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0020153.jpg)
- 李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895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中国与中亚篇3
第一章 “中亚”所指及其历史演变3
第一节 历史地理之视角:“中亚”范畴按自然地理条件,而不是政治疆域划分5
第二节 地缘政治之角度:界定范围随时代、利益不同而以渐移改13
第三节 地缘经济之层面:重“地缘政治”,轻“地缘经济”的理路发生变化21
第四节 地缘文明之视域:多元文化纷呈与区域文化空间的认同26
结语32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战略意涵与实践36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构的历史要素与时代内涵37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地缘战略环境的重大抉择40
第三节 以地缘经济关系为基点,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42
第四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安全46
第五节 合力传承“丝绸之路”文明,构建多元人文交流形式49
第六节 实践层面面临的难点、问题与协调52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地缘安全视阈下的跨界民族关系58
第一节 民族政治学与历史地理学视角:考量与定位59
第二节 我国跨界民族居住区:祖国统一格局的重要地理单元62
第三节 跨界民族关系:我国民族关系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64
第四节 我国跨界民族居住地方具有丰富的国家认同资源67
第五节 历史:中国与藩属国协和关系,当今:“和谐周边”之构建69
第六节 跨界民族居住地方稳定的基础是经济72
第七节 跨界民族、跨国宗教因素的特定关系与被利用74
结语75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地区安全化矩阵中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问题78
第一节 中亚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类型及其存在性威胁78
第二节 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特征83
结语96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新丝绸之路能源战略通道的合作与安全100
第一节 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聚焦点101
第二节 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成为国家关系的重中之重103
第三节 能源安全:问题、难点与建议106
第六章 中国与中亚:边境口岸经济的涉外性特点——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发展鸟瞰117
第一节 涉外性是口岸经济的本质属性118
第二节 口岸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119
第三节 口岸政治功能与口岸经济功能相辅相成120
第四节 跨界民族在口岸经济及跨界区域经贸合作中的作用122
第五节 口岸经济涉外性发展中的问题与启示124
结语127
政治与经济篇131
第七章 中亚国家移民类型和相关政策盘整与解析131
第一节 移民类型与表现形式131
第二节 非主体民族移民潮与国家针对性政策134
第三节 “命名民族”回归潮与政府优惠政策139
第四节 劳务移民与社会经济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选择146
第五节 各国移民政策的调整及其特点151
结语156
第八章 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缕析158
第一节 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关系互动的时代背景158
第二节 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路径160
第三节 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中的问题166
结语171
第九章 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关系走向173
第一节 两国关系紧张化的焦点173
第二节 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国家关系发展走势180
结语186
第十章 国际联军撤兵阿富汗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缘政治地位189
第一节 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北约撤军阿富汗的关键通道国189
第二节 美、俄中亚博弈:以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富汗关系为契入点191
第三节 撤军后的阿富汗时代:乌兹别克斯坦立足维护地区安全194
结语196
第十一章 独联体中亚国家经济一体化探析199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提出的背景199
第二节 “欧亚联盟”:新的一体化形式203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曲折发展207
第四节 一体化:复杂矛盾的进程213
结语217
民族与宗教篇223
第十二章 20世纪后半叶中亚地区的民族情绪与群众运动223
第一节 边界领土问题223
第二节 社会政治条件227
第三节 文化语言因素240
第四节 经济形势恶化造成社会动荡和民族关系紧张244
第十三章 中亚国家的民族关系与地区安全251
第一节 地缘政治的变化使中亚国家民族问题凸显跨国性252
第二节 民族、宗教问题相结合、相促发对地区安全构成新型威胁254
第三节 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插手中亚,冲击地区安全256
第四节 各民族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平等是国家稳定的基本保障260
结语263
第十四章 “颜色革命”与中亚动荡带的民族关系267
第一节 “郁金香革命”激化民族矛盾267
第二节 极端主义势力利用宗教问题欲催化政权剧变274
结语278
第十五章 中亚国家的宗教情势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特性、走向与政府对策281
第一节 形成和发展阶段281
第二节 产生和发展的特性条件287
第三节 发展趋势及其影响292
第四节 当局对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政策296
第十六章 “离散族群”:中亚维吾尔人300
第一节 “迁徙型族群”与“边疆性”分布301
第二节 族民与国民身份认同的叠合与裂变306
第三节 “离散族群”:地缘关系的敏感神经313
第四节 “离散族群问题”的提出与讨论315
结语318
第十七章 历史与传承:中亚回族(东干)的文化认同321
第一节 中亚回族(东干):一个具有独特历史经历的民族群体321
第二节 平安和谐:中亚回族对伊斯兰文化认同的核心324
第三节 中原文化:中亚回族身份认同的历史凭证和延续之源327
第四节 对外“输出”,对内“引进”是中亚回族走向未来的发展路径329
结语331
第十八章 民族学视阈下的柯尔克孜(吉尔吉斯斯坦)人及其跨国332
第一节 族名:词源学的考释333
第二节 历史:文献学的解读336
第三节 人物:口述史的佐证340
第四节 跨国:地缘关系的变化343
第十九章 民族认同与族际关系: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哈萨克人的凝聚与变迁348
第一节 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哈萨克人的来源与分布349
第二节 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哈萨克人的民族认同353
第三节 哈萨克人的族际关系356
结语359
第二十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民族政策取向:从“主体民族化”到“国家民族”之构建362
第一节 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特点363
第二节 民族政策取向:从“主体民族化”到“国族”的构建385
第三节 民族语言政策:从国内政治化到国际化理念之演变395
第四节 民族宗教政策:开放性、宽容性和多元宗教对话402
第五节 民族政策运行体系:各民族政治协商制度411
结语417
历史与文化篇425
第二十一章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俄文述作关于新疆历史和人文研究叙事模式探析425
第一节 民族学思想理论视野下的新疆历史地理和人文研究425
第二节 从信古到释古是俄国学术界新疆历史研究的突出特点之一428
第三节 历史地图学方法的引入为新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性可视域431
第四节 历史档案和文物典藏折射新疆历史研究的专题性和多元性434
结语436
第二十二章 中亚史前文化的开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443
第一节 “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443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445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450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458
第二十三章 中亚卡拉苏克文化:史前东西民族的迁移运动464
第一节 卡拉苏克文化代表之来源464
第二节 卡拉苏克文化之本原469
第二十四章 中亚的安德罗诺沃、楚斯特和埃拉坦文化473
第一节 安德罗诺沃文化473
第二节 楚斯特文化478
第三节 埃拉坦文化483
第二十五章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阿尔泰历史文化研究走势487
第一节 历史回顾487
第二节 现状探析488
第三节 前景展望493
第二十六章 丝绸之路中亚路段巴克特里亚艺术中的佛教成分495
第一节 贵霜王朝征服之前的巴克特里亚艺术495
第二节 贵霜—巴克特里亚时期佛教艺术的传播497
第三节 巴克特里亚—吐火罗斯坦佛教艺术风格的演变500
第二十七章 帖木儿文艺复兴时代中亚民族建筑艺术的类型与特点503
第一节 伊斯兰建筑风格和特点504
第二节 中国装饰艺术元素之影响507
第三节 建筑师决定建筑艺术的时代特征510
第四节 建筑装饰艺术日臻成熟512
第五节 建筑艺术类型和结构的继承创新514
附录:主要参考外文文献517
后记544