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门水利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门水利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016234.jpg)
- 海门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志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29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水利史-海门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门水利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一章 自然概况56
第一节 成陆变迁56
第二节 地质构造61
一、地质61
二、地貌62
第三节 土地面积62
第四节 土壤植被68
一、土壤68
二、植被68
三、矿产68
第五节 气侯71
一、气温71
二、降水71
三、蒸发76
四、风77
第六节 自然灾害78
一、潮灾78
二、涝灾82
三、旱灾87
四、台风、大风90
五、龙卷风、飓风100
六、江坍101
第二章 水系·水资源104
第一节 水系104
一、区域性水系104
二、沿海水系105
三、沿江水系105
第二节 水资源106
一、资源总量106
二、开发利用107
三、水资源质量112
附录一、黄海水域113
附录二、长江水域116
附录三、内河水文121
第三章 围垦·垦殖123
第一节 围垦123
一、沿海围垦123
二、江心沙围垦131
三、永隆沙围垦137
四、江滨沙围垦139
五、圩角沙围垦140
六、灵甸沙围垦145
七、新通海沙围垦工程148
第二节 垦殖152
一、组织移民152
二、兴修水利152
三、土地利用153
附录一、沙案156
附录二、永隆沙之争157
第四章 江海堤防159
第一节 海堤159
第二节 江堤163
第三节 治坍170
一、江岸治坍170
附录、江心沙农场护岸178
二、海堤护坡178
第五章 河道治理181
第一节 区域性河道182
第二节 沿海河道187
第三节 沿江河道190
附录、灯杆港197
第六章 水工建筑199
第一节 沿海控制涵闸200
第二节 沿江控制涵闸202
第三节 内河控制涵闸210
一、通吕、通启两大水系分界控制涵闸210
二、通启运河水系西片与中片分界控制涵闸212
三、通启运河水系中片与东片分界控制涵闸213
四、沿江与中西、中东片分界控制涵闸214
五、通东地区分片控制涵闸217
六、其他小片控制涵闸221
第四节 桥梁222
一、公路桥223
二、农村公路桥226
三、人行桥229
第七章 农田水利230
第一节 基本河网231
一、三级河231
二、四级河255
三、明沟、丰产沟、宅沟、横沟256
第二节 分片治理260
一、通东片261
附录、正余镇的农田基本建设264
二、中西片264
三、中东片265
四、沿江片265
五、城区片267
第三节 改土治渍270
一、平整土地270
二、盐碱土治理273
附录、1964年海门县通吕运河以北地区盐碱土治理规划275
三、低洼地治理277
四、田间工程277
第四节 水生态治理278
一、生态水利278
二、民生水利280
第八章 农田排灌282
第一节 自控灌溉282
第二节 机械灌溉282
第三节 电力排灌283
一、输电线路283
二、变电所290
三、灌溉站297
四、提水站298
五、排涝站300
第四节 其他灌溉方式301
一、喷灌301
二、窨灌303
第九章 防汛抗灾304
第一节 机构304
第二节 防汛314
第三节 抗灾纪实317
一、防洪防潮317
二、排涝319
三、抗旱322
第十章 水利管理324
第一节 堤防管理325
一、管理体制325
二、管理制度326
第二节 河道管理327
一、管理体制327
二、管理制度328
第三节 涵闸管理329
一、管理体制329
二、管理制度330
第四节 机电管理331
一、管理体制331
二、管理制度332
三、技术管理333
第五节 桥梁管理333
一、管理体制333
二、管理制度334
第六节 水政管理334
一、管理体制334
二、水政执法334
第七节 水资源管理336
第八节 经费管理337
一、资金来源337
二、投资原则339
三、民力负担343
四、民工报酬343
五、民工抚恤343
六、水利工程赔偿344
第九节 建设管理345
一、概预算管理345
二、质量管理345
三、招投标管理345
四、监理管理346
第十一章 水利基础工作347
第一节 测绘勘测347
一、地形测量347
二、地基勘测349
第二节 水文349
一、站网布设349
二、水质测验350
三、径流测验351
四、长江河口区上段全潮水文测验352
五、沿海海域全潮水文测验354
第三节 规划设计354
一、沿革354
二、治理标准355
三、水利规划360
四、水工设计362
五、施工技术364
第十二章 水利科技366
第一节 科技队伍366
一、科技人员366
二、人才培训376
三、职称评定378
第二节 科技工作379
一、水利科研379
二、科技刊物380
第三节 科技团体380
一、水利学会380
二、海门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水利分会382
第四节 科技成果382
一、土心丁坝护岸382
二、软体排的推广应用383
三、自动引排多用式涵洞384
四、头刀薄荷喷灌385
五、长江北支上口堵坝效益分析386
六、厂洪乡农田水利规划386
七、水量平衡原理在挡潮闸排涝计算中的应用387
八、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387
九、海门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87
