶段:“十五”计划(2001一2005年)1669

第一节 从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世界旅游大国阶段的背景与目标1669

第二节 从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世界旅游大国阶段的问题、政策与管理机构1673

第三节 从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世界旅游大国阶段的发展成果1698

结束语1700

第十四编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史1705

第一章 新中国房地产制度的演变1705

第一节 旧中国房地产制度的回顾1705

第二节 新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1706

第三节 新中国住房及房产制度的演变1725

第四节 未来中国房地产制度和政策的取向1744

第二章 新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史1747

第一节 旧中国房地产业简述1747

第二节 新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1750

第三节 新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格局1768

第四节 21世纪前期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1770

第三章 新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化史1772

第一节 旧中国房地产市场回眸1772

第二节 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进化1775

第三节 新中国房地产市场体系和运作机制的形成1791

第四节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进程的测度1802

第五节 21世纪前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1804

结束语1807

第十五编 中国信息业发展史1813

第一章 我国信息化的全球背景1813

第一节 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813

第二节 全球信息化的环境1821

第三节 全球信息化中的中国1829

第二章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历程1833

第一节 我国信息产业的萌发奠基阶段1833

第二节 我国信息产业的启动发展阶段1834

第三节 我国信息产业的全面推进时期1836

第四节 我国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1848

第五节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1859

第三章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前景1881

第一节 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市场经济的信息化水平1881

第二节 信息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1884

第三节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887

第四节 关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的思考1890

结束语19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