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典藏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晓波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6244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典藏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研究中国的方法1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1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谁家的“大势”?3
两个研究工具及两个结论5
第一讲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14
被严重误读的“士农工商”14
“放活微观,管制宏观”17
“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19
鼓励消费的异端思想22
“以商止战”与和平称霸24
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26
第二讲商鞅变法: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32
以农立国:第一个在土地改革中尝到甜头32
军爵制度: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平民社会35
郡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的政治雏形36
强国逻辑: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之人38
毛泽东:“百代都行秦政法”41
第三讲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47
“文景之治”的成就与后果47
刘彻:大一统制度的集大成者50
产业改革:铸钱、盐铁与酿酒52
流通改革:均输与平准54
税收改革:告缗令与算缗令55
变法造就第一个“半亿帝国”56
变法的负面效应及争论58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问”59
第四讲王莽变法:第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66
变法背景:世族经济威胁中央集权66
改革三战场:财政、货币和土地67
最惨烈的改革结果70
刘秀对世族开战的失败72
《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74
第五讲世民治国:最盛的王朝与最小的政府80
科举制以及世族势力的式微80
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82
关于专营政策的反复与争议84
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85
刘晏变法:专营制度的归来88
民间工商资本的五条出路92
第六讲王安石变法:最后的整体配套改革98
“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98
宽松与禁榷并举99
士绅经济的定型101
千年第二回的“延和殿廷辩”104
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106
“改革标本”王安石110
“世界时间”里的变法113
第七讲明清停滞:大陆孤立主义的后果118
四大基本制度的恶质化118
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119
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123
城市化率的下滑126
对“自转惯性”的预警128
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130
被枪炮打破的“超稳定结构”133
第八讲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139
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139
以铁路为例:发展与稳定的取舍140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国营与民营的取舍142
中日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144
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146
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149
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150
第九讲 两个民国:从极度自由到“统制经济”155
四个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坏155
空前强大的民营经济156
地方自治的试验159
被欢呼回来的独裁者160
国民党的经济主张163
挤压民间资本的五种办法165
1945年之后的经济政策失误168
第十讲计划经济:从自负 到自毁的大试验176
上海试验:计划经济的体系雏形176
“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178
七年消灭私营经济180
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183
回收土地:政府的三大收益186
“文化大革命”:紊乱十年188
第十一讲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194
第三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94
增量改革:由农民发动的工业化运动195
中央政府的角色:放权与非均衡战略198
地方政府的角色:积极参与和冒险支持201
“哪里是改革的主战场”202
物价闯关:转折点上的“意外失利”206
80年代:“一切改革都从违法开始”208
第十二讲改革开放(下):集权主义的回归213
分税制: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213
1998年的“三驾马车”217
国有企业的绝地复苏219
“大国崛起”与朱氏逻辑221
从铁本案到四万亿计划:第六次“国进民退”224
发展与公平:2013年的双重困境228
结语回到历史的基本面234
一个不容置疑的前提:“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234
两个永恒性的主题:分权与均富236
三个最特殊的战场:国有经济、土地和金融业239
四股前所未见的新势力:互联网、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和自由知识分子242
跋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