十、水力冲挖机组在河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推广388
十一、海门县现有水利设施普查389
十二、南通市土壤渗透性测定与研究389
十三、江苏省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及其应用390
十四、水力冲挖机组在河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推广391
十五、水力冲挖机组在培修江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推广392
十六、江苏省农作物灌溉试验资料整编与分析392
十七、用减载法修复护岸挡土墙393
十八、江苏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点研究393
十九、提高小型机电灌区灌溉效益的应用技术394
二十、旱稻喷灌的研究与应用394
二十一、南通条排沟地区稻田减渗防漏技术研究395
第五节 论文、著作395
一、论文395
二、著作401
第十三章 机构设置402
第一节 市(县)水行政主管机构402
一、机构沿革402
二、主要职责403
三、领导人更迭405
第二节 局内科室408
一、科室职责408
二、负责人更迭409
第三节 乡镇水利站412
一、主要职责412
二、人员更迭412
三、综合经营414
第四节 事业单位415
一、涵闸管理所415
二、堤防管理所、节约用水办公室416
三、水政监察大队、水利工程水费管理所417
四、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417
五、农水科研站417
六、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所418
第五节 水利企业418
一、海门市水利电力建筑工程公司419
二、海门市水利局船队420
三、海门市水利局凿井队422
四、海门市水利物资公司423
五、海门市水利局劳动服务公司425
六、海门市水利机械疏浚工程公司425
七、附属厂426
八、海门市河海建筑安装公司427
九、南通业勤水利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27
十、海门市华祥凿井基础工程有限公司428
十一、南通禹中水利市政建设有限公司428
第十四章 治水人物429
第一节 人物传略429
一、沈起429
二、陈朝玉429
三、徐文灿430
四、特来克431
五、张謇431
六、谈觉农435
七、范欽孟435
八、顾国民437
九、秦朝纲437
十、范步洲439
十一、施成熙440
十二、黄胜440
十三、崔金鳌442
十四、秦涛443
十五、胡海涛444
十六、施雅风446
十七、樊发祥448
第二节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449
一、先进集体449
二、先进个人452
第三节 荣获国家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保荣誉证书的名录453
第十五章 丛录458
第一节 重要文献458
一、海门县政府布告458
二、关于植树造林的政策和经营管理的试行办法458
三、关于江堤树木管理维护堤防安全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459
四、海门县对江海堤防和涵闸管理制度(试行办法)通知461
五、关于加强《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466
六、关于印发海门县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467
七、关于切实做好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472
八、海门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473
九、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479
十、关于《印发海门市沟河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80
十一、关于加强全市水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482
十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意见487
十三、关于加强农村沟河长效管理的意见489
第二节 碑文492
一、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492
二、徐公堤碑493
三、通海界柱铭494
四、通海定界后记494
五、东灶港闸纪念碑495
六、海门港建港纪念碑495
七、江堤达标纪念碑497
八、海太汽渡纪念碑497
九、立新闸出江港道水系调整工程纪念碑499
十、海门市新通海沙综合整治工程纪念馆499
第三节 诗选501
一、送海门沈尹监察湖南501
二、渔舟501
三、过扬子江心501
四、咏陶村牧歌502
五、咏海门景六首502
六、捍海堰503
七、庚辰(1520)岁归省,观江水逼县有感503
八、悲感六首503
九、徐公堤504
十、海门歌505
十一、海门砖砚歌505
十二、青龙港506
十三、浒通港506
十四、沈堤506
十五、江堤曲506
十六、湖上507
十七、湖上(和个簃)507
十八、垦区的海门人508
第四节 文记508
一、海门县沈兴宗兴水利记508
二、海门迁县记509
三、海门狮山记509
四、青龙港变迁510
五、九匡河堵坝工程511
六、水利和人民武装相结合——开河做岸造靶场511
七、大新港港东涵洞坍塌事故511
八、出征工程512
九、气象风潮地方谚语514
索引517
后记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